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大教授潘维在2008年1月28日《环球时报》发表文章《敢与西方展开政治观念竞争》,提出:在核武器时代,人类生存方式的主要竞争手段不再是军事技术和军事实力,而是政治观念体系。而当下中国思想战线的两大任务:第一,要解构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将一个药方应付百病的荒唐揭穿;第二,要实事求是地总结我们中华的生存方式,给出关于"中国道路"或者"中国模式"的让知识界信服的阐述和理论解释。这是一个事关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和未来生存的重要问题。此论一出,引发纷纷议论。汪卫华认为:要接续民主与科学的五四传统,就应当以科学的眼光看待民主,而非以宗教的虔诚供奉民主。不能不假思索地以西方的是非为是非,从旧的苏东教条一边倒向新的欧美教条。中国的知识精英应该提升自己的底气与自信,为中国自身的发展道路与生存方式给出实事求是的解释.提供新的政治观念与意识形态模式。而中国的政治观念只有成功解释现实、吸引群众、凝聚民心,才具有活力,才能成为社会动员的观念基础。任剑涛指出:鼓吹中国开辟出一条完全不同于现代文明的崭新发展道路的说辞,典型地反映了这种思想的妄想狂病灶。近代以来中国落后挨打的政治处境,促成了我们的弱者政治思维。实现国家竞争优势、保持固家强大的理性要求,促使我们必须以政治理性主导民族情感和国家行为,而不能任由意识形态偏好、国家主观意志和民族情感肆意支配整个国家的利益选择和行为模式。肖雪慧则从历史、现实和逻辑的层面,层层剥笋地分析了潘维文章错谬之处。指出:中国不能自外于世界民主大潮;民主很实在,不是浸透着党派精神的意识形态和"空洞的概念";民主、专制不以东方、西方为分野。并质疑:"潘维要我们拿什么去竞争"。思想界对潘文所提问题的赞同或驳诘,深刻反映出转型时期中国的思想分野。好在真理愈辩愈明。这一组文章,正好呈现了本刊价值中立、为学界思想争鸣提供平台的一贯立场。胡粲然  相似文献   

2.
对于新闻价值理念的探讨,其实就是对于作为学科的新闻学在特定历史与社会语境下的范畴与内涵的探讨.宏观层面上,人们对于新闻价值的认知总是与滥觞于西方的“现代性”理念相呼应,“自由”“民主”既是西方社会历史进程中表征“现代性”的话语词汇,同时也指向现代新闻价值理念的概念内核.然而,新闻价值又是一个高度语境化的概念.我国现代新闻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就并未完全复制西方新闻价值理念,而是结合中国本土文化特色形成了具有独特本土文化意蕴的价值标准.正如有学者研究维新派在地方的办报活动后发现,由于政治化思维、功利化思维等原因,维新派的新闻实践“缺乏坐实‘自由’‘民主’等现代新闻价值的宪政秩序”.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讲话说:要相信绝大多数群众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现在党内外小道消息很多,真真假假,这是对长期缺乏政治民主的一种惩罚。一听到群众有一点议论,尤其是尖锐一点的议论,就要追查所谓‘政治背景’、所谓‘政治谣言’,就要立案,进行打击压制,这种恶劣作风必须坚决制止。  相似文献   

4.
时下,很多广告主和广告商因为不避忌讳,有悖世俗人情,甚至伤害国人情感,而被舆论推到了伦理道德的风口浪尖上。而文化与社会批评学家更是将"广而告之"喻为"广而诱之"、"皇帝的新衣",认为"广告在我们文明的门面上打上了‘烙印’"。①作为现代传播技术环境中的广告,其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并出现了一系列利害冲突。从伦理学的角度,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归结为广告道德问题,它显示了广告活动所呈现的道德危机和伦理困境。在这里,笔者把它归纳为七种表现:  相似文献   

