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档案》2012,(10):18-19
地处河北省太行山区的平山县是个革命英雄辈出的地方。据《平山县志》记载,平山县全县在1935年时党支部就已经发展到了70个,党员达700人。抗战期间,平山县有12600余人参军参战,参加配合主力部队反扫荡、反蚕食、清匪反霸、锄奸除特的自卫队员达70000余人,为革命光荣牺牲的在册烈士共有4332人。1948年,中共中央根据革命形势需要决定将中央机关由延安移址到平山,中共中央、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等40多  相似文献   

2.
(17)新华总社迁至平山县1948年4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同志率领中央纵队到达河北省平山县(原建屏县)西柏坡村,与刘少奇、朱德等同志组成中央工委会合。按照中央的决定,新华总社各部门由涉县迁至平山县。这是新华总社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转移。  相似文献   

3.
(17)新华总社迁至平山县 1948年4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同志率领中央纵队到达河北省平山县(原建屏县)西柏坡村,与刘少奇、朱德等同志组成中央工委会合。按照中央的决定,新华总社各部门由涉县迁至平山县。这是新华总社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转移。 4月16日,总社派出石西民、徐迈进等人组成先遣工作队,从涉县西戍村出发,前往平山县筹建新华总社新社址。4月22日,范长江率“四大队”工作人员到达平山县,会同徐迈进等人组成一个十二人的筹委会,加速筹备接替太行新华总社的各项事宜。这时,一年前留在平山县搞土改工作的  相似文献   

4.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是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平山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全县共挖掘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市级2项、县级24项,其中西调秧歌、脸子会等艺术形式全省独有,对于研究民间民俗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近年来,平山县围绕"文化强县"建设目标,牢固树立"四种意识",  相似文献   

5.
2006年10月28日,河北农民报平山县报友俱乐部在平山县南甸镇北庄村刘会强的农家小院宣告成立,这是河北农民报成立的首家报友俱乐部。山村里的农家小院,生动地赋予了俱乐部的三农特色;媒体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新形式也由此诞生!  相似文献   

6.
一九四八年十月二日,刘少奇同志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对华北记者团发表了谈话。这是十分重要的一堂党的新闻课。当时听讲的一些同志,记忆犹新。现根据他们的回忆和笔记,摘要记述于下。  相似文献   

7.
同志们:位于平山县唐家会村的省局馆战舀后库,经三年多的改造、近一年的重启与运行,终于迎来了她的首期县局长同志培训班。改造、建设和重启战备后库,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这里在成为河北省档案局馆保管国家档案的重要基地的同时,把这里建设成为对全省档案系统干部进行教育培训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8.
1942年2月25日,在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河北平山县吊儿村,司令员聂荣臻推掉所有工作,专门接待从北平来的两位“洋教授”.他们都是英国人,一位叫林迈可,一位叫班威廉,分别是燕京大学经济系、物理系教授.聂荣臻给予两位“洋教授”以极高的尊重和礼遇.  相似文献   

9.
李丽 《档案天地》2012,(9):51-51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是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_种重要方式j平山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全县共挖掘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市级2项、县级24项,其中西调秧歌、脸子会等艺术形式全省独有.对于研究民间民俗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刘琛 《中国档案》2012,(5):78-79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由陕北转移到河北省平山县,进驻西柏坡村。在这里毛泽东发出了上千封电报,通过电报了解战况,与全国各个主要战场上的将帅进行沟通和联系,指挥全国的重要战役,决胜于千里之外,这在世界战争史上  相似文献   

11.
大元故河东廉访转运司奏差王公墓志铭现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该志此前未见著录.由志文可知,王进所出之家族本女真完颜氏,因受汉风浸染,故又有王姓之称.至早于金世宗统治时期,王氏家族始授华州郑县罗文寨猛安,并世镇此地.志主王进(完颜忽察席),生于金宣宗贞祐三年(大蒙古国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卒于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历史上,享祚38年的隋代,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一个重要朝代。文教倡明,礼乐盛行,表现在书法艺术上,不仅承袭了魏晋南北朝的余风,而且开创了唐朝楷书的先河。馆藏为数不多的隋代碑刻,整纸旧拓,是隋代文化艺术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3.
晚唐李涪深谙礼制并拥有"周礼库"之美誉,《刊误》便是其针对当时礼制沦丧所著之书。文章对李涪生平事迹与《刊误》一书版本进行考释,分析其史料价值,认为此书不仅史源近真、反映现实,又能补史之阙,是如今学界研究唐代礼制及社会习俗不可多得的史料来源。  相似文献   

