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斌 《三明学院学报》2004,21(1):109-112
通过探讨"曲"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路径、山水、植物方面的应用,指出"曲"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重要特点,并指出在现代园林中应充分利用"曲",使现代园林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沿革与内在特征,以及后现代主义在我国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表现,试找出中国古典园林与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内在联系,指出了我国的园林设计者应明白自己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找到中国园林的发展方向与出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园林受中国传统化的长期影响,形成了以“有假为真,苑自天开”的美学思想,从而在具体形式上体现出本乎自然、超越自然的“天然图画”形式。本通过时中国古典园林体系中美学思想的分析,以实际建造手法为基础,得出中国古典园林在具体形式上的三种基本特征,并对同为风景式园林的英国园林作了一定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西悲剧艺术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比较了西方古典悲剧与中国古代“哀曲”在主人公、情节、悲喜剧因素和戏剧冲突等方面的差异。并指出了导致这种差异的化原因,认为西方古典悲剧主要是在形而上层次对生命、对人类的存在等永恒的问题发出哲学追问:而中国古代“哀曲”则执着于现实表象世界,多演绎世俗人物的悲欢离合,宣扬伦理精神。最后以《桃花扇》为例,探讨了中国人特有的悲剧精神——历史虚无感。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东方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在世界的园林史中占有极高的地位。几千年华夏文明的传统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环境关学。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之处在于“法师自然”是人工与自然的巧妙的结合。中国古典园林是环境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6.
田人羽 《文教资料》2009,(11):59-60
本文以苏州古典园林为切入点加以论述,指出"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造园艺术的基本思想来源,介绍了园林建筑意境创造的空间的艺术手法,并阐述了苏州古典园林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影响.同时指出现代室内设计不能只注重形式,应当继承和弘扬创造这种形式的传统思想,再利用现代界面色彩、质感、造型和光的穿插进行创新,才能创造出丰富的、有品味的、高层次的室内空间.  相似文献   

7.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它在明清时期古典园林中有充分的体现。本文从园林的意境、布局、环境等方面.对明清古典园林中所体现的“天人合一”思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轴线在小园林规划中的运用之探索——郭庄景观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郭庄为代表的杭州小型私家园林,在继承中国传统园林造景艺术的基础上,其院落布局中体现出了西方传统园林中的轴线规划理念.通过运用现代的设计观念对构成园林的四条主要轴线的分析和对设计者设计思想的当代化解读,指出了理性主义规划理念在中式古典园林设计中运用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园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集中在园林中。中国园林也可以视为中国古典文化精神包括美学精神的感性显现。中国园林的美学精神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儒道兼得,取格“清雅”。儒家思想有两个基本点:家庭文化本位和人生价值本位。中国的园林总是营造出浓浓的家庭意味,但是儒家的等级思想以及由礼仪体现出来的法度井然,也从园林中处处见出。为了励志,园林的风物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怀。中国园林造园的基本理念是“法自然”,从本质上看,园林是退隐的精神寄托物。这些充分体现出道家的思想。从整体来看,中国的园林,其文化精神是儒道兼得,而重在“道”意。园林宜雅,雅而脱俗;园林宜清,清而出尘。“清雅”可以视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品格。第二,气韵生动,重在“韵味”。中国园林的美学品味尚“韵”,也就是尚“含蓄”。中国古典美学关于“隐秀”的理论在园林中有突出的表现。第三,众美荟萃,趋于乐境。中国的园林是一种综合的美。它有自然的美、人工的美。人工的美中,最为突出是艺术美。中国园林造园的最高理念是音乐的。中国园林所追求的是类于音乐却又超越音乐的境界。第四,天人合一,人间仙境。中国园林最高精神是天人合一。中国园林在物质上是现实的,在精神上却是理想的。它是人间的仙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山水画可堪称为“姊妹艺术“.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来看,唐、宋以来一些擅长山水画的文人画家参与园林的设计,将绘画的创造手法和意境的特色融贯于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之中,从而使中国古典园林有了山水画的特色.中国古典园林山水画的特色还体现在它的审美追求和表现手法上.  相似文献   

11.
骆鹰 《中文自修》2005,(9):30-30
“云间之游最钟情,一塔一池两园林;巍巍巧构多玲珑,醉白深味古人心。”这是一位游客游历松江后写下的短诗。诗中的“云间”为松江古称。“塔”指“方塔园”,“池”指“醉白池”。以建园的时间而言,方塔园是上海地区最年轻的著名园林,虽说“半园石头路,流水见倩影。四时绿映红。野趣复幽情”,但多的是文物。醉白池则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园林,已有900多年历史,园内古木葱茏,亭台密布,曲栏横槛,古色古香,与上海豫园、嘉定古猗园、秋霞圃,青浦曲水园并称五大古典园林。  相似文献   

12.
时间和空间是一切事物包括中国古典园林得以存在的基本形式.结合现代时空观,从时空结构入手,尝试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时空关系归纳为时空平行结构、时空错综结构和时空隐喻结构,寻求赏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刘雷 《华章》2014,(27)
中国古典园林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一种审美化的存在,在其身上表现出自然美、意境美的美学特征。在当代,中国古典园林在文化记忆、审美教育、现代园林建设等方面依旧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4.
季益雯 《考试周刊》2013,(16):25-26
园林是从古代就有的,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我国的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中具有独树一帜的特点与风格。传统的园林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现代的园林设计开始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且与古典园林设计相结合,对古典园林去粗取精,吸收古典园林设计的精华,而且现代的园林设计还注重与多学科的交流,例如植物学、心理学、经济学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深刻内涵的园林艺术。  相似文献   

15.
江南古典园林的生态和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南古典园林设计思想中所包涵的科学性对现代园林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国的现代园林建设一方面应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另一方面也应合理借鉴江南古典园林的成功经验,使更具有生态和谐性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非常悠久,在全世界的园林风格中独树一帜,而且取得过辉煌的成就,我们在发展现代园的林的同时应好好借鉴传统园林的精华,让传统园林在现代中国继续发扬壮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学术界对城市公共空间,城市游憩空间的讨论,来探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公共园林。指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公共园林,比西方同概念同性质的园林,早几个世纪。并且由于这些公共园林的开放性、外向性迥异于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的特点,更应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画历史源远流长,其艺术理论为古典园林设计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从中国画和古典园林的历史渊源入手,阐述了中国画与古典园林设计的异同点,并以扬州园林为例,深入剖析中国画在古典园林设计中的运用,旨在总结经验,以期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9.
以文化学的眼光分析《荷塘月色》文本,会发现其间深藏着中国现代文学家在五四“断裂”之后的内心隐秘,体现出现代中国人心灵中的“古典踪迹”。百年中国文学反复证明了“人格重建时散文最兴盛”的命题,阅读现当代文学中唯一存活的“古典”文体——散文,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分析和选择现代人格中的古典因子,是文化重建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思想和现代审美意识变迁的分析,试图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使都市庭园设计做到:既汲取中国古典园林丰富的审美思想和艺术表现,又符合现代都市庭园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达到人与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