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仲泉 《湖北档案》2016,(10):47-48
长征已过去80年了,但长征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其中仍有一些需要厘清的基本概念和需要澄清的模糊认识. ●为什么说红军长征是“3+1”的长征? 整个红军的长征是“3+1”的长征,即红一(中央红军)、二(最初称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的长征,再加红二十五军的长征.  相似文献   

2.
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70年前,红一、二、四方面军,经过万里长征,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是革命团结的象征,是长征胜利的标志。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是我党、我军、我国革命史上震惊世界的大事件,正如徐向前元帅所说的那样:“三个方面军会宁大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会宁是以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为标志的长征胜利纪念地。为纪念万里长征的丰功伟绩,怀念被红军烈士鲜血染成的这块会师圣地,再现红军在会宁会师的历史画卷,会宁县委、县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3.
全面抗战前湖北红军与党的工作 七七事变后进入全民抗战时期,在湖北境内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主要有二支,一是活跃在大别山区的高敬亭领导的红28军,另一支是湘鄂赣边区的傅秋涛、江渭清领导的红十六师余部.这二支部队在主力红军离开根据地长征转移后,一直留在根据地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斗争.  相似文献   

4.
会宁会师     
红军长征中先后举行过多次会师,而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的会师,是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意义最深远的一次会师。甘肃会宁作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胜利结束长征的纪念地,是载入历史史册的一个耀眼闪光点。一、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红一、二、四三个方面军甘肃会师的决策红一、二、四三个方面军会宁会师决策的提出,是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的。1935年6月中旬,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会师后,中共中央提出红军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将两个方面军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过草地北上。中共中央随右路军跨过草地,抵达班佑、巴…  相似文献   

5.
<正>他在红军主力长征、与中央失去联系、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困境下,重建红28军,以不足千人的队伍转战鄂豫皖边区45个县,组建起111个便衣队。三年游击战中,与敌战斗数百次,典型战例67个,总计歼敌7.5万人,牵制敌正规军68个团约17万人,有力地支援了红军一、二、四方面军长征,是南方8省14个游击区中惟一保留军、师  相似文献   

6.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主席气势磅礴的《七律·长征》诗中,“三军”在诗词界曾有多种解释,后来毛主席一锤定音:指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心的中央苏区主力红军,即红一方面军;红二、红六军团,1936年7月到达甘孜与红三十二军即原红九军团会师组成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前两军曾转战湖南,其中红六军团进驻湖南省七个长征重点县市之一的新化县“锑都”锡矿山(今冷水江市).  相似文献   

7.
李荣珍 《档案》2023,(9):61-65
1936年9月,红二方面军长征进入甘肃后,成功组织成徽两康战役,创建了陇南临时革命根据地。成徽两康战役在红军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红二方面军长征中的经典战役之一,尤为重要的是有力策应了红一、四方面军在甘肃的军事行动,为实现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地区的会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徽两康战役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播下了革命火种,推动了陇南地区乃至整个甘肃革命斗争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写红军长征是1935年下半年 范长江第一次写红军长征是1935年下半年。当时,红军部分主力正跨越千山万水,战胜重重困难北上,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和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先后到达陕北,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二十六军会师。国民党蒋介石方面,调集重兵,包括中央军、地方军和“民团”,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天上还有飞机侦察和轰炸,实行“前后左右上”五位一体的攻击战术,  相似文献   

9.
大别山革命老区——信阳,是全困十大革命根据地之一.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创建地,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信阳,是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的红色老区。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今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70周年,为了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甘肃省档案局党组结合省直机关开展的“学党章创先进、知荣辱做表率”主题实践活动,于9月15日带领全局职工前往会宁,缅怀先烈伟绩,重温长征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会宁位于甘肃中部,是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会合点,与瑞金、遵义、延安并称为红军长征中的“四个点”。坐落在会宁县城中心的长征胜利纪念馆,是当年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结束长征的历史见证。上午11时,省局职工在局长刘玉生、副局长张前林、拓志平、…  相似文献   

