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当今 ,利用古旧建筑改造的博物馆已经很多 ,如法国的卢浮宫 ,俄国的冬宫和我国的故宫……。随着时代的变迁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科学知识、文化水平以及对艺术的欣赏能力的不断提高 ,许多古建筑博物馆中的陈列形式陈旧、落后 ,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人的观赏需求。为了改变这种状态 ,一些古建筑博物馆从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但是 ,由于有些博物馆不考虑自身的陈列环境 ,盲目地追求所谓“现代化” ,过重强调了装饰材料与科技手段的作用 ,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展览的各种条件、展品的特点以及展厅内外的环境等因素 ,造成了陈列与古建环…  相似文献   

2.
两岸三地的“故宫博物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真正的紫禁城只有北京一个;作为皇家宫殿的“故宫”,北京和沈阳则各有一个;但作为博物馆(院)的“故宫”,却在台湾海峡两岸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三个。就文物等方面说,其实这三个“故宫”不只是雷同或相似,而是完全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是因为两岸三地的“故宫”文物,不但有着共同的文化和民族渊源,而且有着共同的时代和地点来源。  相似文献   

3.
故宫博物院系统地开展信息化建设,是从改造原有的仅为照片管理建立的物影像管理系统开始的。当“政府上网”风盛,台湾故宫网站也做得很有特色时,我们也下大力气建设了故宫博物院的网站。将它作为“数字故宫”的雏形,就是觉得“数字博物馆”可能就是这个样子了。但是,随着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通过反复的系统调研、论证的过程,尤其在借鉴了一些兄弟博物馆和社会单位,  相似文献   

4.
成立于1925年的故宫博物院有着悠久的科研传统,21世纪初提出的"故宫学"概念,标志着故宫的科学研究进入新的阶段。故宫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故宫古建筑、文物藏品、宫廷历史文化遗存、明清档案、清宫典籍、文化遗产的保护等等,内容丰富、彼此关联,是一个文化整体。故宫学术研究兼具学理性和实践性。故宫博物院90余年的学术研究秉承开放、多元的合作交流理念,重视学术成果的积累与文献资料的整理出版,重视成立有关机构与加强学术力量培养。  相似文献   

5.
故宫东华门外,游客们脚步匆匆,只为一睹金瓦红墙内的皇家气象。南池子大街136号院,却是常常在途中被忽略的地方之一。甚至连许多北京人也不知道,虽然毗邻故宫,但这座名为“皇史宬”的院子,曾经有何用途。如今,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的主持修缮下,时隔21年,皇史宬重新对外开放,并且在壬寅虎年来临之际,借助互联网成功“出圈”,在市民网友的投票中摇身一变,成为新年里北京城新晋的第一批“网红”。推开朱红色院门,这座拥有488年历史的古建筑终于褪去神秘,真正意义上走入公众视野。  相似文献   

6.
赵彦昌:故宫内阁大库档案、安阳甲骨档案、敦煌莫高窟藏经卷档案和居延汉简被称为20世纪中国档案界“四大发现”。对于故宫内阁大库档案目前争议不是太大.对于后三大发现目前还有争议.争议的焦点是“甲骨文、简牍以及敦煌遗书是不是档案?”  相似文献   

7.
民国年间,英国名将希青钢勋爵来华访问。此人雅好鉴赏,尤爱中国古瓷,老而鳏,自称以瓷为“妻”。当局为了讨好他,允准他赴沈阳故宫参观时,可任选两件古瓷留作“纪念”。这一消息传至沈阳时,故宫主事者左右为难,遂决定将上百件最为珍贵的元明清古磁转移别处,以克希氏看中掠去,其中有作为镇馆之宝的康熙朝大花缸,此缸高数尺,上绘“江山万里一统图”,象征着清朝开国元初的赫赫武功。希青钢怀揣“圣旨”,在故宫内溜了一圈之后,问“何以不见了那些大件的中国瓷器精品呢?”接待者连称:“NO,NO。”哪知希氏胸有成竹,又从怀里掏…  相似文献   

8.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数十万件有机质地物,共中不乏价值连城之珍品,害虫蛀蚀是这类物安全的主要威胁。故宫博物院还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古建筑群,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无与伦比,物害虫也是古建筑安全的隐患之一。因此,做好虫害防治工作是故宫物保护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9.
单士元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年轻时攻读过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国学门研究生课程,以故宫为基点,立志研究祖国的古代建筑文化,并参加第一个以研究古建筑为主的中国营造学社,从理论到实践,习研几十年成为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10.
树军  小浩 《出版参考》2006,(11):43-43
皇家不仅将故宫称“紫禁城”.还把帝王住的宫廷称为“紫庭”、“紫官”、“紫极”、“紫霄”等,帝都的道路称“紫陌”.皇帝的诏书称“紫诰”、“紫泥诏”、“紫书”,皇帝的车辇称“紫驮”.皇帝的衣服称“紫衣”。  相似文献   

