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强调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的重要性,而文言文作为我国文化典籍的主要语言表达形式,在其英译过程中需要运用一定的技巧与方法,以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与精神。从文言文英译过程出发,阐述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并列举实例分析文言文英译适用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
巧译文言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肓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由于语言习惯的不同,我们对文言文的理解有一定困难,特别是初学者,因此有必要明白文言文翻译的根本原则,掌握必要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巧译文言文     
文言文翻译在高考中一直是众多学生最为头疼的一道题,它在试卷中占有12分,同时在整个文言文阅读中对于理解整篇文章的作用也是很大的。根据经验,笔者把文言文翻译句子题的解答分成以下几个步骤。一、直翻实词,这里所谓的“直翻”就是纯粹的类似翻译软件似的直译。  相似文献   

4.
"文白对译",即把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也把白话文翻译为文言文。在教学过程中,文白对译应有三个阶段:一是把我们的文言课文翻译为白话文,根据白话文的翻译写出文言原文。二是利用已学的文言知识将课外白话文段翻译为文言文,借此运用、巩固本课要掌握的文言字词句。三是课外拓展中的小练笔,要求学生先用白话文创作,再翻译为文言文,或者直接用文言文创作。  相似文献   

5.
张全英 《成才之路》2010,(16):48-48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是语文高考大纲明确规定的一个重要考点。能翻译浅易的文言文,也是高中生在古诗文学习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6.
<正>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文言文枯燥乏味,虚词、实词、翻译、阅读等等,常常困扰着他们。其实学习文言文只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学起来也就可以轻松很多。下面分别从学习文言文的"背景、实词、虚词、阅读"的角度来具体浅谈下学习文言文的技巧。一、准确了解文言文背景,深入把握文章主题在拿到一篇文言文时,首先应该及时准确的把握其文章的历史背景。例如,读杜牧的《阿房宫赋》,如果我们知道杜牧的政治抱负和才能,了解当时唐敬宗"大  相似文献   

7.
巧译文言文     
邹荷英 《语文天地》2012,(13):36-37
文言文翻译在高考中一直是众多学生最为头疼的一道题,它在试卷中占有12分,同时在整个文言文阅读中对于理解整篇文章的作用也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8.
毋庸置疑,文言文阅读理解与翻译,是考生必须跨过的一道"坎"。如何有效地备考文言文?本期"特别策划"回答了这个问题,它从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省略句、文言文翻译以及文意理解等五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解读了文言文的解题技巧。这是一组实用性强的文章——毋庸置疑,文言文阅读理解与翻译,是考生必须跨过的一道"坎"。如何有效地备考文言文?本期"特别策划"回答了这个问题,它从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省略句、文言文翻译以及文意理解等五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解读了文言文的解题技巧。这是一组实用性强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尽管文言文的文字深奥生涩,内容与现代生活相距很远,但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很多人都认为文言文教学最容易,说来说去不过是一个“译”字,全文翻译完了教学也基本完成,学习文言文不外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和句式。这种对文言文教学的认识虽然有失偏颇,却也指出了教学中的关键——翻译。只是笔者认为翻译并不简单,它是“披文入情”的最好途径,而且要有三个层次的递升。首先是口译,这里的口译是指学生熟读课文之后对内容作概括性的释译。在教学伊始进行这一环节似乎很难,也好像与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相悖。其实却不然,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并非截然分…  相似文献   

10.
《新高考》2007,(11)
【考点展示】文言文翻译题落实的是文言文阅读中的"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一考点。"理解"是正确地把握文言字句在文段之中的意义,"翻译"则是将所提供的文言句子译成规范的现代汉语。文言文翻译题不仅考查考  相似文献   

11.
姚小琴 《新高考》2007,(11):20-21
【考点展示】文言文翻译题落实的是文言文阅读中的"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一考点。"理解"是正确地把握文言字句在文段之中的意义,"翻译"则是将所提供的文言句子译成规范的现代汉语。文言文翻译题不仅考查考  相似文献   

