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数学2》A版,在介绍斜二测画法前,介绍了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并指明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通常是在平行投影下画出的空间图形,斜二测画法是画直观图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1问题的提出贵刊于2008年第7期刊登了一篇关于圆的斜二测画法的直观图的文章,笔者恰好在教授这块内容,和同事讨论时发现,文[1]对教材的内容评论十分贴切,经过推导,得出单位圆的斜二测画法的直观图在直角坐标系下的方程是x’2-2x’y’+9y’2=1.  相似文献   

3.
笔者阅读数学刊物时,拜读了李锦昱老师发表于《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2008年第4期关于《圆的斜二测画法的直观图是何种椭圆?——评几种版本教材对圆的直观图的处理特点》的论文(以下简称"文章").耐人寻味,感触颇深,通过探寻,认为还有几个问题需要弄清,不留遗憾.一是圆的直径长等于椭圆长轴长吗?二是两者之间的面积还具有"S圆直=(√)2/4S圆"的等量关系吗?  相似文献   

4.
教会学生正确、合理、迅速地画出空间图形,是立体几何教学中的重要一环。部编教材介绍了常见图形的一般画法,正三、四,六棱柱(锥)的直观图比较容易画,正五棱柱(锥)按斜二轴测法画就比较繁复。本文介绍正五棱锥直观图的一种简易画法,也适用于画正五棱柱。  相似文献   

5.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试题根植于课本,追求创新,多是以直观图、三视图、平面图形的折叠、展开与旋转为背景,给出"非常规"的几何体,重在考查转化思想和空间想象能力.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问题多在几何体上做"文章",设"障碍".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课怎么上,是数学教师普遍的困惑。在"直观图的斜二测画法"的复习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尝试,共同探究,发现并解决了教材中"圆的斜二测画法"的一个不易发现的问题。由此表明:"研究性学习"课培养钻研的精神、态度与探究的能力、方法是主要的,而掌握知识结论是次要的;"研究性学习"课要求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相似文献   

7.
正画空间图形的直观图,实际上就是用一个平面图形来表示空间图形。所以,要画空间的直观图,首先要会画水平放置的图形的直观图,通常有斜二测画法和正等测画法两种。斜二测画法的主要规则有两条:1.在已知图形中取互相垂直的轴Ox、Oy,画直观图时,把Ox、Oy画成对应的轴O′x′、O′y′,使∠x′O′y′=45°(或135°),O′x′和O′y′所确定的平面表示水平平面。2.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与x′轴平行,且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与y′轴平行,但长度为原长度  相似文献   

8.
在《中等师范学校数学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几何第一册的第五十二页中,有关于圆的直观图椭圆的近似画法,现介绍它的另一种近似画法:  相似文献   

9.
张梅花 《教育》2015,(4):62
学习高中立体几何,要求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看到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就要知道可作图的最基本的元素,即点、线、面以及各元素间的关系。能把已知条件和所问问题转化为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最后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来解决。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解决问题。要想学好立体几何,就要形成空间几何体的图形观。对立体几何的认识须经过三个步骤——认识图形、作图、用图即各几何体的定义以及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平面几何中,常用的几何图形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都能用作图工具,在平面中很快做出相应的图  相似文献   

10.
1问题的提出贵刊于2008年第7期刊登了一篇关于圆的斜二测画法的直观图的文章,笔者恰好在教授这块内容,和同事讨论时发现,文[1]对教材的内容评论十分贴切,经过推导,  相似文献   

11.
引子有这样三个问题:1.“水平放置的三角形的直观图一定是三角形.”不少学生说这个结论不一定对,因为有可能是一条线段;2.“水平任意放置的一个三角形的面积a,则斜二测画法所得的直观图的面积是多少?”学生要么不能回答,要么说它的直观图的面积不是一个定值,因为此三角形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摆放的位置不知道,也即摆放位置不同,则得到的其直观图的面积可能是不同的;3.“水平放置的半径为r的圆的斜二测画法所得到的直观图的面积是多少?”当然,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难度太大,也超出教材的要求,所以学生根本无从回答.  相似文献   