1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70年前的长征是那么遥远.对于我们这些8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当年红军战士形象是高大却遥不可及的。红军是一支怎样的队伍?这支队伍为什么叫红军?浙江有过红军队伍吗?参加红军的是怎样的人?他们怀着怎样的梦想参加了红军?他们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在我们周围还有健在的红军战士吗?带着疑惑、好奇,我们这一群参加“现代传媒技术在档案抢救与开发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组的浙江传媒学院在校学生,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前夕追寻传说中的英雄。  相似文献   

12.
据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统计,当年红军作战部队的官兵平均年龄只有18岁左右.长征史料也显示,红军中平均年龄最小的部队应该是红25军,其战斗员的平均年龄还不到18岁.9岁参加长征的向轩,曾被确定为年龄最小的红军战士.  相似文献   

13.
蔡晖 《军事记者》2013,(3):66-67
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和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大会师.宣告了长征的结束。“长征”一词是中央红军结束长征几个月后.毛泽东首先开始使用的。他在著名的报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指出:“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相似文献   

14.
刘定 《湖北档案》2013,(6):19-21
湖北省红安县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两百个开国将军的故乡,是中国著名的第一将军县。这个县出现了1位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董必武,两任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诞生了红四方面军,重建了红25军,改编了红28军。在这3支红军部队中每3个红军战士中有1位红安人,每4名烈士中有1名红安籍的英烈。在革命战争年代,  相似文献   

15.
从皖西大别山北麓沿盘山公路驱车南下,赶了几个时辰才到达当年红25军长征的出发地——湖北英山。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采访:以“鄂豫皖革命老根据地”著称于世,而解放后相当一部分农民人均年收入又一直处在贫困线以下的大别山区,在1989年末终于出现了历史性的转变!整个大别山区18个重点贫困县的482万贫困农民中90%左右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走上脱贫的道路。这是近万名专家挺进大别山区,帮助农民依靠科学技术同贫困落后苦斗4年取得  相似文献   

16.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的时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领导派我从江西瑞金出发,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采访,十个多月后到达陕北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记得在接受任务离开北京的时候,严冬刚过,乍暖还寒。回到北京时,又是滴水成冰的季节了。沿途经过的十几个省、自治区的壮丽河山和民情风俗,对我来讲无不感到新颖,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这期间,我除了沿着中央红军经过的地区,采访那里的今昔变化,还访问了红二、红四方面军及红25军长征经过的部分地区,行程20000多公里,历尽万苦千辛。但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总会勾起千般思绪,对我个人来说,这的确是我一生难忘的一次采访经历。  相似文献   

17.
管飞 《湖南档案》2013,(9):14-18
第18军、第5军、整编第74师、新1军、新6军在国民党军中可谓赫赫有名,一度被蒋介石自诩为“五大主力”。在反对外敌人侵的抗日战争中,这5支军队屡创强敌,有着辉煌的历史,然而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中他们却连遭败绩,无一能逃脱覆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孙健伟 《北京档案》2016,(10):45-48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是一幅波澜壮阔、无坚不摧的历史画面,是一种独立自主、勇往直前的不朽精神。红军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自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至今,已整整80年,回顾过去,由得感慨万千。虽然长征已经成为历史,但长征精神却有着永恒不变的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今年10月,时值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本期“档案文化”栏目特别策划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专题,通过品读尘封档案中的长征,追忆长征途中的点点滴滴,与广大读者一起重走长征路。  相似文献   

19.
施扬 《新闻实践》2007,(2):17-17
浙江日报联合浙江在线、团省委、青年时报开展的“永恒的长征”——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创意实践活动,是一次当今与历史的对话,青年与长征的对话,青年和长征的一次“亲密接触”。整个活动形成了舆论强势,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20.
周雅 《新闻世界》2022,(7):26-31
从“重走长征路”到“再走长征路”,中国新闻界对于长征的叙述一方面致力于丰富和完善历史记忆,另一方面试图建构叠加在长征这个记忆场景之上的新变化。在“重走”与“再走”中,新闻记者对长征历史的叙述被视为建构公众集体记忆的来源,他们通过共享地理空间、重要战役、寻访亲历者、发掘长征路上新故事等话语,完成对“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的集体阐释。经由这项记忆实践,“重走长征路”被内化为新闻界自身历史的一部分,新闻界作为建构长征集体记忆的重要力量形塑起文化权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