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画可以完全没有文字,甚至连标题也没有,但也能使人一目了然,即所谓无字漫画.有时我也采取这种形式,而更多的情况下我习惯于运用文字来辅助,利用语言艺术使一幅漫画增加一点“文学”成份,让读者去回味. 漫画中利用文字一般说有三种形式:对话、旁白和标题.另外还有韵文和打油诗。记得我画过一张说明精神与健康的关系的漫画:画面上林黛玉守着药罐子愁眉不展,身旁立着老寿星对她在抚慰。有一句话白:“林姑娘你总是这  相似文献   

2.
我发现“漫画新闻报”,纯属偶然。那是93年8月的一天,我在波士顿我住处附近的大街上散步,忽然瞥见麦当劳快餐店大门外有个无人售报箱,走近一看,原来出售的是《波士顿连环漫画新闻报》,我立即花0.5美元买了一份。 我很兴奋,因我在波士顿住了半年多,即将回国,在书店、报亭只看到大量传播神奇怪诞故事的连环漫画杂志,却从未见到这样一份具有较高水平的漫画刊物。它集  相似文献   

3.
台湾《联合报》发表夏绿蒂一篇文章,详细分析了当今台湾漫画迷现象。 文章说,影星周星驰早期参与拍摄的一部电影《一本漫画闯天下》,最能代表现今青少年对漫画的依赖与唇齿相依的情结。这种“给我漫画,其余免谈”的画迷,有女朋友,有老师,有同学,可是还是要有漫画,多年前人们还是偷偷地看漫画,现在堂堂正正地看了。  相似文献   

4.
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西方哲理漫画》古代卷己全部出齐,堆起来有一大摞,她的文字作者就是与我对面而坐的王玉北。《西方哲理漫画》是一摞好书,值得一读;王玉北是一个好人,更值得一“读”。一《西方哲理漫画》以文字和漫画相结合的形  相似文献   

5.
书法和绘画本是两个不同的门类,虽然有书画同源之说,但在其各自的特征上有明显的不同。我们常见在国画上使用书法题诗题款,但将书法变成画,或将画变成书法便不多见了。漫画虽然形式多样,但将书法与绘画“嫁接”、“融合”,这种形式也是不多见的。近年来,我看到一些书法同漫画结合,即“书中有画,画中有书”的作品。有人说是漫画,有人说不是漫画。我觉得,这些作品既有书法与绘画的艺术性、观赏性,又有漫画的幽默性、思想性、趣味性,它们具有漫画的性质,应该说也是一种漫画。  相似文献   

6.
所有的一切都源于热爱,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我自幼喜欢画画,与漫画结缘30年,是因为漫画情结已经注入了我的骨血,热爱让我与漫画融为一体。漫画创作的社会功能和题材内容,越来越朝着有主导的多元化方向发展。我在组稿时有意识地要求作者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地揭示生活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纪法国生理学家克洛德.贝尔纳说过“艺术是我,科学是我们。”他的九字金言强调了艺术的个性“我”是艺术的主心骨 作为介于文学与绘画之间的一种艺术一漫画,更要突出一个“我”字“漫画要有我”,窃以为须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要有自己的思想。丰子恺先生说过:“漫画是简笔而注重意义的一种绘画”这个“意义”就是要具有一种思想:漫画家华君武更是直言不讳:“漫画的思想性就是一种政治倾向,中国是这样,外国也是这样。“华老还指出:“齐白石的作品,大家为什么喜欢?因为他有思想。”德国的威廉 布什所以能成为漫画大家,他就是一个“善于捕捉瞬间表情,展示性  相似文献   

