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本书不仅全面介绍了清末民初五岳的自然人文景观,还详实记录了围绕五岳的各色人等的生存状态。作者对中西文化作出了比较客观的对比,还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民性格有独到的见解。尤为难得的是,书中大量引用了中国古代的典籍、地方志、游记等资料,加之作者当时拍摄的大量珍贵的纪实性照片,不仅是一次五岳历史文化探寻之旅,而且为现在乃至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正>从2005年起作者开始有计划地针对有价值的中国古代建筑遗存进行拍摄,用摄影的方式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经过十多年的时间,拍摄的中国古建筑近千座,累计摄影作品超过3000张。本书中的牌坊、祠堂和塔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古代建筑类别,大量建筑遗存正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独特精神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全国新书目》2023,(3):56-57
<正>本书是西方汉学界和建筑学界系统研究中国建筑陶艺的代表作,收录240余张照片、9万余字考察报告。全书共分7章,作者简单梳理了中国建筑陶艺发展的历史脉络,介绍了各地著名的建筑陶艺中心,以及建筑陶艺装饰的制作与安装工艺。经历了近百年的变迁,书中的很多建筑及其陶艺装饰已经不复存在,使得本书成为后人无法复制的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4.
《全国新书目》2023,(3):54-55
<正>本书作者从超过3000张作品中选取了355张,其中包含牌坊(主要是旌表类)、祠堂和塔,这三类建筑构成了本书的主题——两千年平民历史和信仰。牌坊、祠堂和塔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古代建筑类别,这些建筑的大量遗存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独特精神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全国新书目》2023,(3):44-47
<正>本书集中讨论了17座保存完好的民居建筑,展现了千百年来建造的中国民居的精美范例,包括北京四合院、江南水乡、学者书斋、明代简舍、富商宅邸、清代大院、福建土楼、古城民居等。书中将中国民居看作一种建筑类型,对民居形式的地区差异与民居类型的历史演变进行了鸟瞰式梳理,借助丰富的照片、版刻图画、历史图像、技术图纸,为读者生动地展现出了一个国家独具生命力的传统建筑。  相似文献   

6.
邓伟算不上大名人,但也不是默默无闻之辈。1986年,他费6年心血拍摄的87位当代中国文化巨匠的影像,由香港三联书局编辑成《中国文化人影录》出版,曾在文化圈引起较强的反响。从那时起,他立下宏愿:走遍世界,为各国名人拍摄肖像照片,用自己的镜头为人类文明、进步留下记录。  相似文献   

7.
邓明 《档案》2008,(4):33-35
澳大利亚人莫理循于1910年自北京取道洛阳、西安,经过兰州,考察河西、新疆,拍摄了大量照片,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清末西北社会、名胜、生态环境的形象资料。之所以说弥足珍贵,这是因为,近百年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使照片中的绝大部分事物早已不复存在了。  相似文献   

8.
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组、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来安徽省安庆市拍摄专辑,受到市档案馆的热情接待。该馆提供了陈独秀故居、家庭生活和革命活动的照片以及第一次被捕坐牢在狱中所写信的原件等,其中两幅照片极为珍贵,一幅是1927年3月21日以陈独秀为首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工人武装在上海总工会门口的留影;一幅是1937年陈独秀在南京江苏第一监狱中写作的情形。导演黄宁和纪念馆陈翔副教授称这是专辑拍摄以来拍摄到的两幅最为珍贵的资料照片。利用特色档案提高知名度$安徽省安庆市档案局@陈慧芳  相似文献   

9.
《伏藏》这本书是崔忆和宁心在西藏6年行走、拍摄、感悟、生活的记录。著名藏戏剧作家、藏语教授、书法家群培在序言中总结了本书的三大特点:第一,作者介绍了很多藏族人都不了解的让人心旷神怡的神山、圣湖;第二,作者通过研究前人留下的文化资料、书籍,拜访藏族文化老人,准确地介绍了藏族文化;第三,作者还拍摄了许多图片资料,更加直观地介绍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藏族文化。  相似文献   

