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凌召 《武当》2001,(11):29-33
点穴术,可以分为医学点穴和武术点穴二种。医学点穴和武术点穴都是气功的实际应用。医学点穴通常与按摩针灸等结合起来,为病人治病。其作用多是药物难以达到的。武术点穴则是在搏击之中,使对方气血阻塞,以致晕眩,四肢不能举动,甚至死亡的一门技术。  相似文献   

2.
名家信箱     
湖北武汉宋志鹏问: 我是一名武术爱好者,练过散打和健美,现在想练气功、轻功和点穴功夫。请问: 1.气功能不能增长体力和力量,达到《水浒》中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那样大的力气? 2.有没有轻功这种功夫?能不能达到电影中飞来飞去、踩水而行的程度? 3.有没有点穴功?是否像《少林点穴歌》中说的那样,在不同的时辰,用不同的方法,点相应的穴位,就会出现麻、哑、昏、死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段保华 《武当》2005,(9):44-44
两仪拳,是一种融搏击、强身、养生、健身为一体的功夫,其最主要的特点是点穴。而两仪点穴和其它门派点穴的不同点是,不受任何时间及地点的限制;劲法不同,所点穴位不同,对方可出现不同的状态,均能使对方声带不能发音,四肢不能支配,失去应战能力,且任何药物治疗无效,必恳请击点者一掌疗效,方可恢复正常;制人而不伤人。故内蕴太极虚实之玄,外呈两仪八卦之机,堪称武林一绝。  相似文献   

4.
我年已八十有二,在长期推拿临床实践中总结有八种手法,即按(也是同道们常说的"点穴")、拿、滚、摩、抹、摇、揉、拽等八法,而八法之一的"拽",即"点穴"与气血的关系。人们一向认为少林为外家拳,武当为内家拳。又认为外家拳以刚为主,内家拳以柔为主。岂不知少林中的功法之一——点穴功却以柔克刚。由此可见,少林亦有柔术。"点穴"功法难学、难练,其功理奥妙,所以,流传至今,练习点穴功的人或会点穴功的人实在太少了。点穴的理论与其功法,不但是制服对手的武功,也是治疗疾病的疗法。从医武结合的观点来讲,它可以解人之危。  相似文献   

5.
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先生在目睹了张振岭的点穴表演之后,说了这样一番话:“虽然我在小说中写了很多神乎其神的点穴高手,但没有想到现实中原来真的有点穴功夫。”  相似文献   

6.
武侠小说本家金庸先生在目睹了张振岭的点穴表演之后,说了这样一番话:“虽然我在小说中写了很多神乎其神的点穴高手,但没有想到,现实中原来真的有点穴功夫。”  相似文献   

7.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3,(8):56-57
本期出场名家梅花桩名家韩建中、八卦掌名家张全亮、意拳名家姚承荣湖北读者朱海问: 韩建中老师曾经在《中华武术》第三期上对中国武术中的点穴功夫做了解答,使我受益匪浅,但是我还有一些问题不明白。韩老师能否对点穴功做详细的解答? 韩建中答武打影视、武侠小说中武林高手在搏杀的关键时刻突然施展出致命  相似文献   

8.
裴建 《武当》2014,(8):61-62
“点穴”一词听着神奇,其实就是穴位按压。中医点穴治病以经络、腧穴学说为理论基础。穴位的选择、定位及其操作方法,是点穴治病的三大要素。普通人通过各种渠道学习一点穴位按压的常识,可以在家中进行自我保健,也可以对一些急症进行临时处理。但是,点穴疗法只能作为急救的临时性处理措施,不能单纯依靠穴位按压处理急症。即使当时症状缓解了,也应在事后去正规医院接受诊治。  相似文献   

9.
黄晓琼 《精武》2008,(1):52-53
点穴术是中华武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各门各派秘不示人,或口传手抄,或因历史久远,或因影视作品夸张表现,使得点穴术更显得神秘莫测。因此,有人认为“点穴伤人”是假的,有人认为这是武林高手的看家绝技非常人能学的,也有人认为早已失传……  相似文献   

10.
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先生在目睹了张振岭的点穴表演之后,说了这样一番话:“虽然我在小说中写了很多神乎其神的点穴高手,但没有想到现实中原来真的有点穴功夫。”  相似文献   

11.
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先生在目睹了张振岭的点穴表演之后,说了这样一番话:“虽然我在小说中写了很多神乎其神的点穴高手,但没有想到,现实中原来真的有点穴功夫。”点穴,与其说是一门颇带传奇色彩的武学绝技。不如可以看成功夫电影和小说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相似文献   

