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幼儿期是挖掘幼儿审美潜能的最佳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审美能力及艺术情操的关键期。加上幼儿天生具有好动及好奇心理,喜欢明亮、鲜艳的色彩,因此,开展美术活动时应根据幼儿自身特点,开展富有个性化及创新性的活动,如滚珠画、吹画等。通过在美术活动中不断培养幼儿的对色彩的鉴赏能力、运用能力及理解能力,进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为今后的美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1984.11.26.多云……广州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很有特色,果然名不虚传。我在一所幼儿园看到了以集体形式开展的美术活动,内容是“欣赏瓷盘”。全班小朋友自由地围坐在老师身边,老师引导幼儿仔细地观察印有小猫和花的瓷盘,描述小猫的神态、形象,欣赏画面的布局及色彩的运用,使幼儿懂得瓷器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自由分组的美术活动则以其内容丰富、便于操作等特点而深受幼儿的喜爱。综合各园所见,大致有三类:贴、画、摆。贴有布贴、纸贴(撕贴)、棉花粘贴、叶贴、剪贴(将过期的幼儿杂志上的图案、人物剪下来重新组成画面)等等。画有指画、蜡笔画、瓷砖画(用水彩笔在10cm见方的瓷砖上画  相似文献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因其丰富性、直观性、好操作性而广受中小学教师的欢迎,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到幼儿教学中,能开阔幼儿的视野,在培养学习兴趣,培养探究、认知、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等幼儿能力方面,有其独到的优势。对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培养多方面能力、解决教学的重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设计意图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本次活动突破了以往的“先完整欣赏后分段表述”的传统语言教学方式,利用童话《漂亮的颜色》丰富、易于表现的内容和自制直观生动优美的多媒体课件.以“先分段讲述后完整欣赏并讲述”的形式实施教学,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支持、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活动,自主获取知识,在看看、说说、画画、跳跳之中体验参与语言活动的乐趣。  相似文献   

5.
早期阅读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是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创设生动的阅读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运用多种多样的活动方法有效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感受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中的美好事物.体验其形式美和内容美.增强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活动。它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在开展多元化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如何选择适宜的内容和组织形式,是开展美术欣赏活动的关键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绘画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它能提高幼儿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人物画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绘画内容。大班幼儿喜欢画自己、亲人、好朋友和动画形象等,喜欢表现各种人物的形态特征。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绘画的技能技巧和表现形式,在人物绘  相似文献   

8.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名画欣赏,就是通过让幼儿欣赏艺术大师的艺术作品,同艺术大师对话,充分调动幼儿的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灵感、无意识等多种审美心理功能,把艺术家的情思意会,审美创造溶入幼儿自己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潜在的心灵沟通和内在的自我交流.面对风格各异的艺术作品,使幼儿能产生强烈的美感,并激起幼儿表现美的欲望,教师应做好欣赏活动前的准备,通过合理引导,音乐的恰当运用和多媒体的利用等形式,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使幼儿体验欣赏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屠峰  周林华 《考试周刊》2014,(74):192-192
幼儿体育欣赏作为一个新兴研究方向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研究人员的关注。欣赏体育早已成为幼儿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逐渐被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重视。通过对体育的欣赏,幼儿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是继音乐、美术之后的又一个便于在幼儿园开展的欣赏活动。  相似文献   

10.
孙泽君 《成才之路》2012,(14):90-90
正儿童的绘画是他们本真的生命活动,绘画能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眼睛的协调能力、语言能力、情感和社会能力。婴儿通过哭闹、笑容和身体的摆动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幼儿的画和婴儿的表情是一样的,仅仅是表达情绪、心情的一种方式。而有些家长和老师却以好坏来评价他们的画,甚至上升到心理分析,试图通过这些画来判断幼儿的性格气质。幼儿的涂鸦从最早的乱涂乱画开始,家长和老师不应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幼儿的作品,如果幼儿时期孩子的画就被否定,那么将会影响幼儿的自身发展。只有充分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合适的内容,才能真正带领幼儿感受艺术的美。  相似文献   

