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荣飞 《阅读》2012,(9):20-21
“从前.有一个贼被捉住后披枷带锁游街示众。有个亲戚问他:‘你犯了什么罪,怎么被弄到这步田地?’贼说:‘我偶然从街上走过时,看见地上有一条草绳,以为没用,捡了拿回家去,谁知却惹下了大祸啊!’有个过路的人听见了说道:‘误捡了一条草绳而已,何至于犯这样大的罪呢?’贼说:‘因为绳子上还有一样东西呀。’过路人又问他是什么东西,贼回答说:‘是一头小小的耕牛。”’  相似文献   

2.
我以前曾看过晚清学者俞樾写的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富翁的儿子问老师:“‘一’字怎么写?”老师说:“一划。”“‘二’字怎么写?”老师说:“二划”。“‘三’字怎么写?”老师说:“三划”。他恍然大悟:“原来天下的字是这样一划一划地连下去的!”这时,他父亲正好要聘请一位能抄抄写写的人,他连忙阻止:“何必要花钱雇人呢?这事儿我完全可以干好。”他父亲听了当然很高兴。一天,他父亲要他写请柬请一位娃万的人来做客,等了好久.他也没写好。他父亲几次派人催他,  相似文献   

3.
说起我们班,在学校可是赫赫有名。这还得归功于班里有几个“怪”同学。怪人一:神秘高人高畅高畅是我们班的一位“高人”。他说的话,做的事,绝对是“曲高和寡”。一开口就是某某名人说,某某典籍上讲。他说的话已经够“怪”的了,可比起他做的事,就有些小巫见大巫了。有一次,兴趣小组要做一架航模,我和他约好了星期天到他家一起做。到了他家,那才叫一个精彩!你猜怎么着?我们得呆在蚊帐里干活。他的卧室真称得上“藏虫卧蚊”,白天蚊虫就成群结队、嗡嗡不休。我问他:“‘84、84,爱特福’,你怎么不用呀?”他用一种特别的眼神看着我,说:“你知道什…  相似文献   

4.
唐朝有个演滑稽戏的李艺人,善于逗乐。他自夸学问渊博,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儒教、佛教、道教三大教无所不通。在一次皇家宴会上,有人问他:“如来佛是什么人?”他答:“是个女人。”二“为什么?!”“《金刚经》说:‘敷坐而坐。’(自己把打坐的位置整理一下然后坐下来。)一个人既有丈夫又有儿子,不是女人是什么人?”另外一个人又问:“太上老君是什么人?”李艺人答:“也是个女人。”“W hy?”“《道德经》说:‘我有大患,为吾有身。’(因为我有自身,所以我有莫大的祸患啊。)若不是女人,怎么会怀有身(孕)呢?”皇帝大笑,问:“文宣王是什么人?”答:…  相似文献   

5.
憨憨熊读完《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眼睛湿润了。他对大嘴河马老师说:“写得太好了,太感人了,母亲太伟大了!”“你知道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伟大的母爱来的呢?”河马老师抚摸着憨憨熊的头问。憨憨熊拿着书又读了几遍,想了想,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老师,您快给我讲讲吧?”憨憨熊说。河马老师说:“这篇课文是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伟大的母爱的。比如,‘我’第一次抱母亲和母亲无数次抱‘我’就是一处鲜明的对比。‘我’第一次抱母亲是因为母亲生病了,转身下床都很吃力,可以说‘我’抱母亲是一次被动性地抱,但就这么一次,母亲激动得居然两行泪水从眼…  相似文献   

6.
礼貌的力量     
周冒灵茜 《阅读》2015,(14):24-25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这是孔子教育世人要讲文明、懂礼貌。可是,在经历了一次打电话的事件后,我才真正明白了礼貌的重要。那是一个星期天,我打电话约同桌出来玩,“喂,小老鼠,下午三点来我家玩。别迟到,不然有你好看的!”电话一接通我就大喊起来。“谁啊?怎么这么说话?”一个女人的声音。“喂,叫‘小老鼠’接电话,我找他有事。”“他不在!”电话被用力挂断了。“不在?怎么可能?‘小老鼠’不是说他会在家等我电话的吗?”我嘀咕着,“再试一次,如果还不在,星期一我非找他算  相似文献   

