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圈》2007,(6)
普洱茶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种茶类,但总笼罩着面纱,充满了神秘。文章从什么是普洱茶,普洱茶的发展历史,普洱茶与茶马古道,普洱茶与其他茶类的差异进行探索,竭力为人们揭开普洱茶之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2.
关于普洱茶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洱茶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种茶类,但总笼罩着面纱,充满了神秘.文章从什么是普洱茶,普洱茶的发展历史,普洱茶与茶马古道,普洱茶与其他茶类的差异进行探索,竭力为人们揭开普洱茶之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3.
年年茶相似,岁岁香不同。今年杭州的茶香中夹杂着一股特别的清香—新出版不久的《杭州茶文化发展史》的翰墨书香。全国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为《杭州茶文化发展史》作序,称赞该书"是中华茶文化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他表示,该书的出版发行,必将对中华茶人包括对浙江、杭州的茶人践行以茶为媒、茶和天下的精神操守和价值追求,对复兴中华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实现再创世界茶叶辉煌的中国梦,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进 《职业圈》2007,(5X):75-75,82
普洱茶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种茶类,但总笼罩着面纱,充满了神秘。文章从什么是普洱茶,普洱茶的发展历史,普洱茶与茶马古道,普洱茶与其他茶类的差异进行探索,竭力为人们揭开普洱茶之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5.
李敖浙江行     
2010年8月26日,台湾著名作家李敖先生携全家从台北搭机飞赴上海,杭州两地观光访问,这是李敖继2005年明“李敖神州文化之旅”之后再度访问大陆。  相似文献   

6.
正夏日的一个下午,位于西湖边的杭州葛岭路17号玛瑙寺"连横纪念馆10周年"系列活动拉开帷幕,一位清瘦的高个子老人健步来到现场。他就是82岁的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作为连横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我初略地统计了一下,在连战先生19次大陆行中,共有9次参访杭州连横纪念馆。连横对西湖情有独钟连横,字雅堂。是连战的爷爷。连横曾先后6次来大陆,有两次来杭州做客,分别是1912年和1926年。1912年是连横先生第4次大陆  相似文献   

7.
话说普洱茶     
云南普洱县是普洱茶的故乡 普洱茶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名茶。普洱茶为哈尼族的先民所发现,世代加工经营。据记载,普洱茶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1700年。元朝初时被称为“普茶”,明朝万历年间才定名为普洱茶。明末清初,达官显贵与文人墨客以品饮普洱茶为时尚,有“夏喝龙井,冬喝普洱”的风俗雅趣。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日益密切,文化交流也不断加强,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图书版权贸易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台湾图书市场现有上千家出版社,每年出版近4万种图书。在两岸图书交流当中,台湾始终是大陆重要的对外版权输出和引进地区。据统计,2008年,大陆进入台湾图书年销量达5.4亿元新台币。目前,引进过大陆图书版权的台湾出版社,占总体的50%以上。由于大陆阅读人口多,  相似文献   

9.
八哥品茶记     
凯亚先生从江苏人民出版社离休之后,戏称自己找到一个“终身伴侣”:即与茶结为知己。他每日里喝茶、问茶、读茶、咏茶、写茶,持续不辍,并且编纂出版了数部茶书。最近从他的“三味茶寮”中,更传出一则趣闻,他喂养的三只小八哥在他的耐心驯教下,竟然学会了喝茶!说起八哥喝茶,凯亚先生兴致勃勃。大约是去年春夏光景,凯亚在研读达尔文《人类的由来》一文中得到启示:当年达尔文曾作过一项试验,即试着教猴子吃茶。试验的结果证明,猴子竟也跟人一样嗜于喝茶,这就说明猴子的嗜好神经跟人的嗜好神经大抵是相似的。达尔文的这项试验,简直像一则美丽而…  相似文献   

10.
“我的先生是‘五四’启蒙运动的领袖之一。他那些明白、清楚的著作,陪伴在我成长的年代。我当时是台大史学系本科生,曾经拜见过先生三次,对他平易近人的民主风度,印象深刻,心存感激。”2008年盛夏,已逾耄耋之年的台湾著名学者林毓生,在下榻的杭州新新饭店403室,写下了这样—段遣忆往事、流露真情的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