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几年前笔者在一堆宋钱中发现一枚"熙宁元宝"背"川"折三型铜钱。因前谱未载,以为臆造品就搁置一旁。前不久,发现《北宋铜钱》载一枚"熙宁元宝"折二铜钱(《北宋铜钱》144页,1036号拓片,陈光阳供拓)。"熙宁元宝"既然有折二铜钱,存在折三铜钱亦在情理之中。故笔者将尘封已久的"熙宁元  相似文献   

2.
"淳熙元宝"为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所铸。面文多楷书,也见隶、篆,有小平、折二铜钱,背有星月纹及"泉"、"春"、"正"字等,背字为钱监名。淳熙七年(1180年)铸钱时背开始铸纪,品类繁茂,版式近百种左右。这枚"淳熙元宝"铜钱,径3.1厘米,厚0.22厘米,重9.2克。钱文楷书,右  相似文献   

3.
叶柏光 《收藏界》2012,(10):76-77
中国南宋理宗宝庆年间(公元1225-1227年)铸造了"大宋元宝"铜铁钱,为非年号钱,有小平、折二、折三之分。背幕有光背、纪年、纪监之别;纪年者有元、二、三之记,纪监者有汉、春、定、泉之载。同时期还铸有"大宋通宝"背"当拾"大铜钱,钱文"大宋通宝"四字直读,瘦金体真书文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4,(5):150-150
上海崇源2014年春拍钱币专场拍卖将于6月中旬举行。古钱方面,此次征集到张叔驯先生家属友情提供之石范、陶范数枚,是张氏遗留在上海的部分藏品,"文革"时期被抄家,后入上海博物馆。其中有"齐之法化"背"上"四字刀石范1件。齐国刀币石范极为罕见,是博物馆级的藏品,极为难得。本场另推出"思远堂"收藏中国古钱数十枚,其中"皇宋通宝"折二铁母、"大宋元宝"背"利州行使"铁母、"开禧通宝"背"同二"铁母、"嘉定通宝"背"同三"铁母、"乾道元宝"背"正行"铁母、  相似文献   

5.
何文育 《收藏界》2010,(7):91-91
金代崇庆年间(1212-1213年)所铸的“崇庆元宝”篆书折五型铜钱,在泉币界名声显赫,为中国古泉五十名珍之列。然未见有“崇庆元宝”小平钱的报导。  相似文献   

6.
宋真宗赵恒于咸平元年(公元998年),铸"咸平元宝"钱,有诸多品种。1999年8月,马定祥批注的《历代古钱图说》出版,在咸平钱眉批上曰:"(图887),戴葆庭不认可,实真。878,戴葆庭不认可,实真。879,戴葆庭不认可,实真,稀。我另藏有如饼大之巨型钱。880(即本文所指的折十大钱),戴葆庭认为后铸品,实真,系张叔驯旧藏,真奇货也。"对于"咸平元宝"折十大钱,  相似文献   

7.
程一飞 《收藏》2015,(5):77
据史载,两宋时期铜钱、铁钱并行,由于铁钱铸量很大,为了防止铜铁钱相互混淆,当局有意将两种钱造成一些区别。在形制上,铁钱显得厚重,穿孔一般也大于铜钱;在文字风格上,则采用与铜钱不同的书体,书写一般粗犷有力。笔者收藏的这枚北宋"绍圣元宝"行书大铁钱(见图),  相似文献   

8.
戎畋松 《收藏》2007,(11):118-119
嘉定元宝(空背) 南宋宁宗赵扩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开禧北伐”失败后,朝中主和派得势,宋、金两国达成和议。南宋破棺取韩侂胄首级函至金廷以换取失地,每年增加岁币绢、  相似文献   

9.
延晶平  杨新秦 《收藏》2008,(8):145-145
2008年4月初,凤翔县一农民在挖地时刨出了16枚古钱币。其内涵有唐开元通宝2枚,北宋祥符元宝2枚,成平元宝1枚,元丰通G2CK,其中折二钱1枚,元符通宝1枚,圣宋元宝1枚,政和通宝1枚,大观通宝1枚,宣和通宝折二钱1枚,金正隆元宝3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1枚极为少见的唐合背乾元重宝(见图)钱。这批钱币上限为唐开元通宝钱,下限为金正隆元宝钱。现就这枚合背乾元重宝钱进行介绍和论述  相似文献   

