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篮球运动的特点是攻防对抗,比赛时进攻和防守两个对立面始终同时并存,并随时转化。队员之间的攻防对抗是促进技、战术发展与变化的主要因素。篮球在比赛时攻防对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无球队员之间的攻防对抗;二是持球队员与防持球队员之间的攻防对抗;三是投篮未中攻防双方争取控制球权的对抗。“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的战术是篮球运动攻防对抗的具体表现。在教学与训练中教练员应重视加强“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的基本战术训练,使队员在接近实战的情况下巩固提高运用技术和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2.
篮球是一项对抗十分激烈的运动,攻守对抗是它的基本规律。在比赛中主要表现为:无球队员之间的攻守对抗、持球队员与防持球队员之间的攻守对抗和投篮不中,攻守双方争取控制球权的对抗(即攻守双方争夺篮板球时的对抗)。这些对抗促进了篮球比赛中的速度、高度和技术、技能的有机结合,比赛双方在思想作风、技、战术、人体及心理素质等方面都会得到检验,谁在这些方面具有优势,谁将会取得比赛的主动,取得比赛的胜利。因此,对抗能力的  相似文献   

3.
篮球运动员攻守对抗能力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篮球运动的对抗内容在篮球运动中,比赛双方的对抗在赛前就已存在,在比赛中发展到高潮,直至比赛结束,对抗活动才终止。其对抗内容主要表现为: 1.在特定条件下的对抗(场地、器材、时间和规则)。 2.无球队员之间的攻守对抗。 3.持球者与防持球队员间的攻守对抗。 4.攻守双方争夺篮板球时的对抗。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足球训练中教学比赛是不可缺少方法之一。足球训练中常常也把教学比赛作为提高队员技战术实战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德国青少年足球训练中,有一句熟话,叫作"随意比赛",意思也就是通过比赛来体验足球训练中的实战能力。常常会安排一些教学比赛,让队员在比赛中尽可能体验和享受足球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从而提高队员足球技术、战术、以及身体对抗的能力。同时,教学比赛能调动队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练习效率,完善技、战术运用能力,培养团体协作和集体精神。  相似文献   

5.
一、控制球无论教练员、运动员尤其是裁判员准确理解控制球是非常重要的。控制球在篮球运动员的比赛中是非常重要的,攻防转化最突出一点是争夺控制球权。控制球表现在对球的控制,球是双方争夺激烈的焦点。比赛定义规则第一章,第一条明确规定:“每队的目标是将球投入对方球篮得分,并阻止对方获得控制球和得分。”因为只有控制球才有投篮得分的机会。争夺控制球是基本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非控制球队员之间攻防对抗,即接球与阻止接球之间的对抗。2.控制球队员(持球队员)与防控制球队员之间的矛盾,如持球突破、投篮、运球和传球时攻…  相似文献   

6.
二、对抗投篮的训练对抗投篮训练的根本目的是使队员能掌握在对方堵、抢、封、盖等严密防守下的投篮技术,提高对抗投篮的命中率。对抗投篮训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在严密防守中,队员能捕捉或制造投篮的时空差;(二)在激烈对抗中,队员能控制投篮时的身体平衡,尤其是能控制与对方碰撞时的身体平衡。对抗投篮训练方法的设计必须尽可能地符合现代篮球比赛  相似文献   

7.
篮球比赛中,内线队员的持球与防持球队员的攻守对抗和攻守双方争夺蓝板球时的对抗非常激烈,身体接触更加频繁。内线队员投篮过程中,利用主动身体接触与对手进行对抗,已成为内线队员的主要对抗形式。主动身体接触是指在篮球比赛中,攻守队员为了某种目的自觉地缩短攻守队员间的距离,直至身体接触,以及通过身体某部位主动地向对方施加"暗力",并使对方的相继动作在刹那间受到制约的一种方法。当今篮球运动中身体接触已从"不允许身体接触""身体接触不可避免",发展到"身体接触十分频繁"的阶段。人  相似文献   