7.
巧设悬念     
有些文章,我们每读一节都有收获,同时又有新的疑惑,急于想知道下一小节的内容。这些文章究竟有怎样的魔力呢?我们还是先来读读课文《给予是快乐的》吧。课文回放小男孩吃惊得瞪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是,那小男孩接下去说的话却让保罗十分惊讶:“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当然,我非常愿意。”车开了一段路,小男孩转过身来,眼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  相似文献   

8.
我很高兴     
李蓓 《阅读》2014,(39):38-38
<正>一位老师问他的学生:"你们当中有谁让别人高兴过?""我,老师。"一个小男孩说,"我昨天就让我的奶奶高兴了。""好孩子。现在告诉我们,你是怎样使你的奶奶高兴的?""我昨天去看我的奶奶,在她那儿呆了三个小时。然后我跟她说:‘奶奶,我要回家了。’她说:‘好的,我很高兴!’"  相似文献   

9.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丁丁又饶有兴致地读起了课外书。不知不觉,夜已渐深,忽然书中出现了一块石头,还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丁丁吃惊地瞪大了眼睛。石头居然说话了:“丁丁,别害怕,我是魔法石,很喜欢你们这些爱读书的孩子。和我交朋友,我可以解决你在学习中的任何问题。”丁丁一听来劲了,他兴奋地说:“在读书时我确实有烦恼,你看,现在的书多得浩如烟海,书里的信息无穷无尽,我该怎样读书才能收获更多,效率更高呢?”魔法石轻轻笑了笑,说:“我今天就教你一种读书的方法,叫‘厚薄法’。”“‘厚薄法’?好奇怪的名字!”魔法石接着说:“这是著名的数学家…  相似文献   

10.
徐军 《阅读》2005,(11)
“第一”爷爷过70大寿,他召集了大江南北的各位兄弟,热热闹闹地聚了一次,还邀请了贵宾小书虫。筵席上“,第一”爷爷把他的兄弟们向小书虫一一作了介绍。“这是老二甲。”一位秃顶的老先生站了起来。“听过‘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吗?‘甲’就是位居第一的意思。这是老三冠军。”一位鹤发童颜的老翁冲小书虫点了点头“,小朋友,你可知道我老三这个称号的由来?”不等小书虫搭腔,他就说道:“战国时楚国有位大将军战功卓越,列诸将军之首,将士们都称他为卿子冠军。以后人们把比赛的第一名称为‘冠军’。”话音未落,一个洪亮的声音响了起来“:不是…  相似文献   

11.
朱秀玲 《阅读》2008,(5):15-16
课间,聪明伶俐的小问号就嚷起来了。“《‘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课题目不仅啰嗦,还故弄玄虚,引号和感叹号都可以去掉!”他的话音刚落,小叮当就冲他说:“不对。这是提炼人物话语,是课文中‘爸爸’对汤姆说的话,所以要加上引号。”  相似文献   

12.
佚名 《阅读》2006,(4):10-10
在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书店里,一个男子问道:“那本书要多少钱?”(万进供稿、设计)·作家名片·“要1美元!”那个徘徊良久的人惊呼道:“你能便宜点吗?”“没法便宜了,就得1美元。”这是他得到的回答。这个颇有购买欲望的人又盯了一会儿那本书,然后问道:“富兰克林先生在吗?”“是的,”店员回答说,“他正忙于印刷间的工作。”“哦,我想见一见他。”这个男子坚持道。书店的老板富兰克林被叫了出来,陌生人再一次问:“请问那本书的最低价是多少,富兰克林先生?”“1.25美元!”富兰克林斩钉截铁地回答道。“1.25美元!怎么会这样子呢,刚才你的店员说…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列宁论托尔斯太的文章时,我们常常碰到“托尔斯太主义”这个词。对这个词的含义、概念有不同的理解。那么,什么是“托尔斯太主义”?它的内容是什么?产生在什么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它? 列宁说:“托尔斯太主义的现实的历史内容,正是这种东方制度、亚洲制度的思想体系。因此也就有禁欲主义,也就有不用暴力抵抗邪恶的主张,也就有深沉的悲观主义调子……也就有对‘精神’、对‘万物本源’的信仰……”。(《列·尼·托尔斯太和他的时代》) 概括起来说,托尔斯太主义的内容包括:“不以暴力抗恶”、“人类爱”和“道德的自我修养”。其核心是“不以暴力抗恶”。  相似文献   

