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神话类文本既具有神话的超验性、形象性以及崇高性等特质,又具有文学所特有的召唤性结构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神话类文本的特质展开教学,让学生复述、想象、思辨等。通过对神话类文本的教学,学生能领略到远古时代神话文本所独有的浪漫情怀和诗性气质,感悟远古文明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2.
神话类文本该如何教学神话类文本有别于其他体裁的文本,其独特的文体特征决定着教学侧重点也应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但纵观多年来的教学状况,神话类文本混同于其他类文本展开教学还是主流。近年来,基于对文本类型和教学设计关系认识的逐步加深,一些教师对神话类文本的教学做了积极探索,本刊特组织一组文章,供大家学习讨论。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神话类文本究竟应该如何解读?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它们的语文教学价值呢?我想厘清这个问题,执教者至少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理清神话和神话文本的概念;二是明确及落实神话文本的教学目标(解决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研读小学阶段的几篇神话文本,我认为小学神话文本的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达成:复述课文,把握故事之情节;品读想象,感悟文本之神奇;分析人物,体认民族之精神;补充材料,感受母题之源头。如此,才可领略神话文本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神话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重要的文体类型,是阅读教学的重要范畴,更是促进学生言语生命和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凭借。因此,在文体理念观照下,神话类文本教学要依循这样的教学思路:在初读中概括,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在精读中叙述,补充神话故事细节;在总结中评析,体悟神话人物品性,从而提升神话文体的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5.
张宏兵 《江西教育》2022,(15):49-5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神话类文本深受学生的喜爱,但由于解读的偏颇,神话类文本阅读常常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学生无法真正把握神话文本的特质.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融合性的教学策略,旨在助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本体裁,神话源自传统传说,有着自身创作的规律和特点。它是学生透视文明的一扇窗户,更是接纳、审视古人精神的有效阶梯。在教学中,要还原神话本质,感悟神话的神奇魅力;浸润神话世界,感悟神话的言语精妙;链接生活经验,补白神话的精心留白,从而提升神话文本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神话在各版本语文教材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教学神话故事类文本,教师要从文本的特征出发,围绕神话教学要点,即神话情境、语用实践、文化价值三方面,引导理解、感悟神话文本的内容,了解神化文本的特点,并传承民族文化,提高神话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神话故事是文化的源头,也是学生语文能力生长的重要资源。把握好神话类文本的教学,就能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文化熏陶。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提炼,梳理故事情节;通过想象,感知人物形象;通过练笔,对照不同版本;通过拓展,丰富阅读积累。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教材不仅有各种体裁与类型的连续性文本,更穿插了诸如目录、图片、表格、习惯培养等形式多样的非连续性文本。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要紧扣目录类,让学生按图索骥展开学习;要巧借习惯类,让学生能触类旁通学会迁移运用;要依托说明类,进行定位分析,以提升学生联结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神话文本,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具有重要的课程价值:它可以使得儿童的审美情感得到满足,可以为儿童自我精神的"相遇"提供语境,可以对儿童的文学天性进行养护,并在传承中引领儿童语文学习走向纵深。在神话文本的实践教学中,可通过"还原""冥想""溯源"等方法让儿童悟感到神话的奇妙。同时,神话教学又可加深我们对语文本体的认识,提升对语文教学境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中,针对如何教好状物类课文这一问题,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着眼于文本语言,培养学生欣赏感悟的能力;着眼于文本思想,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着眼于文本结构,提高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学中应立足文本,在文本细微处"欲擒故纵"培养语用能力;在文本空白处"画龙点睛"培养语用能力;在文本异常处"偷梁换柱"培养语用能力;在文本主旨处"去伪存真"培养语用能力;在文本精妙处"如法炮制"培养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社会阅读的常态,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也是阅读教学的多元形态之一。图文类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让学生平面思维发展为立体思维;多元文体类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为理性思维;多媒体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让学生的认知思维发展为探究思维。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的文本阅读,教学侧重不同.论述类文本重思想性、科学性、逻辑性,实用类文本,如新闻重其真实性,应用文旨在借助文本示例让学生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论述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重在培养学生的认识力与理解力,学会在文本中提取信息即可.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大多以教材中的课文为文本进行,入选教材的多为中外名家名篇,往往是文质兼美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重在培养学生的鉴别欣赏力,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阅读教学的重难点便在于文学文本.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课标中所说的文学类、论述类与实用类文本的语篇类型,恰好能与虚构文本与非虚构文本相对应。借用非虚构文本理论,不仅可明确说明文学类文本与非文学类文本的区别,而且还能印证论述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的内在逻辑关联,适应论述类、实用类文本的合流趋势。具体到高中语文的论述类文本教学中,可侧重于“表达与交流”的实践活动任务,从非虚构的写作技能培养出发,逆向设计教学流程,有助于提升学生写作的现实“介入”能力。与此同时,非虚构文本的真实边界与审美特性,也为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教学跨越学科边界、进行跨学科合作研习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神话类题材占有不小比例,其中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就是以"神话传说故事"为专题编排教材的。这说明神话故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引发了我们对神话故事教学的思索:神话故事的文本特征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这种文本体系?顾名思义,与其他题材的文本相比较,神话最鲜明的文本特征就在一个"神"字上。对于小学的神话故事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和语文新课标都对学生阅读、处理信息类文本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然而受教材选文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信息类文本的阅读能力并不乐观。对美国母语教材Journeys信息类文本选文的研究可为我国信息类文本的选编及教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启发:一是要以丰富、真实、富有挑战性的信息类文本链接学生的真实生活,二是明确信息类文本的教学价值,以阅读策略为导向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三是以信息类文本为媒介开展跨学科学习,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神话文本以"神奇"为核心,神话教学应依据学段目标,紧扣语文要素,引导学生一起经历神奇,感悟神韵,体味神思。进行神话类文体教学时,教师应前后勾连,把准神话要素生长基点;单元整合,领会神话单元编写意图;巧搭支架,挖掘神话文体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由于论述类文本自身的特殊性,很多教师对此类文本教学设计的规律认识不清。因此,依据科学理论来探究中学论述类文本教学设计问题迫在眉睫。科学取向教学论是科学心理学在教学设计领域运用的结晶。运用科学取向教学论研究初中论述类文本教学设计问题时应注意:分析学生起点,确定教学目标;解析教学目标,厘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内容,择取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第二语言学习的上限是母语能力,借助教材文本,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利用文本留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借助文本结构,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基于文本培养学生的英语类母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