12.
曹广桥 《文教资料》2014,(32):36-37
文言文教学历来被教师看做一个难题,且学生学习也感到吃力。因此,不少教师在讲解文言文的时候,过多地注重翻译,其形式是教师逐字逐句地讲,学生一字一句地记。一节课下来,师生都疲惫不堪。文言文教学中注重翻译本无可非议,但关键问题是没有把学习文言文当做学习语言,而只是把它当成一种抽象知识或工具掌握。新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文言文的学习要求不只是翻译,还有阅读鉴赏能力。文言文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注重语感培养,提升文言水准;反复诵读,带动系统翻译;先总后分,点面结合,力争透彻翻译。  相似文献   

13.
语篇分析理论模式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对翻译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以语篇为翻译单位,重视衔接、连贯、文化语境与语篇结构等因素的作用,努力使原文语篇与译文语篇的整体语义对等。汉语文言言简意赅,深奥难懂,词句的意义难以确定,如果英译时囿于词句的对等将会形成生涩的英语,语篇翻译的引入将大大有益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本文拟从《孙子兵法》和《桃花源记》英译的一些实例,探讨语篇分析在文言文英译中的应用,以期对文言文英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的翻译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以及特殊句式都成为了考查的要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对文言文的翻译重视起来。翻译文言文的基本原则是"信、达、雅",在具体翻译时需遵循"留、增、删、换、调"的原则,现结合近年高考试题将翻译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作归纳说明。  相似文献   

15.
"信、达、雅"是翻译的基本原则,其中,"信"是翻译的前提,文言文翻译首先要达到"信"这一基本要求。这就需要有"文本意识",忠实于文本中的语法、语境和文化传统。一、忠实于文本中文字的语法忠实于文本中文字的语法是准确翻译的前提。文言文翻译如果片面追求译文的通顺流畅,而忽视文本文字的古  相似文献   

16.
宋峥 《语文天地》2013,(13):9-10
文言文翻译题,是高考的一个难点,赋分值高,得分率低,区分度大。考生考试时望而生畏,无所适从。但我们若能顺着"这句话中哪个词需要翻译,又如何翻译"这个思路去步步为营,各个击破,攻克文言文翻译这道难关也就轻而易举了。一、观前后,通句意准确翻译句中重要词语的前提是"通句意"。"通句意"即大体通晓要求翻译语句的意义;"观  相似文献   

17.
《华章》2007,(Z2)
从2002年起,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语句不再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改用直接用文字翻译的表述形式。那么怎样正确地翻译文言文呢?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  相似文献   

18.
“化境论”是钱钟书先生于1964年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是译学界的重要理论之一。目前译者将关注重点放在现代汉语和英语翻译之间,对文言文和英语之间的翻译研究有所忽略。该文主要通过三篇常见的文言文分析文中的翻译实例,对照同一文章的两个不同译本,探究其中的“化境”现象,以及实现“化境”所运用的翻译策略。得出“化境论”与文言文英译的适配度,并且进一步挖掘“化境”的潜在价值,为文言文英译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9.
<正>文言文翻译对文言文水平一般的考生而言,是很难不经过太多思考和分析就能很顺手地翻译出来的。针对文言文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要有相应的解决策略。可以从"语境"、"语法"以及"语感"的角度出发,强化训练,提高翻译的分析能力,解决文言文翻译的难题,提高文言文翻译的准确性。一、语境角度语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通常分为"小语境"和"大语境"。所谓"小语境"往往指上下文的具体内容、文  相似文献   

20.
张希用 《时代教育》2009,(7):178-179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是语文高考大纲明确规定的一个重要考点.所谓"理解",就是准确把握词句在文段之中的正确意义;而"翻译"则是将所供的文言句子按照直译的方式翻译为规范的现代汉语.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高考中,考生的得分往往不理想.本文就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特点,翻译的原则、要求,谈谈文言文翻译所涉及的文言文基础知识以及在翻译实践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