14.
2014年5月,杨志墓碣于河南省济源市古济水源头龙潭之西岸出土。墓碣文字中有关志主杨志的部分生平经历、死亡原因以及死后迁葬等信息,不仅破解了历史学界关于北宋将领杨志的最终下落之谜,也为探究杨志与同时期宋江三十六人之"青面兽"杨志的身份联系提供了新线索。本文以杨志墓碣为中心,结合其部将刘宝的墓志、李纲《梁溪先生文集》等出土及传世文献史料,较为清晰地复原了杨志于北宋宣和、靖康年间转战河北、京东、河东等地的军事轨迹,其中对于靖康年间杨志同金军作战的军事活动情况作了尤为细致的考证。靖康元年七月,北宋军队发起第二次太原解围战,杨志于这次会战期间的部伍归属、作战任务、进兵路线、战事结果等信息,是深入了解杨志之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中国文化古籍因国家无文化遗产保护法规而大量流失海外,当代中国对文化遗产保护非常重视,制定了文物保护法,划定了历史遗迹保护范围.作者进一步阐述了收集整理清代名人存世书目工作的意义.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6.
《大元故从仕郎耀州同官县尹郭君墓志》现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该志此前未见著录,其写作时间当在大德三年(1299年)至皇庆元年(1312年)正月间。由志文可知,郭氏家族世居山西太原,后徙至陕西京兆,第五代成员郭时中为关中硕儒,与王天祺、李庭、郭镐并称"四贤"。志主郭汝弼,郭珏第五子,生于大蒙古国贵由汗三年(1208年),卒于元成宗大德三年。幼习儒业于乡贤郭镐、李庭;筮仕安西王府典书,与同僚姚燧、马绍庭交游甚厚;迨元廷分省四川,受知于中书左丞汪惟正,选充行省掾属,是以吏出职的北方低级汉官典型。因史料匮乏,对于郭汝弼及郭氏家族,学界尚无专文研究。墓志详述郭氏先祖及其家族成员基本情况,并叙志主本人生平事迹,为了解该家族、探讨元前期史事提供佐证,具有一定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7.
北响堂山顶部西天宫殿殿门石柱碑现在虽被分做两侧门柱,但实际上是一国内罕见的双束碑.其规格、形制等都与岱岳双束碑非常接近.此碑对于了解北齐以后响堂山的历史演变,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虽然此石柱碑早已残损,但无论从其形制与规格,还是历史与文物价值等角度来看,它都称得上是“响堂山第一碑”.  相似文献   

18.
山东长清神宝寺是北朝至隋唐时期泰岳地区一处重要的佛教寺院,创建者、创建年代记载明确.隋唐时期寺院得到空前发展,隋文帝时曾指定皇孙任寺院檀越,唐代开元年间(713-741)达到发展顶峰.作为泰岳地区的重要寺院之一,神宝寺与灵岩寺、神通寺关系密切,在寺院营构、佛教宗派等方面有相同之处.特别是与灵岩寺近在咫尺,相互影响更深....  相似文献   

19.
担任过郴州刺史的李吉甫,其刻意之作<元和郡县图志>,既是唐朝的地理名著,又提供了较好的史料,学术价值极大.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20.
檀晶 《图书馆杂志》2004,23(1):72-76,47
陆机作为西晋太康时期的代表作家,为后世留下许多天才作品。然而,其作品散佚情况十分严重。自宋代徐民瞻搜集整理了《晋二俊文集》本《陆士衡集》,其文集的流传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自清代至今,还未有人对其著作版本进行梳理。本文则将以时间先后为序作此整理工作,以期对其文集的流传作一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