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詹姆斯·韦尔登·约翰逊是二十世纪重要的美国非裔作家和美国文化批评家,为美国非裔文学、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文学创作与批评中对美国非裔创作有意识的艺术进行深刻思考,并且论述美国非裔的文学创作及其种族文化背景之间的联系。约翰逊肯定美国非裔的种族文化背景的独特价值。他呼吁美国非裔艺术家们将非裔的种族文化背景与艺术创作紧密结合,创造兼具艺术性和宝贵文化价值的作品。事实上,约翰逊对美国非裔有意识的艺术、美国非裔的种族文化背景的思考与阐释构成其批评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提供了一扇研究美国非裔文学与文化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里森的小说具有浓厚的美国非裔族群风格,这种风格在其小说中通过内容、语言、描写手法和结构充分表现出来。使得小说在真切地反映美国非裔族群的生活内容的同时,也生动地描写了美国非裔族群的心路历程与灵魂。  相似文献   

3.
由于美国非裔民族的特殊创伤历史,历史观一直是美国非裔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美国当代非裔女作家格罗丽亚·内勒的小说《林顿山》通过主人公老卢瑟·奈迪德和子孙从无到有由兴而衰的过程反映了极端利己主义与自我毁灭的必然联系,并揭示了极端利己主义价值观念的形成源于对美国非裔创伤历史的错误观念。  相似文献   

4.
布鲁斯是美国非裔的民间音乐,后演变为美国非裔文学创作的重要技巧之一,各时期美国非裔作家将布鲁斯纳入自己的创作中,并彼此观照、改写、继承和超越,使布鲁斯最终形成一条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从而具备了文学上、文学批评上和文化批评上的重要价值。本文梳理了布鲁斯的内涵从美国非裔民间音乐形式到文学创作技巧、文化批评理论与文学批评理论的一系列演变,揭示了它在美国非裔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察了史蒂文·特雷西有关美国非裔文学研究论著,特别关注美国黑人音乐、美国文学、美国非裔文学和民间文学方面的具体主题。本文认为,特雷西在诸多问题上进行了颇有价值的探索,涉及:布鲁斯音乐的非洲源头和美国非裔源头,民间歌曲和民间故事及其文学功用,布鲁斯音乐的形式与结构要素及其在美国非裔文学中的运用,布鲁斯特征的应用、修辞技巧和节奏、区域性或历时性变化等,以及在音乐和文学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人物。本文还对特雷西关于兰斯顿·休斯、拉尔夫·埃里森、詹姆斯·鲍德温等非裔作家及T·S·艾略特、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等重要白人作家的评论进行了审视。  相似文献   

6.
米勒的《劳特里奇美国非裔文学导读》以时间为叙述主线,在不到200页篇幅内,用极精炼的语言对美国非裔文学进行概括总结和分阶段评述。作者的目的不单是描绘黑人文学的整体面貌,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帮助人们把文学作品置入历史语境。在对历经近300年的美国非裔文学进行梳理后,米勒发现几乎不可能准确地回答"什么是美国非裔文学"的问题。他强调美国非裔文学传统既不稳定也不完整,它的形态总是在成长和变化。在所谓的"后种族时代","种族"的内涵已经发生改变,有关美国非裔文学史的书写也需要随之做出调整。这正是米勒的这本著作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文学中,旅行叙事往往伴随着征服自然、西进神话、寻求财富等话题,但从女性主义地理学来看美国非裔女性作家的旅行叙事,对于美国非裔女性而言,追寻自我与构建身份认同才是旅行叙事之要义。《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是美国非裔女作家玛雅·安吉罗的首部自传,作品重现了安吉罗幼时的旅行成长经历,颠覆了以往失真的非裔女性形象。本文以《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为例,从旅行叙事和女性主义地理学的角度探讨美国非裔女性跨越传统性别空间与塑造自我形象、构建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非裔女性在旅行叙事实践中超越传统的性别空间壁垒,逐渐掌握空间流动自主权,构建出多元化的女性形象与坚实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8.
美国非裔文学批评家和理论家小亨利*路易斯*盖茨的修辞性喻指批评理论是美国黑人文学理论重要流派之一.喻指在研究黑人文本话语时,从非洲民间神化形象的话语入手,分析黑人土语的表象特征,从语言本身来阐释美国黑人文学的表述特性,构建了美国非裔文学传统的框架,使美国非裔摆脱了欧洲白人中心论的影响,具有开创性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美国学者斯文·贝克特的历史学著作《棉花帝国》在资本主义全球史的脉络中描绘了棉花帝国的兴衰史,为我们探究美国非裔文学中的棉花书写提供了一个全球视角及所需的历史知识。本文以贝克特书中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棉花帝国及其造成的“破坏”为参照,梳理和分析了美国非裔文学中的相关棉花书写,挖掘美国非裔棉花书写中蕴含的历史意义,彰显棉花资本主义全球史框架下其不亚于美国地方史的认知价值。  相似文献   

10.
美国非裔文学研究在中国已走过百年的历程,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从浅层到深刻的蜕变,也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通过梳理新中国七十年来三个阶段美国非裔文学研究的有关情况,以数据分析的形式考察我国美国非裔文学的理论方法、形态特征、发展趋势,评述国内学者在非裔文学研究方面的成就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