8.
对比国内其他文化产业,漫画出版业一直处于发展低谷。文章着重从漫画编辑在出版流程中的缺失这一方面解读该现状,指出漫画编辑不同于其他编辑的特殊性,由发掘人才、改进作品、掌握市场需求、统筹出版流程大局4方面探讨漫画编辑对于漫画出版业的作用与影响,并从政策扶持、协会团体构建交流圈、汲取日本成功经验3个角度提出建议,以保证漫画编辑作用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我做了几十年的副刊编辑,接触到的戏画较多,有戏曲速写、戏曲人物画、戏曲国画、戏曲漫笔、戏曲小品等等,其中有的是戏曲漫画,有的就不是。我理解,以戏为题材的画,只有具有了漫画的属性才可称为戏曲漫画。我国杰出的漫画家、抒情漫画的开创者丰子他先生认为:“‘漫画’式样很多,定义不一。简笔的、/h形的、单色的、讽刺的、抒情的、描写的、滑稽的……都是漫画的属性。有一于此,即可称为漫画。”又说:“漫画是注重意义而有象征、讽刺、记述之用的,用略笔而夸张地描写的一种绘画。”“漫画是介于绘画与文学之间的一种艺术。”从…  相似文献   

10.
10年前,河南日报上几乎没有什么漫画,当地也没听说有什么漫画人才。漫画事业在河南可谓是一片空白,远远落在许多兄弟省的后面。1982年,我在《新闻战线》上指出了这点,结果引起了河南日报编委会的重视。他们在新闻界、漫画界人士的点触下,奋起直追,辛勤耕耘,终于取得了可喜成绩。河南日报上漫画大增,漫画专版问世,全省漫画作者队伍迅速组织起来,有关的学术活动相继展开。1985年,河南日报创办了全国当时第一本漫画杂志——《漫画月刊》。1989年,《漫画月刊》又和郑州太学联合创办了全国第一个漫画大专班……10年后,河南为漫画事业开辟了一块丰腴沃土,出现了一批漫画家,培育了一批漫画作者,提供了一批质量可观的作品,为漫画艺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而今,《漫画月刊》又将在北京举行一次漫画展览,展出该刊7年来所  相似文献   

11.
10年前,河南日报上几乎没有什么漫画,当地也没听说有什么漫画人才。漫画事业在河南可谓是一片空白,远远落在许多兄弟省的后面。1982年,我在《新闻战线》上指出了这点,结果引起了河南日报编委会的重视。他们在新闻界、漫画界人士的点触下,奋起直追,辛勤耕耘,终于取得了可喜成绩。河南日报上漫画大增,漫画专版问世,全省漫画作者队伍迅速组织起来,有关的学术活动相继展开。1985年,河南日报创办了全国当时第一本漫画杂志——《漫画月刊》。1989年,《漫画月刊》又和郑州大学联合创办了全国第一个漫画大专班……10年后,河南为漫画事业开辟了一块丰腴沃土,出现了一批漫画家,培育了一批漫画作者,提供了一批质量可观的作品,为漫画艺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而今,《漫画月刊》又将在北京举行一次漫画展览,展出该刊7年来所  相似文献   

12.
前几年我曾在读者中进行过一次关于漫画的调查,请他们谈谈对漫画的看法和要求。现在抄录几段来信中的原话: “漫画题材也有雷同的,有的也不够新。还有的文字太多,这不是漫画的特点。不要把话全说完,要给人一些思考的余地。”  相似文献   

13.
回顾我40多年的编辑生涯,有不少往事值得回味,有好多传统值得记取。最值得一提的是编辑与漫画家之间的交往。报纸离不开漫画。版面上缺少漫画,就像菜肴里缺少盐和味精一样没味道。漫画也离不开报纸。报纸是漫画的主要阵地。正是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使编辑和漫画家结成了“天然盟友”。50年代初,新华日报有四支画笔:江有生、柯明(即:吕西安)、马得和田原。我当时是时事版编辑,与他们一同笔耕,一道熬夜,感情深厚。我们的友谊建立在“纸上谈兵”。每天夜晚,在编国际电讯稿时,发现有适合漫画题材的内容,就立  相似文献   

