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二.本篇访谈立足于电视艺术蓬勃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电视大国这一基本事实,深入探讨了中国影视民族化理念的基本内涵、学理品格以及现实路径与未来目标,同时对中国影视民族化美学与中、西方理论资源的内在关系作了梳理,并着重强调了本土艺术传统的生命力与长远价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电视内容生产的"国际化"由一种趋势转化为活生生的现实,作为一种重要动力,"国际化"推动电视新闻、综艺娱乐、纪录片、体育等节目类型在短期内实现了与世界先进电视潮流的全面接轨。文章将"国际化"作为研究中国电视内容生产现状的一个重要视角,分析了其对中国电视的类型更新和产业发展的各种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三.在访谈中,高鑫教授从电视艺术关学得以自由言说的历史语境出发,以史带论,勾勒了中国电视艺术理论和学理路径的构建过程,有针对性地评析电视艺术创作观念论争和流变,并就艺术和技术、创造潜能、电视化,以及艺术本质及审美价值等一些电视艺术美学的重要理论范畴阐发了其独到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七.王伟国先生以缜密精炼的表述阐释了他对于中国电视剧创作、生产及本体理论研究中纲举目张的三个重要理论支点的理性思考市场化是中国电视剧生产的现实生存和未来之路;审美化是电视剧艺术对观众实施美育、怡情娱心的必然之境;影像化则在电视剧艺术丰富多样的外在形态中日臻完善的本体特征;为电视剧艺术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创新提出了富有包孕性的理论设想和框架.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六.立足于视听艺术的本体,周华斌教授在影视剧艺术本体和载体、影视合流、视听艺术的媒介特性和艺术个性等不同层面对"大戏剧"这一戏剧美学观念展开了全面的分析,阐述了包括影视剧艺术在内的"大戏剧"观念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九.立足于国际电视业专业化频道发展的整体趋势,彭吉象教授系统分析了专业化频道兴起的多重背景,并就发展历程、运作体制等问题展开深入论述.针对中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整合了国内外相关专项研究的最新资料,对专业化频道的生产模式、评价标准、节目分销系统、营销策略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十二.面对当今电视界呈现的"秀"浪潮,周星教授从梳理中国"电视秀"的发展脉络出发,围绕着"电视秀"这一媒介景观的文化语境、文化表征、媒介规则的失范与自律、文化自觉等范畴,着重从理论的层面,媒介与文化的双重视角,对"电视秀"展开了深入论述,并对"电视秀"的走向和未来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和预测.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十三。尹鸿教授以文化创意产业与中国电视为基础框架,从文化、创意、产业三个层面考察中国电视的生存现实,就电视媒介承担的公共服务功能、电视文化生态中的娱乐霸权、创意生产中的差异性传播以及电视内容产业的集团化战略等一系列关键命题表述了富合思辨的评判。  相似文献   

9.
2014年,注定是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电视剧很好地贯彻了"中国梦"的主题精神;纪录片第一次列入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且资金等扶持力度较大;电视文艺节目有"浓妆",也有"淡抹",二者共荣共生……2014年,中国电视艺术发展依旧面临着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形势,各种力量相互角逐交织,形成了激烈异常的竞争环境。值得钦佩的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背景,中国电视人努力探索,在电视剧、电视文艺、电视纪录片等节目的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2月23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主办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电影艺术成就研讨会"在京召开.60多位来自中国文联、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家协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单位的学者应邀到会.研讨会分别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艺术研究所所长丁亚平和副所长赵卫防主持.中国文联副主席杨志今在大会致辞中高度赞扬了中国电影艺术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