11.
后纪录时代的纪录片——观大型纪录片《故宫》有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斌 《声屏世界》2006,(4):41-42
为纪念故宫博物院成立80周年,由中央电视台、故宫博物院联合摄制的12集大型纪录片《故宫》(精华版)在央视一套播出。《故宫》展现的是一种全新概念的纪录片。它迥异于以前的纪录风格和理念,呈现出纪录片创作中的一种新的趋势。技术·奇观化当我们批评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讯息”中体现出来的技术决定论观念的时候,技术却已经实实在在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纪录片的创作。《故宫》片中近80分钟的三维动画创造了纪录片中动画创作的新纪录。央视和故宫的相关领导都表示,此次拍摄“不敢说绝后,但一定空前,而且估计20年之内不会再有”。…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个谜语:故宫,打一日本地名。谜底是“名古星”。从图片上,我也看到过名古屋市那座重重楼阁,飞檐高耸的古建筑。我想,这大概就是有名的古屋,城市由此得名。因此,一到名古屋,就急于去看这座当地的“故宫”了。远远望去,它被郁郁葱葱的绿树簇拥着,走到面前才发现是由块石垒起而建成的。一层层外挑的屋脊飞檐,气势灵动,又显出四面台阁,壮丽多姿。碧清的流水旋绕而过,四角还有望楼。原来这是一座古城堡,最早建于十六世纪初时。今天是游览胜地,当年是战斗堡垒。有敌人来进犯,领主、将军立即披  相似文献   

13.
赵巍 《今传媒》2016,(10):105-106
百集“微纪录片”《故宫100》以每集6分钟时长讲述了故宫博物院内100座建筑的命运,兼具演绎故宫建筑的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其创新性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赢得了观众的青睐。相较于传统纪录片的内容呈现和表现手法,《故宫100》从镜头语言、解说、配乐、动画以及情景再现几个角度展现了独具特色的创作构思。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博物馆》2009,(3):80-80
“徽州古建筑陈列”于2006年11月在安徽省博物馆正式开展。该陈列分为“水口园林”、“牌坊”、“祠堂”、“民居”与“建筑构件装饰艺术”五个单元,旨在全面展示徽州古建筑的魅力。安徽省博物馆还于2005年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联合主办了“世外桃源——徽州民居建筑”展,在香港引起了轰动,该展览可视为“徽州古建筑陈列”的前身。  相似文献   

15.
潘璇 《大观周刊》2006,(44):80-80
建水,一座有着1200多年建城历史的古城,它的体内珍藏着50多座古建筑,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同是古城,建水与丽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味道:建水是淹没在现代文明中的古房旧庙,外表看似一个神情粗糙的农妇,但却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  相似文献   

16.
美国媒体《纽约时报》报道:在中国可供参观的所有著名的历史景点中,没有任何一个会像紫禁城,这个历代皇帝居住和统治的建筑群一样,在规模和设计上令人如此着迷,它是无可匹敌的。这仅是故宫开放部分给一位“老外”的印象。其实,故宫有近三分之二的未开放区域,就因一块“游人止步”的牌子而与外界隔绝。王朝更迭,岁月沧桑。故宫仍珍藏着它锁在深苑中的秘密,自紫禁城建成500余年来,从未开放,是世人眼中的宫中禁地。“故宫深处”就是将把读者的视线引向这些神秘莫测的地方,图文并茂地展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17.
《故宫里的大怪兽》系列童话是首部走进孩子视野的故宫题材童话,由新生代知名童话作家常怡创作。它通过小学生李小雨在故宫捡到了一个神奇的宝石耳环而展开。李小雨借助“洞光宝石”的神奇魔力,得以听到在故宫里生活了几百年的怪兽、仙人们开口说话,并经历了许多惊险故事。作者通过故宫实际存在的、看得见的这些“怪兽”和看不见的“神仙”,巧妙而深入地挖掘众多中国神话和传统文化资源。《故宫里的大怪兽》包括《洞光宝石的秘密》《御花园里的火车站》《睡龙床的男孩儿》《景仁宫的怪事》《独角兽的审判》《小小金殿里的木偶戏》《白泽大王的回忆》《恶魔龙的真相》《貔貅向往的世界》九个分册。  相似文献   

18.
曲建 《工程建设与档案》2012,(6):745-746,755
徽派建筑地处现安徽省南部的黄山与齐云山之间,含今江西北部的部分地区的古徽州府地。徽派建筑的形成深受传统宗法制度和儒学理论的影响,并接受了“风水”的观念意识,以其精湛独特的工艺和造型艺术形式被誉为“东方文化”的缩影。徽派建筑是中国乃至世界古建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这一灿烂的古建筑文化艺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得以保护性的开发挖掘和科学利用,使其能古为今用,并将徽派建筑的神韵与现代建筑的追求有机相融合,创造出更加灿烂辉煌的新徽派建筑的民族文化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我这一生看过五种旗帜在故宫飘扬;大清的龙旗,共和的五色旗,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日本的膏药旗,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单士元回顾其在故宫工作的70余载,寥寥数语便拂掠过纷乱兴亡,落定在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何熙楠 《中国出版》2022,(S1):224-227
为什么故宫又叫紫禁城?为什么故宫这么大?为什么故宫里很多宫殿的屋顶都是金色的……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小朋友,都会发出关于故宫的“十万个为什么”。毫无疑问,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明、清两朝的皇宫,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就像是一个文化宝库,承载了太多文化,等待人们不断探索。然而,小朋友应该从哪儿入手,认识故宫、了解故宫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