14.
漫画和报纸     
漫画和报纸的关系可谓密切极了。大量的漫画发表在报纸上(现在刊物上也渐渐多起来了),许多漫画家都是在报纸的培养下崭露头角,中国和外国都有许多例子。漫画离开了报纸就不能繁荣,报纸如果不利用漫画,至少也是失策。我们的报纸是一贯重视漫画的,我自己就有深刻的体会。在延安时期开始是新中华报,那时延安没有制锌版的条件,漫画要用木刻的办法刻出来。我就自画自刻过。后来解放日报出版,报社的领导和编辑也十分重视漫画,  相似文献   

15.
我所在的人民日报一版有个新闻漫画专栏。有一阵子,拆阅与日俱增的新闻漫画来稿,成了我每天的一桩爽心乐事。可是近些日子,来稿无几,趋于绝迹。个中缘由是,该专栏中断已久,近两个月里,才开张过1次。追根究底,除了一版中央领导人活动等要闻报道负荷过重,漫画专栏难有余地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编辑部上上下下对这个专栏尚未形成共识,重视不够。作为一版的一名普通编辑,我对她是有着偏爱的,很怀念专栏开张初期来稿如泉、好评如潮的情景。  相似文献   

16.
近来,笔者看到一幅漫画。画的中心摆着一部厚厚的作品,一位杂文作者站在一旁,手里提着一大把套圈,圈下面的标签上分别写着:高尔基说、  相似文献   

17.
乐平兄大我十四岁,我大三毛十一岁,有案可查的一九三五年《独立漫画》上伟大的三毛出现的时候,乐平兄二十五岁,我呢?十三岁。我没见过这幅“开山祖”的三毛。 读三毛,是在《上海漫画》和《时代漫画》上。我的“美术事业”是从漫画开始的。 我们模仿着《上海漫画》和《时代漫画》的风格在壁报上画点讽刺当地流俗的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国老漫画家王乐天在报纸上撰文呼吁多创作些歌颂漫画,笔者也有同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漫画家应该积极投身改革大业,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面貌、新成就、新风尚,进行歌颂,以鼓舞信心,激励斗志。广大读者对歌颂性漫画是喜欢的,而且要求很高。前几年我们对漫画读者进行了一次调查,这里我不妨摘几段供大家研究。湖南的一位干部说:“……漫画不论讽刺的,歌颂的,幽默的都是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好武器,一幅好的漫画,振聋发聩,动人心弦,胜过长篇大论。……比较起来,我最喜欢的是讽刺漫画,歌颂的漫画不是不爱,总觉得不易画好,在构思与技巧上有待探索。”有的读者说:“我周围的同志最喜欢幽默式的漫画,其次是讽刺式的,至于歌颂性的,一般难画好,倒不如弄成一幅含蓄些的宣传画。人们爱看富有蕴藉的宣传画,不愿看不伦不类的歌颂性漫画。”安徽省的一位读者来信说:“至于漫画  相似文献   

19.
回顾我40多年的编辑生涯,有不少往事值得回味,有好多传统值得记取。最值得一提的是编辑与漫画家之间的交往。报纸离不开漫画。版面上缺少漫画,就像菜肴里缺少盐和味精一样没味道。漫画也离不开报纸。报纸  相似文献   

20.
1997年,对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来讲是不平凡的一年。其中香港回归祖国,是举世瞩目的重大历史事件。作为报纸美编和漫画作者,由于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感和漫画家的社会责任感,我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重大新闻事件,以喜迎香港回归祖国为背景,创作了组画《“回归”漫笔》,发表于1997年6月20日《焦作日报》,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这组新闻漫画使我有幸获得1997年度河南省新闻奖新闻漫画一等奖和1997年度河南省新闻漫画年赛金奖。回顾创作过程,我庆幸香港回归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契机,选择重大题材创作新闻漫画,使我得到了锻炼。1994年冬,第一块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