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体验式德育的积极作用和基本原则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体验。不少教育理论专家认为人的体验在人的生命存在、人的自我生命的升华、人的精神解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验使体验者对道德规范发生切已的理解和领悟,体验有助  相似文献   

2.
体验—领悟是人的智慧和品格发展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是人进行深入学习、开展实践活动和创造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体验—领悟是头脑中对事物的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是人的智慧和品格发展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是人进行深  相似文献   

3.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强调意义源自人的身体体验.转喻是人类重要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是用同一认知框架下显著的方面指代不那么显著的方面.汉、英语中存在许多指人转喻,它们既有共性又存在个性,其原因是汉、英两个民族对不同类型的指人转喻中所突显的显著方面有着相似或不同的体验.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强调意义源自人的身体体验。转喻是人类重要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是用同一认知框架下显著的方面指代不那么显著的方面。汉、英语中存在许多指人转喻,它们既有共性又存在个性,其原因是汉、英两个民族对不同类型的指人转喻中所突显的显著方面有着相似或不同的体验。  相似文献   

5.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学习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一个批判、选择与存疑的过程,一个充满想象、探索、体验的过程,其效果取决于学习方式。那么什么是学习方式呢?学习方式是指获得、理解或通过切身体验或研究而掌握和创造知识的方法和形式。学习方式多种多样,因人而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学习方式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的“活动体验”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对其呈现方式进行了大胆创新,引进了三种全新的方式,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呈现方式之一的“活动体验”。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是实施高中语文新课程、采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实验基地。其高一语文备课组成员在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中对“活动体验”的内涵和操作方法进行了积极思考与探索。一、“活动体验”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活动”(即“实践”)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它使人的本质得以显现。苏联心理学家列昂捷夫把活动分为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内部活动起源…  相似文献   

7.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学习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一个批判、选择与存疑的过程,一个充满想象、探索、体验的过程,其效果取决于学习方式。那么什么是学习方式呢?学习方式是指获得、理解或通过切身体验或研究而掌握和创造知识的方法和形式。学习方式多种多样,因人而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学习方式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
一、幼儿园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是幼儿园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概念。何谓体验?哲学、心理学、美学等都有自己学科领域的解释和理解。概言之,体验,是一种亲历亲为的活动,即主体全身心地投入到客体中,与客体相互整合与交融在一起构成一种新的意义关系的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教学领域使用“体验”一词,既有认识论的意义,也有价值论和本体论的意义。从认识论的意义上看,体验的认识方式消除了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从本体论和价值论的意义上看,体验立足于人的精神世界,立足于儿童与自然、社会的有机融合。体验是儿童的存在方式,是儿童理解世界与人生的方式,也是儿童追求自身生命意义的方式,是人的生命意义和精神世界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审美活动既蕴含了对存在的敞亮,又凝结着人对自身生存价值的揭示,并寄托着人的“在”世理想。与存在与“在”的探寻相联系,审美表现了对世界与人自身的一种精神性的把握,这种把握既以心灵感知和情感体验为其形式,又以实践的方式展开。本文从实践存在论视域出发,认为审美关系是审美发生的逻辑起点;审美向境界生成(becoming)的方式是审美修养和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是体验式教学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它既有认识论的意义,即用体验的方式达到认知理解;又有本体论和价值论的意义,即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体验式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亲身参与美术鉴赏的实践活动。强调知识与学习个体的体验、互动、联系,强调学生的情感的参与性和亲身的实践性。摒弃了传统美术欣赏教学中重灌输、疏引导;重受教、轻探究;重知识、轻体验  相似文献   

11.
朱烈浪 《江西教育》2004,(10):38-38
学习方式是指获得理解和通过切身体验或研究而掌握和创造知识的方法和形式。学习方式既具有共性,又因人而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由于其知识阅历、能力的变  相似文献   

12.
人与道德构成不可分割的一体;道德是末,人是本;道德是手段,人是目的;道德为人,而不是人为道德。以人为本的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乎公民道德的人,其内容的选择应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满足当代人在现实生活中对道德和道德教育的需要,其方式方法应是实践、体验、对话、交流与讨论等。  相似文献   

13.
体验教育是现代组织成长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之一,是组织实现人才战略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体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其教育效果已经深受全世界广大教育者、管理者和人力资源工作者的认同.因此,深入追溯和研究体验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寻求其历史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做好体验教育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4.
体验是人追求自身生命意义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理解人生与社会的一种方式。新世纪的教育应该是一种人性化的体验教育,它应是一种强调知识与学习主体互动联系的教育,更应是关注人追求什么样体验的教育。体验教育更应注重学习者的深入参与,并强调学生主体自我的感情与发现。体验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学习,对教学情境进行体验、感受,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的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在体验中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幸福,达到促使其主体性充分、自由地发展的目的。1体验教学的理论依据体验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有生活情境理论和心理情感理论。生活情境理论告诉我们,生活是由存在的无数情境组成的。处于一定情境之中的人作为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主体,通过与情景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地适应外部环境,而且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着外部环境。生活具有创造性,它为人通过活动不断发展自己、展现自己提供了舞台,教学是教和学双方为实现一定的目的,围绕一定的内容而展开活动的一种特殊情境。体验教学是以生活提供的无数情境为背景。人们按照教育教学的要求,通...  相似文献   

15.
音乐学科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征.它本身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使其具有特殊的学习方式——体验的方式。学生通过器乐的学习来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增强音乐的审美能力。著名的美国当代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指出:“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莫塞尔的话不仅使人明确了器乐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也激励我们去尝试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孙辉 《教学与管理》2010,(7):135-136
随着人的主体地位的日益彰显,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越来越不容忽视。改进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教育新模式成为当前教育的首要任务。体验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是弘扬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充分运用受教育者的内在体验提高理论可感性和形象生动性,或者直接以引导实践活动的方式,唤醒受教育者的内在精神动力系统,增强受教育者的内在认同感,从而不断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对道德认知和行为的体验敏感度,深化体验的育人效果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7.
"活着"就得体验,体验才算"活着"。人文教育是教人如何"活得好"的教育。因此,体验对人文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体验是具有本体意义的教育"方法",是与人的目的、价值合一的"方法",体验既是方法也是目的。为了区别于科学的"工具性方法",我们将体验称之为"本体性‘功夫’"。我们不仅要从方法论视域更要从本体论境界去整体理解体验。从本体论境界看,体验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文教育的过程是生命体验的过程,生命体验的过程是学生成为自己的过程;从方法论视域看,体验是人文教育的基本方法,人文教育的体验方式包括:诚敬、专注、参与、理解、反思。  相似文献   

18.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让学生体验成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就会激起无休止的意念和力量。如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情感是心理学科中的一个概念,它有着其固定的含义:从广义来说,它与情绪一样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从狭义来说,它又不同于情绪,是和人的社会性需求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特殊心理品质,其不仅与心理品质密不可分,而且与人类的社会实践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人类的语言正是表达情感的好方式。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情感性。  相似文献   

20.
体验性学习     
“体验性学习”是教育者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中,进而生成反思与实践的学习方式,它根本上区别于“接受性学习”。1.体验性学习是一种主体性学习方式。真正的体验学习是学习者将客观知识“活化”、“生命化”。或者是将客观知识在个体身上“复活”,使其成为个人经验中的有机成分,成为“我的知识”。2.体验性学习是一种交往性学习方式。体验发生在交互作用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之中,如人与自然的交往、人与社会(包括人与人)的交往、人与自我的交往等,总体上表现为物质性交往与精神性交往的统一。3.体验性学习是一种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