12.
第1点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与三视图()必做1如图1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图1牛刀小试精妙解法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横放的直棱柱.棱柱的底面是等腰梯形,梯形的两底长分别为2和8,高为4,棱柱的高为10,故该几何体的体积V=1/2×(2+8)×4×10=200.极速突击此类试题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3.
1、“单位圆法”产生的背景 1995年省教委对全省中师的语、数教学进行评估,重点是对一年级进行全面考核。继上学期统考之后,下学期抽考学生画图能力。在《数学“基本能力”抽考办法》中规定;“抽考内容是画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包括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锥、棱台(均指三或四柱、锥、台)、圆柱、圆锥、圆台。要求在5分钟内使用圆规和三角板,作出上述八种几何体直观图中的二种(必有一种是旋转体,作椭圆采用“四弧法”)……。”  相似文献   

14.
在一些工农业机器的说明书中,常常画出机器和它的主要零件的直观图,以说明其用法,性能等事项。这种图有立体感,看起来明白易懂。在教学过程中,也常利用它来说明问题。为此,有必要掌握绘制直观图的原理和方法。直观图可分成轴测图和透视图。本文只介绍轴测图的绘制原理和画法。 一,轴测投影的一般概念 如果将物体与确定其位置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一起沿投影方向平行投影到某一平面(称轴测投影面)上,便可得到轴测投影图,简称轴测图。这种投影方法称轴测投影法。由于轴测图可以表达物体的三个主要面(即平行于坐标面的平面),因而它比正投影图(视图)富于立体感。轴测投影是以一定比值沿轴的方向进行测量,“轴测投影”这一名称就是由此而来。同时利用它也能确定出其物体的大小。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分析
  高中新课程(人教版)必修2第一二章内容为立体几何知识,第一章空间几何体,分3节: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第二章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安排在高一上学期。  相似文献   

16.
在今年本刊第4期中,曾介绍了立体几何课程中的直观图的画法。应用这个画法,一切由直线、平面、二面角、多面体……等构成的图形,都可以画出了。但关于旋转体的画法前文未曾提及,所以现在再将有关旋转体的绘图知识扼要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1.圆在水平面内的前视斜投影设在铅垂面V内有一个圆,要画出这个圆在水平面H内的前视斜投影,只要将圆周上各点按照θ=45°,k=1/2的规定移入水平面内就行了。因此,在铅垂面V内过圆心作水平的直径AB(图一甲),将AB分为若干等分(图中分为8等分),过各分点M_1、M_2、……作垂直于AB的弦C_1D_1,C_2D_2,……。再在水  相似文献   

17.
1 高考展望 1.1 重点、难点 重点是通过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掌握柱、锥、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平面的基本性质,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出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适用于理科的还有:空间向量的概念及其运算、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理解并掌握用向量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一般方法(“三步曲”).  相似文献   

18.
高中立体几何课本中有一节是球的直观图的画法,但怎样画三个椭圆却令人费解。这里介绍用圆规和直尺画半径为R的球的直观图的一种方法。 1.画轴:画半径为R的圆O,将圆周六等分,设分点为A、C'、B、A'、C、B',连OA、OB、OC作为坐标轴x轴,y轴、z轴。  相似文献   

19.
正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是上好复习课的前提条件.《三视图》选自人教版《数学2(必修)》第一章第二节"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复习本节内容前,学生已复习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同时对立体几何中几何体的直观图、面积、体积以及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为了让学生夯实基础、发展思维、提高能力,我通过巧妙整合基础知识,细致归类解题方法,优化了教学设计,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达到了创建高效课堂的目的.本节复习课教学设计如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三视图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看了贵刊1983年第一期登载《正五棱锥直观图的简易画法》一文后,感到合理、迅速地画出正五棱锥的近似直观图,对于求解有关立几问题、确实是十分有用的,教师掌握这个简易画法、在教学中无疑会带来不少好处。从这里也想到现行的教材没有使学生掌握画已知正五边形一边和锥高的条件下,准确画出正五棱锥直观图,贵刊既介绍了它的简易的近似画法我认为再介绍一下它的准确画法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