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鲜活生动、让人过目难忘的人物形象。胡文彬的《红楼梦人物谈》从一个新的视角,抓住人物具有个体特性的“情态”,用相对精短的的篇幅,评析了《红楼梦》里60多位人物形象,列举了红楼人物情态的多样性,揭示了红楼人物情态的心理活动基础,分析了红楼人物情态与肢体语言相映成趣的关系,阐明了红楼人物情态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为《红楼梦》人物研究提供了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与《红楼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金瓶梅》与《红楼梦》作比较研究:从题材选择看,两部书的表现内容均为:描写家庭日常生活;把妇女作为主要描写对象。但《红楼梦》选取的封建家庭更具典型意义,塑造的女性形象更具典型性。从人物塑造看,《金瓶梅》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主要有:通过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描写室内陈设,陪衬或反衬人物性格。《红楼梦》对此一一借鉴,而且更为摇曳多姿,各臻其妙。从语言运用看,《金瓶梅》的语言风格对《红楼梦》有很大影响;《红楼梦》吸取《金瓶梅》优点,形成自己独有的语言特色,语言艺术超过《金瓶梅》。结论:《金瓶梅》对《红楼梦》影响巨大,《红楼梦》对《金瓶梅》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写好人物的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红楼梦》语言最特殊、最成功的地方首推人物语言方面。作者运用对话、独白,诗词曲赋等多样化的艺术手段,把每个人物复杂多样的性格特征描绘得分寸适宜.《红楼梦》语言艺术的成功运用,使人物形象更为生动,更具有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是我国历史中重要的经典名著,在宏篇叙事中作者成功塑造了很多的人物形象。《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改变了传统正面人物都善、反面人物都恶的叙事模式,作品中所应用的诗词对人物形象描写塑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与读者更好地了解《红楼梦》,本文从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勾勒、人物命运暗喻、人物对照、女性意识展现几个方面对《红楼梦》诗词和人物形象塑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巨大的艺术价值在于小说人物的塑造上,它代表了《红楼梦》最高的艺术成就。在小说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400多个,其中,有不少是“小”人物,作者能够将这些小人物塑造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人物之间毫不雷同,各有千秋。主要是娴熟地运用了塑造人物的各种手法,通过对人物言和行,小说细节、矛盾冲突事件的描写,来塑造人物。作者成功的塑造了小说中各种小人物。使小说达到了世界文学的顶峰。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代文言小说语言发展的最高成就,文中第四十一回《栊翠庵品茶》作者曹公惜墨如金,成功地运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手法,对于刻画妙玉性格、反映她的心理、表达她的思想感情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从而在文学史上塑造了一个熠熠生辉的妙玉形象。  相似文献   

7.
妙笔译出百口声——从王熙凤看人物对话语言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的成功与否在于其人物的塑造,而人物塑造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其对话语言。《红楼梦》的两个翻译版对王熙凤对话语言的处理.对于探讨如何翻译小说人物语言的标准以及应当侧重的方向起到鲜明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对于人物个性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红楼梦》中人物众多,许多人物的语言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翻译时不仅要努力做到内容上忠实原文,表达上尽量保持与原文一样流畅,而且要在风格上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对等。在翻译《红楼梦》人物语言时,译者必须考虑相对权势、文化素养、人物个性等多种因素,正确选择词语和句式,再现原作中人物语言的言语风格。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中的《西江月》二词,以全知视角,塑造主要人物贾宝玉的性格,以小见大,从中分析其沉淀于中国历史文化当中的潜藏的叙事模式;《红楼梦》中的五首柳絮词,代入了"隐性作者"身份,词之风格、文采与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之性情才华相切合。词的叙述视角多变,叙述语言风格各呈异彩,充分展露了作者出色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0.
