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共四篇课文,两篇讲读课文是《谈骨气》、《弈喻》;两篇自读课文是《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短论两篇》。本单元的教学突破口是理解议论文中记叙作用和记叙文中的议论作用。这是对第六单元的“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的继续学习与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2.
(一)联系旧知识细辨文章体裁 本单元共七篇文章,按顺序编为三课:一、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二、杂文两篇(鲁迅)。三、杂文四则(马南邨)。为什么要这样编排?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按作者的不同;但更深层的用意在于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区别。要理解教材的这番用意,莫若从区分文章的体裁入手。全单元总括为议论文,但议论文是一个大类。这个大类还可以分得更精细。例如:政治评论、社会评论、思想评论、文学评论、学术论文、杂文……等。《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的》是一篇哲学论文,概括性、指导性极强;而后两课的六篇文章都是杂文,文笔富于文学性。由于这两组杂文的背景分属于  相似文献   

3.
本单元的重点是运用对比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和记叙、描写、议论在小说、诗歌、议论文中的作用。其难点是小说和诗歌中的议论的区别及其对表现主题思想的作用以及不同文体中记叙与议论的关系。本文的可考点有:①小说中景物描写部分的语段阅读;②诗歌的朗读停顿;③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对比的写法;④词句的感情色彩。 本单元四篇课文《故乡》、《有的人》、《论雷峰塔的倒掉》、《读后感两篇》,其中小说一篇,诗歌一首,议论文两篇。先让学生阅读单元提示和课文,然后围  相似文献   

4.
本单元是本册书重点单元之一。包含四篇议论文:《反对自由主义》、《事事关心》、《关于写文章》《给青年们的一封信》和一篇知识短文:《论证》。 四篇课文虽写法各有特点,但都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方面内容;各课的写作方法也大体上可归纳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导读目的: 一、训练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二、复习有关论点和论据的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论证的一些基本方法和要求。 三、通过写作实践,初步掌握议论文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法。  相似文献   

5.
本单元系议论与说明单元,共安排五篇文章。其中说明文一篇:《什么是生态系统》,议论文四篇:《大自然警号长鸣》、《马说》、《说虎》及《为学》。可见,编者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说明文与议论文的联系和区别,由第三册学习说明文为主过渡到本册以学习议论文为主,并初步接触议论文层层推进的论证结构以及对比、设喻等论证方法。为此,教授本单元时,建议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单元通读,初步弄清文章主旨的基础上,围绕以下问题进行点拨和研讨。  相似文献   

6.
一.单元整体设想初中议论文教材共编八个单元40篇文选和三篇知识短文。纵观初中议论文读写训练系统,关于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发展的要求。是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大体以递进型兼交叉型和螺旋型逐步提高。学生在前五册已学过六个单元30篇文选与《论点和论据》、《论证》两篇知识短文。就学生的学习基础看,已经积累了可以入门的阅读经验,大体上了解议论文的基本因素,也从一些侧面进行过写作尝试,不过,其基本知识尚未形成明晰的系统,读写能力还比较薄弱。按照《教学大纲》规定,学习本单元和本册第五单元之后,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应当达标。本单元前四篇课文的议论方式属立论,第五篇课文的议论方式是驳论,这种安排是为了向第五单元学习驳论过渡。可见,本单元在初中议论文教学系统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所以,本单元教学对于学生知识的巩固与扩展,能力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征先生的《庄周买水》是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该单元为杂文单元,单元首页的“文体知识”对杂文的介绍是这样的:“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与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单元的“单元说明”是这样解说“杂文”的:“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  相似文献   

8.
《拿来主义》是粤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该文除具备政论语体逻辑严密、幽默犀利的典型特征外,同时具备文艺语体注重形象表达、情感丰富的特征,是一篇文学性与批判性兼美的杂文。从教学要求来看,本单元的导语中指出,要“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与揣摩,在获取正确人生观、道德观或文化观念的启示的同时,掌握好议论文的写作特点和方法,进一步培养严密的思维习惯,提高论证技巧。”  相似文献   

9.
<正>《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全是赞颂名人可贵精神品质的,另外三篇分别是《海伦·凯勒》《二泉映月》《郑和远航》。《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与其他三篇课文以及以前学习过的众多写人记事类课文有显著不同,它篇幅短小,就短短四个自然段,描述了司马迁忍辱负重的一生。其中最能突出文章中心,表现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的是第三自然段,作者也只写  相似文献   