10.
陈瑞海 《收藏界》2013,(2):52-53
祥符通宝、元宝为北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铸行。祥符钱自古即被作为"吉祥钱"收藏或赠予,它象征祥瑞符命,寓福、禄、寿之意,男女青年也多作为定情之物。宋真宗在位二十三年(998-1021年),共用了四个年号(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祥符通宝、元宝为他的第三个年号钱。祥符钱普品在一般钱币书中均有所载,以"祥符元宝"为主,见有小平、折二、折三、折十及特大型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17,(1)
正近获一枚至正通宝折十大钱,甚是喜欢,欣赏之余也对它的历史背景产生了兴趣。至正通宝为元顺帝至正十年(1350年)始铸,正面钱文楷书对读,端庄秀丽;背穿上则以蒙文纪年或记数,分别铸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等字样。是品至正通宝折十大钱(见图),直径45毫米,厚3豪米;背穿上以蒙文纪值。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后重视农业生产,使得农业有了极大的发展,逐渐代替了畜牧生产。由于元朝的疆域扩展到了西亚地区,使得欧洲与中国的交往更加频繁,技术交  相似文献   

12.
本期看点     
董大勇 《收藏界》2011,(6):74-74
本期所刊之金代"泰和通宝"楷书折十银质钱、五代"开元通宝"背"闽"巨月银质钱,均为旧钱谱未见之物,也是藏家有心,对这两枚钱材质做了专门检测,否则,视之为白铜钱,则价值相差甚远矣。  相似文献   

13.
正咸平元宝系北宋真宗咸平年间(998~1003年)铸行的年号钱,钱文仅真书一种。孙仲汇先生在《宋钱概述》一文中讲到:"(咸平元宝)小平钱的版别不多。"中华书局2008年出版的《北宋铜钱》一书中共收录咸平元宝27个版别,在北宋年号钱中属于版别数量相对较少的品种,其版别数量仅比该书收录的景德、明道、景祐、庆历、重和、靖康六种年号钱的版别略多些。咸平元宝正字类和小字类中的常规版别均属于常见的普通版,余下的版别都不容易寻觅,其中草元、阔  相似文献   

14.
唐曙光 《收藏界》2010,(12):77-77
"圣宋元宝"折二,青铜,背"福寿双全"篆书。钱径30毫米,厚1.4毫米,重6.1克。生坑绿锈生根,开门见山之品。  相似文献   

15.
钟成华 《收藏》2015,(3):96
洪武年间,广东铸有洪武通宝背"广"、背"广二"、背"广三"、背"广五"、背"广十"5种纪地兼纪值铜钱。经常见到的洪武背"广"钱都是一些形制较小、重量较轻、铸工较差之品,而符合明初钱制规定的不多。但出土钱品的情形就与之相反,大多数都是形制大、重量足、铸工精,边廓穿口基本上都没有碰撞、磨损痕迹,显然是新铸钱尚未使用就被埋藏。出土的零星散钱,都是放在一些小坛小罐里,说明这些都是黎民百姓平  相似文献   

16.
史载:"大观通宝"系北宋徽宗大现年间(1107-1110年)所铸。面文为徽宗御书瘦金体,计有小平、折二、折三、折十等数十种版式,分铜、铁、锡等币质。小平钱又以"通"字部位结构,有"昂通"、"降通"、"斜通"、"楷通"、"大字小通"之分。其中以当十大钱最为精美,尤以小平行书及样钱、母钱为珍贵。折十铜母当属精美之品。  相似文献   

17.
许杰 《收藏界》2012,(10):85
"至正通宝"为元惠宗(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所铸,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当十等五大类。此五类钱皆铜优制精,品种繁多。背部有蒙汉文纪年、纪值、光背等不同版别。笔者收藏一枚"至正通宝"当十大钱。此钱为细字版(在华光谱著作中定为五级),直径4.64厘米,厚度为4.2毫米,重  相似文献   

18.
北宋徽宗宣和年号的钱币,分通宝和元宝两大类,其中通宝钱铸量大,版别多,至今仍不少见。"宣和通宝"小平钱,折二钱,常见版别现时市价才1-10元左右一枚。但是,"宣和元宝"钱虽然版别也不算少,至今所见不下20余种,但各种版别的存世量都不多,而  相似文献   

19.
虽然"崇宁"年号在北宋的历史上只存在了短短的五年,但徽宗竟为囊括天下资财而铸造了大量虚值大钱和轻贱的铁钱,至今存世尤多,极为常见。其中,以"崇宁通宝"与重宝当十铜钱版式最为繁杂,每类都有上百种。只是铁钱版别却少,乏有稀品,在众多的泉谱中也未收有像铜钱那样的四出钱及合背钱,不能不称遗憾。  相似文献   

20.
黄明东 《收藏界》2010,(7):86-86
数年来,《收藏界》等杂志的钱币栏目曾陆续刊出、介绍过不少有关北宋“崇宁通宝”折十大钱的新版别新品种,如:“双点通”、“长尾通”等,给泉友、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时也激发了泉友们寻觅、研究“崇宁通宝”折十大钱版别的热情。笔者藏有一枚未见经传的“崇宁通宝”折十大钱奇异品——出头“通”,在《崇宁通宝分类图谱》《北宋崇宁钱币图谱》《北宋铜钱》《北宋钱币》等专业钱谱及有关专业刊物上均未见著录或刊载,实应为创见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