5.
民宪党是民国初年袁世凯统治时期出现的一个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它以"巩固民主政体,励行立宪政治"为宗旨,具有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的进步性,历来受到历史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媒介:公民素质的提升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诗蒂 《新闻界》2005,(4):67-68
一、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西方马克思主义鼻祖安东尼奥·葛兰西在他的国家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的学说。他认为,这两个“社会”是构成国家上层建筑的两大对立的阶层结构。同时,这两个“社会”也是认识国家的基本出发点。所谓政治社会即国家,它是伴随着阶级的产生而存在的,而市民社会则是在近现代政治民主进程中壮大成长起来,并逐渐形成了与政治社会双雄并峙,处于同等重要地位的局面。它们分别代表着“‘私人的’组织的总和”与国家统治权力和管辖职能的行使者的利益。而且政治民主的力量越是强大,市民社会的作用与地…  相似文献   

7.
解构/建构是当代影视传播中"英雄"形象塑型中一对充满矛盾张力关系的观念/手法。本文以影片《英雄》为范本来分析解构的观念与手法在当代影视剧中的运用,从中可以看到西方后现代思潮的一种——解构主义的突出表征与鲜明印记。这种以大众文化产品形态出现的普泛化思潮,消解了传统的"英雄观"、"爱国观"、"天下观"中的有益价值,造成传统文化资源的流失。然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际政治、军事、文化利益格局的剧烈变化,一种召唤新时代英雄的心理需求开始滋生,片面的解构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要,建构的观念与手法得以重新归位。但是,这种建构已经不是对传统红色经典作品中英雄塑造观念与手法的简单挪用,而是在解构中进行建构,从而在当代荧屏中树立了一个个"新英雄"形象。本文将以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为范本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政治电影”之说源于1969年的法国戛纳电影节,是指影片内容多少涉及政治现念从而成为持不同政见者的一种宣传工具。为了表示对“纯粹艺术”的尊崇,各国电影节都曾尽量予以回避。但随着“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愈演愈烈的人权攻势,以评价艺术价值为初衰、旨在推动各国间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各种国际电影节已越来越受到政治观念的影响,沦为西方某些敌对势力进行“文化演变”的一张怪牌。一度被中国观众认为是国际影坛获奖“专业户”的张艺谋不久前就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于中国电影,西方长期以来似乎只有一种‘政治化’读解方式:不…  相似文献   

9.
我们为什么读史?在几乎人人都多少读一点"史"的今天,这个问题未免有些不合时宜。但就像《皇帝的新衣》里必然要有一个叫嚷出声的小男孩一样,面对全民读史的盛筵,也需要这样一句掷地有声的疑问。  相似文献   

10.
安徒生在童话《皇帝的新衣》里对一个观察者的角度作了解析。只有孩子指出了皇帝的真实状况,那是因为孩子将皇帝视作一个人,而大人们将一个人视作一个皇帝。在孩子的眼中,世界只有一个,即人的世界,在大人们眼中,世界被分裂为两个,人的世界与皇帝的世界。皇帝的世界属于皇帝,平凡的人  相似文献   

11.
国际传播必须具备一定的策略,借助跨文化传播理论来分析是一个新颖的视角。比如采用消解"驯化"效果的策略。"所谓‘驯化’的原则,便是用西方的认知框架把难以认知的中国事件转换为意义载体,在中国的客观现实与西方的主观现实之间  相似文献   

12.
为维系并加强皇权专制,清朝在广泛借鉴中国历朝历代政治传播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机构设置、公文制度等方式,构造了一套有利于皇权专制的政治传播系统。为加强皇帝在权力中枢的信息传播控制力,清初相继成立南书房与军机处,逐渐剥夺了议政王大臣和内阁大臣在军机大事上的发言权和知情权,使皇帝成为唯一的传播主体。为扩充政治信息收集并加强反馈,清朝继承中国传统的御史制,又创造了奏折制度,拓宽了皇帝的信息渠道,扩充了皇帝掌握的信息内容,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保密性。为保障全国各地的信息传播,清朝在继承明朝驿传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以北京为中心,连接全国各地的传播系统,并对各项弊端大加改进,力求实现驿传的快速、高效和安全运转。此外,为加强意识形态宣教效果,清朝改造明朝的乡约制度,使其成为由礼部管辖,以宣讲圣谕为主,专门用于教化的政治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是年八月,安师大有会。返途与志强、徐彬等人同行。至南京,徐彬把我们扔在金陵饭店外的野地里,自己匆匆回去筑另一处爱巢,颇有"见色忘友"之作派!幸好徐彬助手海瑛有善意,动了恻隐之心,领我们去了一边的星巴克!窗外车水马龙,我与志强择一处静谧!天南海北,话越说越多。渐渐地回到了专业,在那略带山西腔调的神聊中,我听到了一个声音:"笃行者‘强’"!  相似文献   

