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开放大学学前教育网络课程设计建构在学习者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立足实践需求,整合北京市幼儿园优质资源,根据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采用六周学习模式,精选学习内容。“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网络课程依托Moodle平台开展网络教学,采用纵向与横向维度的教学目标立体设计;学习内容选择注重实用性和前沿性,学习材料的呈现为满足学习者不同需求;以有趣与生成为原则设计学习活动;运用多种学习体验的教学策略;以达成与理解为理念的考核评价为学习者提供有效学习支持与服务。  相似文献   

2.
高校建筑设计类课程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传递知识、提高学生的素养和能力是高校建筑设计教育的一大难点,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备受关注。任务驱动的建筑设计类课程“P-T-P”教学模式以“任务”为核心,将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设计和评价标准相结合,以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本文以高职《建筑CAD》教育为例,探讨了“P-T-P”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在建筑设计类课程教育中的实践优点,旨在为高职建筑设计专业教师提供更为有效的教育思路和引导,从而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健美操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应用实践,对基于资源型学习的教学设计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教学设计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和问题。提出了资源型学习健美操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应适应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的应用模式;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结合;充分发挥资源型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应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创设良好环境与条件。  相似文献   

4.
针对“路由与交换技术”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OBE理念对“路由与交换技术”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产出需求为导向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具有区分度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创新能力,持续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结果表明,将OBE理念引入课程实践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根据已有文献和作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网络自主学习课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于课程定位校本化、课程评价方案过程化、学习内容一体化、支持系统多样化等几方面。作者据此开发了网络自主学习课程"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施后,利用调查问卷进行效果分析。通过对教学目标达成、自主学习支持、自主学习评价方案、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等四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方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同时分析了学习者认为影响网络自主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了两个新的网络自主学习课程教学设计原则。本研究有助于为网络自主学习课程的设计提供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着重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与学的关系,给学生自主的权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本文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和自主教学的概念,结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相关教学实例,介绍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的应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对高职英语视听说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介绍了课程建设的定位、理论指导和具体运行模式,旨在通过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为高职英语学习者搭建网络平台,实现视听说课程与网络技术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线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了许多便利,扩展了知识的普及范围。文章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提出了在线课程深度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设置班级时,根据知识前测对具有不同学习基础的学习者因材施教,内容的组织上兼顾碎片化与系统性,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问题情境,营造探索的教学氛围,在整个在线课程运行过程中做好学习者与平台、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教师的交互,帮助学习者积极主动探索相关知识,在知识的迁移应用中培养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开始尝试网络自主学习,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更应该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从而保证学习者具有充分能动的实践机会,为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探索带来曙光。  相似文献   

10.
构建科学创新的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堂教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着重对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科学创新的课堂教学进行讨论 ,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必须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 ,充分发挥体育创新的优势 ,使高校体育与健康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创造性素质的实践场所 ,提高学生终身体育能力 ,为丰富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创新教育实践和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写作能力的养成与提高是汉语言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学习者的写作能力的养成与提高受到包括学习资源的僵化、陈旧甚至缺失等多种因素制约。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为学习者设计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值得关注。开放大学建设过程中,写作通识课程的教学需要结合读写互动、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等理论与方法进行合理设计。与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方式相适应的写作通识课程教学设计将逐步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人,使人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为终身学习创造条件。文章从介绍自主学习理论入手,通过对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分析,探讨如何借助网络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模式,结合基于网络的课程考核改革实践,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适应终身学习的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教育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笔者在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依托网络教学环境内容的丰富性、学习的自主性、时空的非限制性、多向的互动性等特点,从教学目标分析、学习环境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教学策略分析等方面探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课程的设计思想与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物业管理实务Ⅰ网络课程》设计思路创新实践为例,提出了远程开放教育专业课网络课程设计的避免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在学习需求中寻求网络课程设计创新的动力、突出网络教育对专业能力的拓展、追求网络课程结构体系的封闭性和完整性、通过教师与学生双向激励促进自主学习方式养成等几个方面创新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幼儿园新入职教师网络研修项目,以“培养幼儿园新入职教师保育教育实践能力”为目标,设计开发模块化网络课程,开展线上与现场互动研修,设立双导师制、基于自主学习与实践的作业制度,形成了有益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混合学习和研修实践共同体,创建了富有成效的混合式教师研修特色课程。本文结合项目实践,分析了混合式教师研修模式的课程规划和教学制度安排、多元交互及动态课程生成机制、基于课程建构的网络学习社区的特点,以期对探索互联网支持的教师教育和教师网络研修提供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6.
网络个性化自主学习突破了原有自主学习的局限,已经成为当今备受大学生青睐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本文以文科院校计算机实践课程为例,探索校园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自主学习,目的是使师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实施个性化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个性化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开放教育试点教学改革必须围绕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需求进行,笔者认为公司法课程应强调以应用型学习为主,即以培养学员法律应用能力为基础,以提高学员的实际分析和解泱问题的能力,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员自主学习过程的三个阶段分别运用概念辨析法、法条解析法和课题讨论法,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实施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选修模块,多涉及技术发展的尖端话题,技术理论程度和学习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要以培养高中生的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宗旨,注重学生多元思维方式的开发,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推理能力、协作能力等的开发。为了更好地进行人工智能初步模块的教学,系统规划的教学设计方面非常重要,以《人工智能初步》中计算机表示的知识模块为例,应用S-T-S目标的分析和教学系统设计方法,进行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的的分析、学习者入门技能和从属技能的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的设计,最后列出教学评价的设计方案,结合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反思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课堂英语教学与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有着许许多多的差异.高科技特别是电脑技术和信息网络的广泛使用,为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认为,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转变的关键.本文探讨了指导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几种基本途径,强凋了教师在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中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专业特点,提出本课程的改革思路是立足实际,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工程过程为依据整合与创新教学内容;通过课堂讲授与自主学习结合,实例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结合改革与创新教学手段;通过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展“有效课堂”建设,培育团队合作精神,锻造高效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