不可靠叙述是《红楼梦》所运用的一种重要的叙事策略.《红楼梦》中的不可靠叙述分为叙述者的不可靠叙述和人物的不可靠叙述两大类型.《红楼梦》中的不可靠叙述对塑造人物和揭示主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邪两赋是《红楼梦》的哲学总纲,是曹雪芹塑造人物所秉持的主要原则,以贾宝玉为代表,《红楼梦》中的大部分人都可以理解为“正邪两赋”。现代作家端木蕻良的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在人物塑造方面借鉴了这一方法,其主人公丁宁身上有着明显的正邪两赋的特点,同时由于时代的不同又有别于贾宝玉式的富家公子,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2.
李鸿渊的《〈红楼梦〉人物对比研究》是近年来《红楼梦》人物研究中难得一见的学术佳作,他以独特的视角对红楼梦塑造人物的对比手法进行研究,并提出独到的学术见解。李鸿渊的《红楼梦》人物对比研究既体现了其红学研究的思想和成就,也契合了《红楼梦》重视文本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广泛吸收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对传统的写法有了全面的突破与创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小说的叙事艺术。本文从风格、结构、方式、语言四个方面论述《红楼梦》的叙事艺术成就。无疑,《红楼梦》的人物塑造和叙事的成功,使它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高峰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其思想内容的丰富,艺术成就的卓越和涉及范围的广阔堪称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典范。在《红楼梦》诸多方面的艺术成就中,最突出的是作品中塑造的一批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而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又得力于人物语言的精妙安排。曹雪芹是一个高明的艺术家,他根据人物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特点来安排人物的语言,既让他们有共同的时代特点,又让人从话语中辨别出各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所以,《红楼梦》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历经千年而不衰。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在人物塑造艺术上具有突出成就,塑造了一批高度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凸显出典型化与意象化的特征。《红楼梦》表现了特定时期社会群体的心理和思想、情感,蕴含概括性风貌,同时又具个性化。《红楼梦》还把人物当作意象来经营,人物形象往往具有意象的特征,人物意象的营造也处处见机巧。  相似文献   

16.
薛宝钗是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她和宝玉黛玉之间婚姻纠葛构成了《红楼梦》主要内容。匡世巨著《红楼梦》中成功的塑造了数以百计的女性形象,薛宝钗是其中塑造的最成功、最真实、最丰满的人物,她位居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其重要地位已为世人所承认。曹雪芹笔下塑造的薛宝钗形象,是一个封建卫道士形象。同时宝钗也是一个有着双重人格的人物,她既有善良大度的一面,也有着圆滑虚伪、做作、甚至冷酷无情的一面,构成了她性格的双重性。薛宝钗也是个追求功利的人,但其命运最终是不幸的,她是个悲剧人物,但又使人反感。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是曹雪芹的旷世之作 ,其成功之处在于作者以高超的语言技巧、灵活多变的写作手法塑造了数百个活灵活现的人物。通过人物形象、语言、行为以及情节描写 ,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 ,是曹雪芹语言艺术魅力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塑造人物群像在中国古代小说中非常普遍。《红楼梦》之前的古典小说人物群像的特点是类型化的,而从《红楼梦》出现以后,“一切传统的写法被打破了”。曹雪芹善于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的人物群像,形成了性格化的典型人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红楼梦》的评点史上,十九世纪蒙古族红学家哈斯宝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除了《红楼梦》主旨“泄恨书愤”之外,哈斯宝的艺术见地也别有洞天,“暗中抨击之法”就是其针对《红楼梦》人物塑造艺术提出的“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20.
诗词是《红楼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小说情节、人物性格紧密相关,是作者塑造典型形象的重要手段。它与刻画小说人物的描述性文字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已经深深地融入每个人物的形象之中,以致于割舍某些诗词,就会有损于某个形象的完美。诗词对主要人物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红楼梦》利用诗词塑造形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作者对书中人物性格和遭遇的直接评价和说明;通过书中人物做的诗表现人物的才华、塑造人物形象;利用带有暗示性的诗词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