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所说的苏北,只是指苏北的大部分地区。最北部的徐州、丰县、沛县一带属北方方言,要除外。靖江、启东、海门,属吴语方言,也不包括在内。但苏南的镇江、南京、句容一带倒是可以包括进去的,镇江附近的方言和苏北方言更是基本上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方言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化载体,是地方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普通话无法比拟的特性。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推广普通话政策的施行,方言这一带有独特地域色彩的语言文化正面临着生存的考验。本课题着眼于通过对山西省太原市城郊地区小学生方言保留状况的调查,引起人们对方言的重视,从而认识到方言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从青少年抓起,开展方言教育,推动方言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3.
结合设计艺术学、管理学、文化传播学、经济学等理论思想,深入分析苏北中小企业形象力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瓶颈,运用资源优化配置思路。在江苏省振兴苏北与校企联盟的大背景下,在政策指引与高校研究机构参与的情况下,提出切实符合苏北产学研合作发展现状的政策建议,以期尽量做到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并重,大力推进苏北中小型企业形象力模式创新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言在语言、语言学和文化方面具有独特价值,针对方言近年来的萎缩趋势,要正确认识方言,保证方言的传承空间,同时适当调整国家语言政策。  相似文献   

5.
苏北通常指行政区划上的徐州市、淮安市、盐城市、连云港市、宿迁市所辖区域。由于历史和相关政策的原因,长期以来,苏北与苏南存在极大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当地教育产生了影响,具体表现在教育投入、教学理念、教育方法与教育模式等方面的差异上。本文以苏北地区普通中小学和苏北城市特有的新兴传统文化教育机构为重点,兼顾整个苏北地区的典型传统文化教育模式,通过对比探究,了解在不同教育模式下,传统文化在教育理念、接受效果、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找到最适合苏北地区中小学生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模式,并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6.
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自新文学发现以来,一代代作家都把地域文化书写看做文学创作的重中之重。70后作家叶炜无疑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文章以叶炜的长篇新作《后土》为例,主要从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原型、文化象征符号、方言口语等展现苏北鲁南地域文化特色的几个方面来阐释作品中流露出的地域文化情结,以及对这种地域文化书写的重要意义,进而透视70后作家的地域文化书写状况。  相似文献   

7.
江苏方言相当复杂,徐州一带(新沂、宿遷以西)属北方方言,其他苏北各地和南京、镇江一带属下江方言(江淮方言),丹阳、溧陽以东(包括崇明和江北的靖江、海门、啓东)属吳语方言(江南方言)。每个方言各有其语音特点。这里只能就几个顯著的、共同的特點来谈一谈,帮助大家有系统地改掉方言,学会普通话。  相似文献   

8.
《湘南学院学报》2017,(6):78-83
通过对湖南教育领域中的教育机关工作人员、教师和学生三个群体进行抽样调查并加以分析,得出结论:在现阶段湖南的教育领域,三种群体对方言及方言文化的认知和保护情况不尽如人意。为保存湖南的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提高文化品质,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都应遵循国家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政策,积极正确地理解国家语言文字法,明确除了教育教学用语之外,不仅不能禁止在学校等教育机构使用方言,而应强调学龄前儿童、鼓励青少年学习使用方言。当地教育机关应把保护方言纳入该地区的文化战略,防止和挽救地方方言的没落,使以方言为载体的地域文化得以世代传承。  相似文献   

9.
方言文化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方言发展趋势所呈现出的“只听不说”与逐渐弱化现象让人对方言文化感到担忧。经过两年的课题论证和尝试,笔者发现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研读探究方言、搜集整理方言、交际听说方言、观摩评奖方言、乐玩乐学方言、编排表演方言、编写方言小报和用方言谈论时事等方式,将方言教学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拓展中。这将有利于学生继承发扬乡土文化,有利于开展乡土教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0.
漫话《红楼梦》中的苏北方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三种版本中的苏北方言进行考察和比较,认为:曹雪芹曾于雍正初年在苏北地区短期生活过;脂评本早于程刻本。  相似文献   

11.
方言是地方文化特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和展示渠道之一。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言带给人们直接的地域文化特色的感受,同时不同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依赖于一定的语言形式。方言词汇是入手挖掘和考察追寻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视角,也是进行地域文化研究的一种重要途径,而不同的地域文化也是特色地方方言词汇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现今存在一个很严重的社会现象,新生代的少年儿童,对家乡的方言及传统文化不甚了解,几乎是一无所知,笔者对此表示担忧,开始寻找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以温州话为例,通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温州话的渐渐消失,不仅仅是因为推普政策的实行,还有更重要的两点原因是温州话方言知识的流失和温州近年来与外界越来越多的交流.保卫方言刻不容缓,笔者希望整个社会都能对此引起重视,为保卫方言及传统文化尽一份力.  相似文献   

13.
东北方言与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人文历史、文化背景、民族构成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东北方言是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北文化的载体。东北方言与关东文化的关系极其密切;东北方言与当地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互相融合;同时,俄、日、韩等周边国家语言文化也对东北方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昭通文学发展中独具审美品质韵味的昭通方言,是影响滇东北、黔西南、及川东南现代方言语法结构及发音的重要因素,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晶,是昭通文学言说的一个重要载体。昭通本地的文学中有大量本地方言,这些方言不仅使文学本身形象生动,而且把昭通本地人文特色凸显出来。昭通方言是研究昭通文化现象和昭通入文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5.
袁微 《现代语文》2010,(4):90-92
方言研究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对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有重要意义,而词汇的意义又承载了语言背后的文化。本文通过陕西汉中方言和普通话的对比,对汉中方言词汇意义做了系统、详尽的描述与整理,对该方言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做了一定深度的剖析。另外,还从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等方面对汉中方言的形成原因做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地域文化是同一民族中不同地理区域的文化。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地域文化整体的一部分。方言,特别是其中的词汇深深地刻上了地域文化的印记。本文主要通过对闽南方言中动物词的分析,初步探究闽南方言区人民的思维方式、经济生活、思想观念等。  相似文献   

17.
金湖县隶属淮阴市,位于苏北洪泽湖与高邮湖之间,地处淮河下游,隔高邮湖、宝应湖与高邮、宝应相望。金湖县历史上长期分属高邮、宝应管辖,境内方言也有高邮话和宝应话两支派系。金湖话属江淮方言。这个县是1960年建立的新县,方言情况在方言研究史上还是一片空白,为填补这一空白,本文就它的方言音系中几个有特点的问题提供一些资料,并作一点说明。  相似文献   

18.
鄂州方言是反映吴都文化的窗口,吴王古都的历史文化信息需要由鄂州方言来承载。在鄂州作为国际化空港城建设的重要时期,记录并保护鄂州方言,也是呈现和保护吴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途径。文章从鄂州城区方言着手,从程度状语和程度补语两个方面分析鄂州方言词汇中程度义地域的表达形式。通过对方言乡音的举隅,唤起人们认识到方言独特的文化属性以及不可再生性,激起人们对方言传承紧迫性的重视,并引导当代鄂州人发现方言的美好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拥有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多方言的国家。从中国语言国情出发,提高国民语言能力,首要是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民族语言能力、方言能力和外语能力也是重要的语言能力。多语能力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交往的产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文化繁荣、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需要。从国家语言政策和规划的层面,需要从语  相似文献   

20.
方言既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承载着积淀深厚的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地域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要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这些特殊目的而言,必须保护和提倡方言。通过分析地域文化以及地域文化与方言的关系,并以商州方言为例,概述其承载的地域文化信息并得出结论,方言在地域文化传承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进而提出保护方言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