10.
刘征先生的《庄周买水》是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该单元为杂文单元,单元首页的“文体知识”对杂文的介绍是这样的:“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与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单元的“单元说明”是这样解说“杂文”的:“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20世纪30年代,瞿秋白称鲁迅杂文是一种“社会论文——战斗的‘阜利通’(feuilleton)”、“文艺性的论文”。由此可见,对杂文的文体认识,大家基本趋于一致,即杂文是一种兼具论说性和文学性的一种边缘文体。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首…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底第1版)第二单元选编了《拿来主义》《我若为王》《庄周买水》《剃光头发微》等四篇杂文。杂文本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文体,这四篇杂文,思想深邃,艺术手法上各有千秋,因此备受学生青睐。美中不足的是,如果从语言运用准确、规范的角度审视,除《拿来主义》一文外,其余三篇都略有瑕疵。现不揣浅陋,试将该单元课文中所出现的病句分类简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单元是论述能力训练的第七单元。要求学生掌握论述中的论据对比、论点对比、设喻对比;掌握排比句与对偶句;了解抒情、描写与讽刺在说理中的作用。学生经过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对议论文已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写作实践。因此,本单元教学进度可以加快,并在引析的逐渐深入中注意新旧联系。这些训练点的教学课文包括精读三篇:《路标》、《改造我们的学习》、《拿来主义》;阅读课文四篇:《想和做》、《“好得很”与“糟得很”》、《给徐特立同志的一封信》、《谈“比较”》。  相似文献   

13.
<正> 根据职工业余中等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对第三册的读写训练要求,本册共编入课文35篇.阅读课文12篇,讲读课文23篇。按文体和写作特点组成九个单元.其中记叙文九篇,组成三个单元;议论文八篇,组成三个单元;说明文三篇,组成一个单元;应用文四篇,组成一个单元。文言文十一篇,组成一个单元。本册各课的“思考和练习”基本上体现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要指导学员紧密结合“思考和练习”进行读写训练。第一单元是记叙文单元.包括四篇抒情散文。是本册单元教学重点.散文两篇《雾》和《黄昏》是茅盾三十年代的  相似文献   

14.
一、说教材《珍珠鸟》这篇课文选自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单元三篇课文分别是《诚实与信任》《珍珠鸟》和《九色鹿》,都围绕"诚实守信"这一主题设计。《珍珠鸟》这篇散文是人与  相似文献   

15.
高中单元课文知识点比较与课外配套阅读训练安徽/莫家泉高二册第六单元:文言文[单元课文]《劝学》《师说》《问说》《病梅馆记》。(下面比较时均以课题首字代之)[知识点比较]1.体裁比较。《劝》是杂感式议论文,与现代的杂文相近,议论明白晓畅;《师》《问》为...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高中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的课文。现就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程序四方面加以说明。一、说教材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教学目的高中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共有三篇文章,其中首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哲学论文,为典型的立论文章,...  相似文献   

17.
本单元突破口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中国石拱桥》、《北京立交桥》是教读课文,《短文两篇》、《巴黎的桥》是自读课文。其中《短文两篇》又包括《吴门桥》和日本作家水上勉的《母亲架设的桥》。这四篇课文的题材同是写桥,但文体不一,内容各异,因此,进行本单元教学必须紧紧扣住重点,否则学生就会学得支离破碎,不着边际,不得要领。第三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说明能力,本单元是第三册的开首单元,如何将上一册的记  相似文献   

18.
一、本单元教材处理方案: 初中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共有五篇课文。其中有讲读课文两篇:《白毛女》、《龙须沟》;有课内自读课文一篇:《陈毅市长》;有课外自读课文两篇:《林则徐》和《高山下的花环》。五篇课文之后安排了“单元知识”《谈谈戏剧》。本单元为戏剧单元。  相似文献   

19.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驿路梨花》是记叙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是说明文。前三篇是讲读课文,第四篇是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20.
本单元教学目的有三个:1.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明确哲学论文与杂文在写法和语言风格上的异同;2.理清各篇文章层次,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的语文知识;3.学习杂文“从实入手,以实论虚”从而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的文体特色。 本单元重点是:《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开头问句的作用及全文的逻辑层次:《文学和出汗》由揭露论据的虚假性入手,从而批驳敌论论点的虚伪性的驳论方法:《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先破后立、破立结合的写法:《杂文四则》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然后广征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