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部分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存在严重的问题,他们由于缺少父母关爱和家长的监督,这些孩子的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弃、读书上进的观念淡薄、认为读书无用。留守儿童的现象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关爱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老师工作的重点,我们应毫不犹豫地扛起这份重担。教会学生做人,比学知识更重要。我们工作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因此,我们应该多关心缺乏父母关爱的学生——留守儿童,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相似文献   

2.
关爱留守学生,关注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已成为现阶段农村班主任工作的重心。我认为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耐心地跟留守学生沟通交流,诚心地帮助他们、真心地关爱他们,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培养其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3.
关爱留守儿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学校作为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更应该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认真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做好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教育工作,对留守儿童要更加关注,使他们能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成长为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优秀少年。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批农民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学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留守学生所反映出来的学习成绩较差、心理不健康等诸多问题,已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关注农村留守学生、积极探索援助方式,把“留守学生”教育好、管理好,让他们能在关爱与和谐的氛围中茁壮成长,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一个热点词语,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对这个特殊群体展开各种关爱活动。作为老师,看到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感到非常欣慰,但又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对留守儿童来说,什么才是他们最需要我们做的?面对下一代的成长,我们做的一切都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力求能够起到实质性的作用。随着流动人口的大量出现,留守学生的群体不断扩大,其概念也发生了变化,外延不断扩大。留守儿童群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状况都亟需全社会给予重视和关爱。构建农村留守义务教育学生关爱服务体系,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紧密配合,"三位一体",共同健全和完善关爱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是一个需要关爱的特殊群体,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教师要关爱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会产生自卑、叛逆、消极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心理疏导,使他们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8.
关爱留守学生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很多外出务工家长把未成年的学生寄养在亲友处,因此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学生群体:留守学生。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学生的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照管人大多年老体弱,他们文化水平低下,对孩子放任自流。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引导者,班主任应该多关心留守儿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呢?一、对留守学生要有爱心和耐心  相似文献   

9.
关注农村留守学生,就是关注农村学校的未来。关注农村留守学生,需要关注他们的学习,关注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对于这些留守学生,他们很少得到父爱母爱,在心灵上是有缺陷的,教师要时刻关注他们,多多和他们沟通,要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随着农村留守学生的增多,农村学校班主任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一名在农村从事教育教学的老师,要真正做到多关爱留守儿童,确保留守学生享受到阳光般温暖的爱。  相似文献   

10.
张小燕 《新疆教育》2012,(15):135-135
当下,“留守学生”越来越多,而“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教育好“留守学生”,使他们在缺少父母亲情的环境中,确保他们健康成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本文指出关爱“留守儿童”,建设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1.
关注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留守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乏和亲情关爱的缺失,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心理问题。他们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怪异、缺乏爱心和不擅交流,常常因为小事与同学发生冲突。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加强与留守学生的交流,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加,留守学生逐渐增多,他们远离了父母的关爱照料,造成了留守学生情感上的真空状态。为了让留守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填补留守学生的情感真空,提出五方面的对策以供参考:真心关爱,“高看一眼”;摸底调查,建立档案;加强沟通,倾注真爱;密切联系,协同施教;组织班会,建立帮扶机制。  相似文献   

13.
王爱蓉 《成才之路》2014,(33):I0002-I0002
近年来,教师面临着一群特殊的学生——留守儿童。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教师必须在他们身上付出更多的心血,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温暖,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关爱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老师工作的重点,我们应毫不犹豫的扛起这份重担。我们工作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因此,我们应该多关心学生,尤其是缺乏父母关爱的学生——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5.
英山县把关爱留守学生作为关心下一代工程的重要内容,探索出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为留守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空间,引领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他们的身边,缺乏父母的照顾与关爱,有些留守儿童即使有父母其中一方陪伴,但是这些父母常常要忙于生计,而没有较多时间关爱儿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促其成长是需要我们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留守学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关爱,在心理、学习以及生活等方面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成长。结合本校、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我们探索了以学校为主阵地,联系家庭、社会各界力量齐抓共管,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留守学生是中国特殊的社会教育环境下的特有产物,因为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无心也无力关爱孩子,这些孩子缺乏来自父母的关怀和教育。留守学生极易产生厌学心理,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巨大的挑战。在教学中,教师担任着孩子父母和教师双重角色,给留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教导,使他们厌学的心理回归本位。  相似文献   

19.
学生幸福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好下一代,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让留守儿童在校幸福成长,成为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义务。让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幸福生活,茁壮成长,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我们教育者必须义不容辞地完成这一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我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一直是被关注的重点。因为留守儿童年龄都偏小,在学习上无人监督,无法自觉学习,一些错误的行为也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引导,也给学校教育也带来了很大困难,部分留守儿童根本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班主任在平时工作中应该多给留守学生一些关爱,因为原本就缺乏父母关爱的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渴望得到关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