11.
第一层次:画脸谱 活动目的: 1.欣赏脸谱的色彩美。 2.会用对称的方法画京剧脸谱。 3.随音乐自由表演,体验当京剧演员的乐趣。 活动准备: 供幼儿欣赏的脸谱若干张。椭圆形卡纸、彩笔、松紧带。录音磁带《月色美》。 活动过程: 1.出示脸谱,引导幼儿有序欣赏。 2.引导幼儿了解脸谱的含义和颜色特征。 3.引导幼儿观察脸谱特点(夸张和对称),鼓励幼儿大胆画出自己喜欢的人物脸谱。  相似文献   

12.
幼儿阶段是培养幼儿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时间,引导幼儿阅读大量的书籍,拓展幼儿的知识面,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多开展一些阅读表演活动,使幼儿对阅读产出浓厚的兴趣,培养幼儿欣赏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口语表达能力等,综合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在现代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了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手段。特别在幼儿园开展的美术欣赏活动中,采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不但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有效性,还能激发幼儿对美术欣赏活动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美术欣赏活动在近阶段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很多幼儿园都开展美术欣赏的课题研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幼儿艺术领域中提出了两个目标:一是感  相似文献   

14.
名画欣赏是指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和认识名画作品,了解对称、均衡、变化等形式美的原理,感受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手法及其情感表现,从而丰富美感经验,培养其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的教育活动。在幼儿同组织的各项美术活动中,名画欣赏的实施一直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冈为教师习惯于唱主角,总是单纯地欣赏某一幅画,为欣赏而欣赏,不能很好地为幼儿创造空间,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对名画的感受以及自己对创作的构思。  相似文献   

15.
张玉芝 《学周刊C版》2015,(9):116-117
幼儿园开展古典音乐欣赏活动首先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音乐审美素养,能够为幼儿创设充满优美音乐的环境、根据音乐欣赏活动侧重进行适宜曲目的选择、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相关表象和经验、关注幼儿基础音乐技能的培养、着力培养幼儿安静倾听的能力和习惯。活动中要注意不在欣赏开始阶段向幼儿解释音乐内容(音乐形象及音乐情感)、要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并让幼儿在其中以身体运动的形式感知表现音乐、适当运用多种解读与表现的方法(教学媒介),并且欣赏活动要"美"。  相似文献   

16.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还能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得身心发展。本文就如何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从音乐欣赏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运用,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幼儿自主欣赏音乐的能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名画欣赏能够培养幼儿对艺术美的欣赏和识别能力,提升幼儿的美术表现力,对幼儿审美感知的增强、语言的发展、想象的丰富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在中班下学期,我班开展了子课题研究活动,多角度激发幼儿对名画的艺术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幼儿对名画欣赏的兴趣。一、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感受美,激发幼儿欣赏名画的兴趣艺术作品大多来源于自然,所以说,大自然才是最好的美感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8.
活动一欣赏“长长的画”目标: 1.引发幼儿对长形画的兴趣。2.激发幼儿的想像和创作欲望。3.促进幼儿审美能力与创作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金雪 《考试周刊》2014,(85):194-195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影响了教育的各个领域。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美术教学既是教学发展趋势,又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开展美术欣赏活动时,多媒体课件将声音、图形、影像等多种媒体相结合,以巧妙的构思、精美的画面、广泛的内容和灵活的手段,在幼儿进行美术欣赏时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引导幼儿感受美术作品形式,领会意义,理解作品背后画家的情感、态度及涉及人类文明的诸多领域,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辅助手段,提高了幼儿对美术作品中美的理解及审美意识,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每个幼儿创作的手指印画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世界上每个人的手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手指印画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和创作愿望,运用APP营造动态情境让教学游戏化,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表象提高幼儿创造力,利用多媒体手段保持幼儿的创作热情;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活动评价,不仅促进了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幼儿"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