14.
买吊床     
今天是放暑假的第二天,一大早起来,我看见马路两边摆了好些摊位,听妈妈说今天这儿赶庙会。这时我看到几家卖吊床的摊位,便对爸爸说“:爸爸,我想买一个吊床。”爸爸说“:可以,不过要你自己去买,我只给你5元钱。“”5元钱?没搞错吧!你刚才不是问过10元钱吗?”我嚷道。爸爸说“:就看你的本事啦!反正就给你5元钱,你看着办吧。”①爸爸说完就走了。没办法了,我只好拿着5元钱去碰碰运气。我来到了第一家,看见老板是个和蔼可亲的叔叔,心想:也许这个叔叔好说话。于是我试探地问道“:叔叔,请问这个吊床多少钱?“”10元!”“少一点卖吗?“”不卖!”叔…  相似文献   

15.
病 《说文》:“病,疾加也。从疒,丙声。”许氏所谓“疾加”,就是重病。这是“病”的本义。名词。例如: 《韩非子·难一》:“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病不幸卒于大命,将奚以告寡?’”——管仲病危,齐桓公前往探问他,说:“您要不幸去世,将以什么遗言告诉我呢?”(管仲病而桓公问遗言,可见其症状不轻。成语“病入膏肓  相似文献   

16.
蒋咏梅 《阅读》2010,(4):17-18
王宁同学:你好!你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现回答如下:“番茄太阳”第一次是在课文第十三自然段出现的:“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这是明明听了爸爸的话,用手摸了番茄,知道天上的太阳就像番茄,显然这里的“番茄太阳”指的是太阳。  相似文献   

17.
徐左宜 《阅读》2015,(Z3):38
爸爸工作极其忙碌,每天早出晚归,我和他见面的时间很少很少。令人期盼的圣诞节就要到了,我和妈妈准备邀请小伙伴们来家中开圣诞party。为了让这个party开得成功,想找个人扮演“圣诞老人”。妈妈一听,拍手叫好,笑着说:“咱家不是有个现成的‘圣诞老人’吗?”“老爸吗?可他会有空吗?”我一脸愁容。“你去问问他不就知道了?”妈妈说。  相似文献   

18.
朱国来 《阅读》2011,(12):20-21
语文课上,书博士老师批评笨笨虫不爱读书。一下课,笨笨虫就去图书室借来了《上下五千年》《窗边的小豆豆》《蓝雪花》……可是,笨笨虫拿起这本翻翻,又拿起那本看看,越看心里越烦。这时,读书大王小诸葛走了过来,对笨笨虫说:“嗨,虫哥,读书可不能像你这样,得学会建‘宝塔’!”笨笨虫顿时眼睛一亮,“怎么个建法?”于是,小诸葛便开始传授起了他的读书方法。  相似文献   

19.
聪聪两手托着下巴,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桌上放着一本翻开的《窗边的小豆豆》。书页被风吹得轻轻翻动着。“聪聪——”一个清脆的童音传来。聪聪吃了一惊,眼睛不由得循声找去。桌上站着一个小不点。聪聪又惊又喜:“小书虫!我正想找你呢!”“我看你在发呆,一定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小书虫不急不慢地说。“今天老师上阅读课的时候说‘阅读因思考而快乐’。我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聪聪说。“原来是这样,”小书虫想了想,“我懂了,你们老师是要你们读书的时候学会思考。”“怎样思考呢?”聪聪急切地问。“别急,让我想想,”小书虫眨眨眼睛说,“我想…  相似文献   

20.
岭水 《阅读》2007,(12)
小书虫:西西,我来考考你!我们刚刚学的《学与问》是怎样的一篇文章?西西:说明事理的文章。这还要问,上课的时候,老师介绍过了!小书虫:你知道这篇课文的体裁是什么吗?西西:哎呀,这个我没有注意。你说呢?小书虫: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整个文章叙述了“问“的重要性、向谁“问“、怎样“问“,教育我们要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