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学荣 《现代语文》2007,(9):128-128
艺术活动是一种人文性、情感性的活动,是创作者体验的过程,比较理想的儿童艺术教育应该一方面充分地保护儿童原有的艺术精神,另一方面不断丰富和提升他们的诗性智慧,使他们在不失去自身完整统一性,从中体悟生命、感受意义;同时,引导他们以更加多样、和谐的艺术形式充分地表达这份诗性,创造出更美的意象世界。在现实的儿章艺术教育中,为了找回传统艺术教育久已失去的艺术精神,我们可以考虑走向体验的儿童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2.
当前,回归自然、纯真质朴的原生态艺术受到普遍关注.原生态艺术的传承特点主要表现为师者身传口授、习者在艺术活动中耳濡目染,传承过程通常伴随着集体展演,与当地居民文化生活密切相关.为此,我们重新思考了儿童艺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儿童的角色定位问题,提倡紧密联系艺术文化背景和儿童生活开展儿童艺术教育活动,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关注儿童的即兴表达.  相似文献   

3.
教育对话是促进儿童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探究教育对话是为了寻求儿童精神成长的更有效的方式。在对传统本体论哲学的同一性思维批判中,列维拉斯提出了强调"为他者"的新伦理范式,这为思考教育对话开辟了新视野。在他者伦理视域中,教育对话是一种教师回应学生"言说"的精神关怀责任,也是师生"所言"中的一种话语精神构建,还是一种教育民主精神的体现。重构促进儿童精神成长的教育对话,首先是建立他者伦理视域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对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回应的精神关怀关系,其次是师生在教育实践中结成"精神类主体"走向多元和解。  相似文献   

4.
艺术教育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懿颖 《教育研究》2005,26(8):72-77
创造力是在看似无关的事物中发现相似或同一的能力,是超越于实用目的之上的自由的精神活动。审美活动与创造性活动在本质上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这种相关性和一致性在儿童身上得到了天然的结合。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保护和尊重儿童的“原发过程”思维,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通过舞蹈、手工等艺术教育活动提高儿童的动作能力。艺术教育中阻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包括:急功近利的教育观、教师中心主义和灌输意识、拔苗助长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5.
儿童文化是基于其天性和需要并通过同伴交往所形成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是儿童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和.儿童文化定义了儿童艺术,儿童艺术反哺着儿童文化,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儿童文化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缺失主要表现为沉默的自由主权、缺失的游戏精神、消逝的诗性逻辑以及破碎的感觉和反应.儿童文化缺失的最直接原因是成人文化的专断控制,最深层原因则是对儿童以及儿童艺术的误解.重构儿童文化需要重新认识艺术中的儿童,确保儿童文化不受侵蚀;需要提升教师艺术素养与能力,净化儿童文化环境、丰富儿童文化资源;需要艺术教育回归生活,立足儿童文化的生长基地.  相似文献   

6.
祝钦芳  周静 《文教资料》2009,(13):57-59
儿童艺术教育是将音乐、美术、文学作为教育手段和内容的教育活动.鉴于儿童的特殊性,要丰富儿童的美感知识,培养儿童的美感能力,应从发展儿童敏锐的感知入手.通感是人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感觉方式,是发现美、体验美、表达美的重要元素.本文通过对儿童通感现象的表述和儿童艺术教育特点的分析,阐述了通感在儿童艺术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身体、审美与艺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审美体验的缺失是当前我国艺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今天的艺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压制和剥夺了儿童的身体生活,有意地将他们的身体与心灵、身体与世界割裂.要在艺术教育中找回儿童失落的感性身体,就应倡导儿童的游戏生活,激发儿童的游戏冲动;重视在各艺术门类中刺激和训练儿童的审美感官;关注儿童本体感觉的丰富.  相似文献   

8.
儿童艺术教育的使命在于不断丰富和提升儿童的诗性智慧,引导他们以更加多样、和谐的艺术形式创造出更美的意象世界。艺术精神表明:艺术是诗性与物性的统一,原创儿童艺术体现了艺术精神,儿童用先天的形式感表达着质朴的诗性智慧。我们强调儿童的美术教育要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始终把对儿童的个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9.
对话不是狭隘的言谈,而是立足于民主、平等基础上的精神相遇、相互理解,是一个创造性、建设性和生成性过程。在儿童艺术教育中提倡对话式生成教学,有利于提升儿童的观察美、欣赏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教育评价在教育活动中起着杠杆的作用,教育评价观念决定教育的价值取向,决定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传统的评价是一种评价主体单一,只注重艺术学习结果,忽视幼儿个体发展的评价.为了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文章尝试在游戏精神的视野中来改革当前的评价观念,以期更好地促进幼儿艺术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