12.
栾一波  燕泓杰 《武当》2007,(12):50-50
中医点穴按摩疗法历史悠久,但多以治疗肢体关节疼痛为重,治疗脏腑内科病症的按摩尚不多见。敝人数年前掌握了道医脏腑点穴疗法这一独特的点穴按摩技术,经临床验证后感到此术确为按摩疗法之精品。该术以中医整体观念与脏腑气化理论为指导,独创的系  相似文献   

13.
武兵  武冬 《武当》2009,(10):9-10
点穴功,因其功效显著,功理精深,故成为许多武术爱好者渴求修炼的功夫。对于点穴功,现在有两种不正确的认识:一种是借点穴功奇特而无限夸大,言至神乎其神的地步;另一种则是存有偏见,认为点穴功是虚夸的玄术,根本不存在。其实,这两种认识都有失偏颇。为此,有必要正言点穴功。只有抛弃玄虚,丢掉偏见,才能直视点穴功本貌。  相似文献   

14.
武当穴谱     
张三丰 《武当》2006,(1):11-12
经脉运行之穴位,是指某个时辰经脉运行所到之部位,比如子时经脉运行所到之部位是“窍阴穴”;未到子时之前,经脉仍在运行中,只是未到窍阴穴而已。过了子时后,经脉已越过窍阴穴而运行到别个穴位,如此循环不息每日运生人身十二大穴。经脉即使未到穴位而在其一定的路线运行时,如果被人点伤,也是属于点穴,不过所点的不是十二大穴,而是其他小穴而已。明乎此,便知道点穴功夫,不一定要点正十二大穴,即使点正其他小穴,亦能致使人于死亡或重伤残废,问题是在于点穴之人用的是重手或轻手而已,重手则是直接闭塞穴道,使经脉不能通过而死;轻手却梗塞穴道,使经脉难于通过,致令伤者感到剧烈痛苦而残废。  相似文献   

15.
高峰 《武当》2007,(1):47-48
点穴术,用于实战技击,则能令歹徒瞬间倒地抽搐,或晕迷不醒,重者即刻毙命,或阴劲伤内治不及时,造成不明原因死亡。古代谓之“最高级杀人术”。但真传点穴术,如果用以救人,  相似文献   

16.
小伍  申民智  刘冰 《中华武术》2005,(11):45-45
现将本人在临床中常用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近视眼推拿点穴法整理于此,仅供武医界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克译 《体育科技》2014,35(4):97-97
目的:观察手法点穴配合拔罐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对60例项背肌筋膜炎患者采用手法点穴配合拔罐治疗3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愈26例,好转3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手法点穴配合拔罐治疗项背肌筋膜炎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刘恩铭 《精武》2003,(2):6-7
《系统点穴术筑基功真诠》一文作者刘恩铭先生出身于武术世家,其父刘志清是中国著名百岁武术家,《中国武术图典》有老人大幅拳照,是“龙行拳”创立者,13岁即参加义和团“童子军”,其徒著名者有获全国武术冠军的于立光(现为香港武术总教练)等人,刘恩铭家学渊源,深得乃父真传,在年当花甲之时,揭开点穴功的神秘面纱,自筑基、练指、认穴等入门功法开始,系统地讲述了“点穴术”的练用法门,使读者照本宣科,可学可用,图文并茂,实为不可多得的好功夫!  相似文献   

19.
刘恩铭 《精武》2002,(3):6-7
导言:《系统点穴术筑基功真诠》一文作者刘恩铭先生出身于武术世家,其父刘志清是中国著名百岁武术家,《中国武术图典》有老人大幅拳照,是“龙行拳”创立者,13岁即参加义和团“童子军”,其徒著名者有获全国武术冠军的于立光(现为香港武术总教练)等人。刘恩铭家学渊源,深得乃父真传,在年当花甲之时,揭开点穴功的神秘面纱。自筑基、练指、认穴等入门功法开始,系统地讲述了“点穴术”的练用法门,使读者照本宣科,可学可用,图文并茂,实为不可多得的好功夫!  相似文献   

20.
戈辉 《武当》2005,(12):52-52
掌击点穴法长期流传于民间,下面举一例治鼻出血的操作方法,以明其实用价值。主穴:大椎。配穴:合谷、后溪。患者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趾扣地,头微向前倾而低垂。施功者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