8.
自信与信他作为篮球战术意识的核心,在激烈对抗的篮球比赛过程中,个人技战术行动的自信,集体技战术行动的信他,主导着个人或配合技战术行动的选择.队员与队员之间,以及教练员与队员间自信与信他的把握,对比赛战局的变化乃至比赛结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对比分析研究法,对我国男篮与取得本届世锦赛前4名的西班牙、希腊、美国,阿根廷男篮在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男篮中锋队员身高具有绝对优势,后卫和前锋队员身高已接近世界水平,各位置队员较年轻;与世界强队相比中锋实力较强;后卫和前锋队员的3分球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强对抗,快节奏比赛中,中国男篮队员进攻侵略性和个人防守攻击性不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跃武 《桥牌》2012,(6):26-26
2012年4月20~22日,湖南省桥牌甲级联赛在邵阳举行,由公司董事长王新松和国资委监事会主席江秋波率领的湖南轻工盐业集团代表队,在高手如林的甲级联赛中团结协作,不畏强手,以稳定的发挥获得了冠军。王董事长和江主席搭档作为主力队员几乎没有休息,在和强手对抗中表现出色,发挥稳定,真是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11.
高水平的篮球比赛是双方教练员和队员之间的技术、战术、意志、智慧和心理素质的对抗。比赛过程中。教练员的情绪变化会直接影响队员的临场发挥,进而影响到比赛的过程和结果。本文针对教练员情绪变化对比赛的影响展开分析,试图找到解决的方法尽量消除情绪变化对比赛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时尚球类》2005,(3):27-27
竞赛特点 对抗激烈 对抗激烈是手球竞赛最主要的特点。在激烈的篮球对抗赛中,比赛双方是不允许身体接触的,篮球规则中有身体阻挡犯规的规定,而在手球比赛中,规则规定防守队员用身体阻挡进攻队员的动作是合法的。而且在执行中,如果持球队员身体没有失去平衡,还能够继续进攻,裁判员就不会中断比赛。由此,手球比赛中身体接触异常频繁,对抗自然也就特别地激烈了。  相似文献   

13.
现代篮球运动技术战术水平突飞猛进,攻守对抗日趋激烈,这要求每个运动员必须能攻善守,掌握全面的基本技术;特别要求每个运动员积极防守。一场篮球比赛,绝大部分时间是无球队员之间的攻守对抗,即攻守双方在争取接球或破坏接球的对抗,而防守无球队员  相似文献   

14.
由于工作关系,我观看了一些基层的少儿篮球赛。颇有感触,这些运动员身材素质好。基本活动能力强;但队员之间的技术水平差异大,发展不均衡,每个队只靠一、二个尖子队员得分,一但主力队员失灵,整个队就失去攻击节奏。技术不平均,反映出训练程度不同,有的队员技术单一,在对抗中不知所措,缺乏篮球运动意识。单从基础动作方面探讨得出,许多技术动作不合理,甚至是错误动作。  相似文献   

15.
篮球比赛中技术运用与节奏变换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现代篮球比赛对抗越来越激烈,要求队员的身体素质及篮球技术动作运用的实效性也越来越高。比赛中队员适时地变化动作节奏是争取主动的重要手段。在快速攻、防对抗中,快、慢节奏的调节,可收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迫使对方措手不及的效果,以争取时...  相似文献   

16.
篮球运动员战术意识活动表现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战术意识表现的状态特点在篮球比赛中持球队员的基本状态是无对抗状态和有对抗状态,这种状态差异,也使得控球队员的战术意识决策思维会有较大的差别。在比赛中控球队员有时可能被对方紧紧逼住,处于四面被围的困难状态下,而有时则又可能处于轻松环境下。因此不同的对抗状态下的战术意识思维决策活动的变化是有所区别的。比赛中在严密防守情况下前锋供中锋的传球配合,传球队员既要考虑到防守自己的对手位置、距离以及他的防守意图,同时还要观察防守中锋的对手站的位置和行动意图,以及第三个防守者协同防守的几种可能性。队员根据上…  相似文献   

17.
促进篮球运动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攻与守这一对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发展的矛盾运动。对立面的双方既斗争又统一,相互构成了篮球运动的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攻守对抗的含意相当广泛,综合有关资料,可把对抗归纳为: 1.在特定条件下的对抗(场地、器材、时间、规则等); 2.无球队员之间的攻守对抗; 3.持球与防持球队员之间的攻守对抗; 4.攻守双方争夺篮板球时的对抗; 5.攻守双方技术、战术运用的对抗; 6.攻守双方的心理、智力和体力的对  相似文献   

18.
藏登 《西藏体育》2004,(3):29-29
屹立于地球之巅,俯瞰天地之际,是无数登山英雄的梦想。然而,在珠穆朗玛峰,更有一种勇士,他们除了内心登顶的欲望,更要克服更多的困难,修路建营、运输装备,协助其他队员攀登珠峰。他们就是勇敢的中国高山协作队员。 这些高山协作队员都来自西藏登山学校,在2004年春季珠峰攀登活动中,他们为各国登山队提供了高山协作人员23人,低山协作人员(7000米以下)12人。其中,协助美国国际登山队的有19人,协助罗塞尔国际登山队的13人,  相似文献   

19.
篮球运动的本质是“激烈对抗下的准确”,少年运动员能否在激烈对抗中表现出良好的准确性即能在对抗中占优,是赢取比赛的决定因素,而力量素质则是这一因素的基石。目前我国的基层篮球训练对少年力量的练习有两种较普遍的看法:一是过份强调力量训练,追求大力量、大强度,希望队员在比赛中有明显的身体优势;另一种是则认为少年篮球队员不能上大力量,认为力量过大会影响队员身高发展。  相似文献   

20.
黄伟  龚大立  谭颖 《游泳》2014,(4):40-43
如何在日常的讪练和管理中提高队员主动对抗、敢于对抗的意识,形成既团结凝聚又尚武恃强、鼓励进攻甚至侵略的“狼性”文化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