10.
《全国新书目》2023,(3):58-61
<正>古塔建筑是中国建筑中的艺术瑰宝,它们蔚为壮观,屹立不倒,令人惊叹。然而很多人只沉醉于其外在美,并不了解其内在美。本书对中国古塔建筑进行了多方位的解析,包括古塔建筑的历史、古塔建筑的构造以及各地经典古塔与塔林,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中国古塔的文化与风韵,深入了解中国古塔建筑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出版经济》2006,(2):57
在炮火下按动快门的人--拉里&#183;伯罗斯,为了为&lt;生活&gt;杂志取得关于越南战争的第一手材料,拉里&#183;伯罗斯拍摄了50次战斗任务的照片.1963年1月25日,美国当时最权威的杂志在第14页上刊登出了伯罗斯所拍摄的被俘和被杀的越南游击队员的照片,他为所有的战争报道者提供了一个可供追随的榜样.……  相似文献   

12.
信息     
浙江省档案馆派员参与动漫节照片档案的拍摄2005年5月31日至6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这是我国动漫发展史上的一次盛会,对振兴中国国产动漫产业、发展先进文化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浙江省档案馆积极贯彻《浙江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首次派专业人员奔赴动漫节各活动会场进行拍摄。最终形成“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照片档案374张,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动漫节各项主要活动内容,包括动漫节开幕式、闭幕式,全国影视动画工作会议,中国国际动漫产业博览会,杭州市少年儿童“动漫嘉年华”,未来世界主题公园一周活动等。这种…  相似文献   

13.
<正>本书汇集了作者毕生考察、研究、评价古建筑的精华文章,按建筑类型分为园宅篇、桥塔篇、寺殿篇、拾余篇四个板块,既涉及作者对中国数十个代表性古建筑的详细考察,又对中国古建筑的工艺、技法、特征、研究与保护等进行了多方面的介绍与分析,还特别收录了作者在走访考察和研究古建筑过程中写下的兼具知识性与个人情趣的文章,可作为建筑艺术研究的典藏读本。  相似文献   

14.
<正>英国档案馆近日公布了一组中国老照片,这批照片拍摄于1873年——1930年之间,其中不少绝版照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由于这批照片多达700多张,相当一部分照片没有注明拍摄地点,英国档案馆  相似文献   

15.
面向北京2022     
《全国新书目》2022,(3):74-81
<正>20年前,本书作者因为一张《北京申奥成功》的照片走进人们的视线,开启了她奥运摄影生涯的崭新篇章。本书围绕她的体育摄影生涯和心路历程,追忆了自己担任体育记者时期的采访报道经历,回溯了运动员背后的故事与梦想,重温了中国体育史上诸多难忘的“第一次”,生动诠释了奥运精神,展现了一位摄影人的奥运情缘,彰显了中国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过程中不断崛起的大国实力。  相似文献   

16.
新闻书讯     
○由新华社主任编辑王景堂编辑的《瞬间——普利策摄影奖获奖作品》一书,最近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本书收集了从1942年到1982年40年的获奖照片,以及有关历史背景拍摄经过。  相似文献   

17.
《全国新书目》2023,(11):43-45
<正>本书作者从中国启程,由东而西、自北向南走遍了亚洲所有国家(共计47个国家),记述了各国的地理、历史、文化及国情,展示了不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将读者带进一个真实的、动人的亚细亚。书中配有作者实地拍摄的700多幅照片,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8日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奥运火炬第一次实现了在珠穆郎玛峰顶的传递;新华社第一次在世界第三极上拍摄照片,实现了新华社新闻摄影历史上的突破;第一次从珠峰峰顶实现照片的“即拍即传”。峰顶首张照片拍完后2分钟左右就传回新华总社编辑部,4分钟后即向全球媒体播发。  相似文献   

19.
1839年8月19日,法国政府在巴黎公布了舞美设计师路易&#183;达盖尔发明的银版摄影术,它标志着摄影术的正式诞生。1842年5月5日,德国的汉堡发生了一场大火,比欧乌和史特尔茨纳赶赴现场拍摄照片,后仅存一幅,这次拍摄和这张照片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和第一张新闻摄影照片。至此,世界新闻摄影拉开了序幕,而我国新闻摄影的产生则晚了半个多世纪。总体来看,我国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反映中国铁路史与中国摄影史发展的重要文物—《京张路工撮影》简本相册,该相册以精选照片的方式记录了中国人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诸多场景。相册的拍摄正值铁路与摄影术在中国快速发展之时,而流传至今的该相册不同版本也各有千秋。本文通过研究相册中有关车站站房建筑的照片并同相关文献进行比对,总结与归纳了京张铁路车站站房的建筑特点与建筑规制。而作为晚清纪事类摄影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京张路工撮影》对当下京张铁路史的研究和京张铁路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有力帮助,并对中国摄影史、中国照相馆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