14.
一、从<梦溪笔谈>中看沈括对官方档案的利用 1.利用皇家档案.沈括提到在编定祭祀制度时,曾对祭祀的次序有所怀疑,从而追溯到唐代有记录的旧制:按唐故事,凡有事于上帝,则百神皆预遣使祭告,唯太清宫、太庙则皇帝亲行.其册祝皆曰:"取某月某日有事于某所,不敢不告."宫、庙谓之"奏告",余皆谓之"祭告".唯有事于南郊,方为"正祠".至天宝九载,乃下诏曰:"‘告’者,上告下之词.今后太清官宜称‘朝献’,太庙称‘朝飨’."自此遂失"奏告"之名,册文皆为"正祠".这里记载了唐朝时期皇帝郊庙记录于册,并有祝词,唐天宝九年,皇帝下令将"奏告"、"祭告"改称"朝献"、"朝飨",并在册中记录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13,(1):7
图书"走出去"转变急功近利思路《出版商务周报》报道:对于中国图书"走出去",英国著名出版业专家保罗·理查森表示:"出版商首先应该做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出版社应该思考的,不是‘西方出版社会从我们的书目中选中哪本?’而是‘我有哪些他们需要的产品,或者我能够做点什么满足他们的需求。’出版社需要熟悉西方的市场,找到最佳的合作伙伴并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中国的出版人需要更多的耐心。任何一次成功的合作都需要长期的沟通。中国在近些年才开始显示出在经济、政治、军事上的实力,  相似文献   

16.
新书推荐     
《上帝与皇帝之争——太平天国的宗教与政治》作者:[美]托马斯·H·赖利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定价:35元这是西方学者的视角:在努力摧毁皇帝制度,构想一个现代宗教、文化和政治秩序上,太平天国对中国历史做出了独创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青年记者》2008,(8):5
据《南方人物周刊》,台湾作家龙应台在回答怎么理解作家的独立性时说:“独立性对于我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每一件具体的事情出来后,我都要具体去衡量,怎么样才叫独立性。比如请我出任‘监察委员’——监察独立于行政立法司法,它是台湾政治里的一个独立的机构,专门弹劾政府官员的,也可以弹劾‘总统’。可是后来我发现,它是‘合议制’的,也就是说,你提出的弹劾,必须得到院内大多数‘委员’的同意,才有效。我相衡之下,觉得,那个力量还不如我站在写作的岗位上呢,所以婉拒了。我想说的是,在现代民主社会里,  相似文献   

18.
安徒生这外国老头儿给我们讲过皇帝和他的新衣的故事。我无端地认为那个可怜的皇帝是女的,因为安徒生说过,这个皇帝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坐着马车去戏院看戏,他每半个小时就要换一次衣服,人们在说起他的时候总是说:皇帝在更衣室呢。你瞧瞧,这不整个一个爱美的娘们儿吗?  相似文献   

19.
<正>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较有作为的皇帝,他的行事作风与历史上的皇帝并无二致,但是由于世界的形势与科学技术已经产生变化,但是乾隆的思想还是和两千年前的封建王朝一样,而且专制更甚,盲目自大,导致这一时期中国由领先于世界科技文化彻底转化成全面落后于西方国家,乾隆的保守为以后中国的灾难埋下伏笔。而且,在乾  相似文献   

20.
你有机会去影响政治结果时不去这么做。在政治冷漠或者激进之间摇摆,没有中间状态,对于民主体制来说很危险,所以政治冷漠在民主体制下可能会导致民主成为专制的外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