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意味的形式"的术语最早来源于英国哲学家克莱夫·贝尔,是指一种能激起读者的审美情感的线条、色彩的有机组合。《沉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霍普特曼的戏剧作品。《沉钟》的人物美、环境美和对话美呈现出超功利的"形式美"。戏剧中的爱情与事业的悲剧实质、象征的社会典型以及生命性体现了浓厚的"意味"。  相似文献   

2.
《再别康桥》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荷塘月色》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足见《再别康桥》与《荷塘月色》之重要。有趣的是,《再别康桥》以"绘画美、音韵美、建筑美"之"三美"著称,而《荷塘月色》则以"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之"三美"闻名于世,二者一诗歌一散文,可谓教材中的极品。更令人称奇的是,二者在用词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譬如其中的"悄悄"和"轻轻"就是典型范例,颇有意味。《再别康桥》中的"轻轻""悄悄"分别出现在  相似文献   

3.
从语篇修辞角度指出《庄子》中常常借助语词、句子乃至篇章以表达某一观念或暗传某一思想,因此,它们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通过语词形式意味、句子表达式意味和篇章结构式意味的分析,认为这些"形式即内容"的言说方式,是庄子为破解"道不可言但又不得不言"这一道言悖论而精心设计的一种修辞策略。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受庄子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哲学上,它在文学上对《庄子》的阐释与接受也是全面而深刻的。它由《庄子》"至乐无乐"观点出发,阐发了"至情无情,无情大情"的创作主旨。在结构上,同样受《庄子》"始卒若环"递进循环论的影响,构造了大循环下匡套无数小循环的双重循环结构。艺术手法上的借鉴更多,尤其以梦境的营造为代表,庄子是梦象文学的创始人,《红楼梦》则以色彩斑斓,意味悠长的梦境,将梦象文学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相似文献   

5.
《怀念狼》与《高兴》是贾平凹两篇比较重要的小说,其中体现着作家对身体的三重理解:一是身体与承载身体的肉身同义;二是两者分开,承载身体的肉身处于缺乏状况,而身体则上升为身份;三是两者的分裂加剧,当缺乏成为一种常态的时候,肉身被悄悄隐去,身体则完全成为一种"装饰"。身体的形成是人们通过想象而参与建构的结果,承载了众多的社会"意味"。  相似文献   

6.
"水"在自然界中是一种普通的物质。但在中国文化中,"水"却为一种"有意味"的文化意象。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国风》爱情诗中更是直接  相似文献   

7.
《新青年》并非一创刊就名扬天下,景从如流。今人的视线,早被"一代名刊"的光环所遮蔽,甚少注意陈独秀于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时,其实并没有什么高远的志怀和预设路径。《青年杂志》没有正式的"发刊词"。创刊号上只有一简单的"社告",内中除申言"欲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以及"于各国事情学术思潮尽心灌输"外,其他均属于编辑体例的具体说明。创刊号首篇是陈独秀撰写的《敬告青年》一文。该刊虽有几分"发刊词"的意味,但其所揭示的六条"新青年"准则("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  相似文献   

8.
李汝珍的《镜花缘》创作遵循了"文以载道"的传统,体现出浓厚的劝世意味。通过分析文本中虚幻荒诞的海外异国,探索到李汝珍《镜花缘》中劝世意味的内涵:劝善惩恶。李汝珍巧妙地运用了奇幻怪诞的想象,夸张变形的象征和幽默诙谐的语言等艺术技巧,从而使《镜花缘》通过幻想虚构出来的"花"和"月",来折射现实的"镜"和"水",希望"镜花水月"能够劝导教化世人。  相似文献   

9.
《宜宾学院学报》2016,(5):37-42
因与科举无关,明人对《文选》评价较低。杨慎却于流俗之外,极力推崇并精研《文选》:他肯定萧统《文选》的"典丽"思想,并认为《文选》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主张作家在创作上要重视《文选》,极力推崇《文选》作为后世师法的模板。杨慎的诗歌创作也明显继承了《文选》的优秀传统,带有"兴寄"与"彩丽"合二为一的"选学"体意味,他的作为极大地推动了明代《文选》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景阳冈》的教学重点是"武松打虎"。其中"揪"字看似平常,实则意蕴极深,富含精神和文字意味。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巧妙地将学生的视线聚焦  相似文献   

