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项目式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探究具有高度复杂性、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生物界的学习载体。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获得实用的思维方式与探究方法,更好地认识生物学现象与规律,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态度,形成实践学习的能力素养,更好地学习生物学知识,提高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与态度责任等核心素养。文章分析了项目式学习与生物核心素养的内在关联,以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教材中“家蚕的生殖与发育”项目式学习为例,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生物项目式学习的策略,为初中生物的项目式学习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其实践教学知识点多、内容繁杂。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而项目式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文章分析了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指出项目式教学法在细胞生物学实践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实践证明,项目式教学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和能力,落实实践育人的理念,基于STEM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探索初中生物学项目式学习。在智慧农业基地开展“玉米的人工辅助授粉”项目式学习,将生物学教学与农耕劳动相结合,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农耕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劳动素养和探究实践素养双提升。  相似文献   

4.
以“种群密度的调查”为例,探索增值性评价模型在生物学学科项目式学习中的应用。以关键词为评价依据,实现提出问题水平的增值评价和项目设计水平的师生多元评价;采用“理论—实践—理论”的模式,多途径解决项目式学习问题,师生互评反思项目的得失。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生物学大概念教学中引入基于网络的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和社会资源,在真实情境中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加深理解抽象的生物学基本概念,培养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和信息素养。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前提下,教师确立项目式学习主题,通过创设情境、设计任务、利用资源、生成成果、评价反馈等基本环节,让基于网络的项目式学习成为培养高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李梦雅  秦莹  崔颖 《中学生物学》2023,(11):14-16+21
在2022版义务教育生物学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关注生命指标—血氧饱和度”为例开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介绍聚焦二十四节气中的物候变化以及融入重庆地域特色的生物学实践活动课程“节气里的生物密码”。在生物学教学中,以教学资源、选修课或项目式学习主题等多种方式创造性地使用所开发的实践活动课程,强化教学的实践育人功能,实现学科核心素养、传统文化和劳动教育有机整合,推动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项目式学习强调解决现实问题,高中地理课程理念强调创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项目式学习有利于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文章阐述了高中地理教学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必要性,并以广州市第二中学校园内涝研究为例进行项目式学习实践,最后提出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项目式学习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如何在科学教学中设计和实施项目式学习,以“压强”概念为例,呈现在常态课堂中实施项目式学习的过程,及如何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与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对运用项目式学习重构初中科学课堂进行实践探索与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10.
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在真实性情境中以探究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项目式学习而言,信息技术具备保障项目式学习顺利实施和提升项目式学习效果等优势。但教师由于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有限,普遍难以找到在项目式学习中深化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路径和方法。本文在分析项目式学习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实践研究,提出了信息技术赋能项目式学习的若干路径,为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最大化项目式学习的优势和价值提供了可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项目式学习模式,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设置的发酵食品制作类跨学科实践活动—“制作泡菜,探究影响泡菜亚硝酸盐浓度的因素”为例,设计四个子项目。从项目目标的制定、活动的设计开展到项目评价的设计,从课内到课外,从定性到定量,引领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胡嘉康  田莉 《现代教育科学》2023,(4):125-131+138
项目式学习作为素养时代驱动学校教学转型的关键媒介,备受学界关注。指向素养培育的学科实践方式,融通于项目式学习中。不同形态的项目式学习在驱动教师深化课程理解与支撑教师生成教学变革实践路径两个方面的功能各异。具体而言,学科内的项目式学习有助于重塑教师的课程内容意识、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有助于凝聚教师学习共同体实践意识、独立形态的项目式学习有助于扩展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最后,从“精炼学习任务群”“过程性评价设计”“多维学习时空创设”3个维度阐述了项目式学习的教师内化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3.
项目式学习打破了学科界限,强调学科统整性。项目式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理念高度一致,为项目式推进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撑。文章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出发,讨论项目式学习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与过程。  相似文献   

14.
以“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例,阐述通过设计真实情境、开展探究实践活动和项目式学习、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等途径,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以期为解决“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缺少系统教学等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孙娟 《学苑教育》2024,(4):37-39
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要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项目式学习模式提倡以项目为载体,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探究学习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语文教学高质量实施,教师要注重融入项目式学习模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高。文章首先分析了项目式学习的特点,进一步对项目式学习模式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
建设在项目式学习基础上的项目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融合活动、环境、评价为一体的,指向深度学习的项目式学习活动课程。它是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发展,是激发学生潜能和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意识形成和渗透的过程,主要以项目式活动为课程实施平台,以综合性实践为课程实施基本途径,以研究性学习为课程主要实施策略,开展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PBL)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以“植物多样性的调查”教学设计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课后作业设计为例,探索项目式学习(PBL)在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STEM教育和项目式学习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两者密不可分。STEM教育强调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的综合运用,而项目式学习则侧重于实践与合作,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核心、以合作为基础的学习方式,其要求学生在团队中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和实践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实验等方式深入探究科学知识,从而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本文分析了基于STEM教育的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特点,着重探讨了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开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刘永学 《教育》2024,(10):33-35
<正>生物是初中教育中重要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的设置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生物知识,更是要将生物学本身所具备的学科意义渗透于每个学生的情感认知、思维品质以及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生物学的核心素养。而表现性评价则是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生物教学广泛推崇的一种教学评价方式,打破了传统仅以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单一模式,强调以学生为参与主体,借助STEM项目式教学等多元化、客观化的方式开展评价,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学习的综合学科素质与实力,为优化教学效果与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先就STEM项目式教学、初中生物表现性评价的概念进行介绍,然后分析应用STEM项目式教学的作用与原则,最后总结STEM项目式教学在初中生物表现性评价中的应用思路,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项目式学习理念逐渐得到教育界的重视。小学英语教师要应用这一理念开展教学实践,首先,基于学生认知特点确定项目式学习的组织方式,引导学生开展体验式、任务式项目;其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知识整合和信息拓展的项目式学习;最后,搭建展示平台,通过主题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开展,保障项目式学习的成效,促进学生英语意识的提升,发展学生英语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