11.
以赵季平艺术歌曲《关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关雎》的歌诗意蕴与"水韵"意味的解读入手,揭示其借物寄情、隐喻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与要求。结合自古至今《关雎》歌曲相关传谱情况,解读赵季平艺术歌曲《关雎》音乐本体结构的相关特征以及音乐意蕴的深层表达,探寻歌曲在"水韵"之背景下,化成"歌声"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汪曾祺都是淡泊名利的作家,他们都执著地吟唱充满诗意的故乡与美好的人性。而《边城》与《受戒》也都着力于描写质朴、醇厚的民风,从而营造出理想的"桃源世界",传达出淡味人生的意味。《边城》的主人公翠翠和《受戒》的主人公小英子都凝聚着作者传统士大夫的浪漫理想,然而一悲情一纯美,则呈现出不同的心理指向。  相似文献   

13.
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应该是一种实在的陈述,而应该是一种拟陈述。所谓拟陈述是指字面上讲的是某种事物,其实作者讲那事物只是一种由头,真正想讲的却是另外一种意味。《红楼梦》整体是拟陈述式的。它的局部的许多故事、意象、情节、细节等等也是拟陈述式的。实在的陈述只是《红楼梦》的表层意象,读出拟陈述的意味才触及到《红楼梦》的深层意味。  相似文献   

14.
在陆蠡的《囚绿记》中,"绿"是生命,"绿"是希望,"绿"是寄托,"绿"是快乐,"绿"更是最为知心的朋友。在联系《囚绿记》创作背景的基础上,对"绿"的象征意义进行分析与探讨,以帮助师生深刻地理解作品,把握作品的题旨。  相似文献   

15.
《山花》、《作家》、《天涯》在暑期里推出了几篇立意求新的小说,让人眼睛一亮。不过到底是真正具有先锋探索意味的新,还是只是花样翻新之新,甚或旧饭新炒之新,还需仔细考量。  相似文献   

16.
林语堂散文集《生活的艺术》是最能体现其散文特点的散文合集。他坚持独立思考,用一种横亘于中西文化之间的"中间人"姿态看待文学艺术,他用睿智的幽默教人解读"生活的艺术",他用富含超前现代意味的笔墨书写"人生的修养指南"。被《生活的艺术》虏获芳心的人不得不承认,谁想要"艺术地生活",谁就应当知道《生活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是一部宗教意味十足的小说。本文试图对小说中有关《圣经》的人物、意象、典故及故事中的总体宗教象征进行梳理与论证,最后得以支撑起白鲸是神魔合一的论点。  相似文献   

18.
宋玉的《九辩》与屈原的《九歌》虽都是以骚体形式委婉巧妙地抒发伤己不遇之情怀,然而两者在抒情方式、思想内容、体裁等方面有不同。在抒情方式上,二者与古乐的结合程度不同,描写的侧重点亦有别;在思想内容上,虽同为伤己之曲,《九歌》的自荐意味更浓厚;在体裁上,《九歌》是典型的骚体,《九辩》则更趋于向赋体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学形式小说《西游记》中记载着一个个基于民间故事又超越现实的神怪故事,《三打白骨精》就是一例。以往,我们习惯于把课文当作种种大道理的载体,眼睛瞪得再大也看不出"故事"的情趣和意味。跟学生说故事,可以通过"聊"的方式,即对话。因此,承接执教《牛郎织女》的经验——我期待着继续以"聊"的方式,超越"讲",教学中努力做到,比"讲"更轻松、更幽默、更开放、更亲密。这种"聊"不仅是"说说""读  相似文献   

20.
如何协调"言""文"的有效统一是文言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师说》一课的教学设计,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发现文本中有意味的形式,挖掘形式的意味,在形式与意味的交融回环中,理解和习得言语智慧,实现语言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