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趣在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能积极的、主动地学习知识,有较高的求知欲;反之,则难于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取得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教学活动中,学习态度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基本看法及其言行表现;学习态度正确、主动、积极与否对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目标达成至关重要;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有着特别的心理发展活动,中学时期是一个由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过渡期,从儿童过渡到成年的中间期,叫"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既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同时又充满着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他们表现出了强烈的独立自主的需要,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要求自己的事由自己拿主意,但由于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在不稳定的时期,其情感意志、个性发展还不成熟,其承受挫折的能力还比较低。因此,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学习态度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一种活动。学习态度,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中起着主导作用,它是学生在学习之前带有倾向性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以支配学生的记忆、判断、思维和选择、本文拟就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结构性分析,同时对它的形成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良好的学习态度,由正确的学习认知、积极的学习情感和坚韧的学习意向三因素构成。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活动实质上是引导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积极活动的主体、不断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是指:学生作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主观能动作用,具体表现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学习目的、要求具有明确的认识;有强烈的责任感与求知欲;学习态度主动,善于思考,积极领会学习内容;理解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是英语课程教学三维目标之一,体现了课程的生本主义原则和人文关怀。通过和谐情境创设、协作探究和形成激励评价,使得学生在主动表现和积极展示的过程中产生积极情感,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自信。围绕学生的英语学习情感需要,活化教学过程和方法,能帮助他们在实践体验过程中更主动地学习和积极探知。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拉开帷幕,其显著特点就是强调培养学生能力的研究性学习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而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课足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研究课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着眼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在学习和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对知识主动探求、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学的演示剧,而是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参与活动和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上。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前提。因此,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体育课的学习,并坚持日常的体育锻炼;才能保证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学习态度是有效学习的重要问题.学习态度不端正,断无可能获得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平常说一个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主要是指他对待学习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相反,说一个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则指他对待学习持消极、被动甚至厌恶的情绪.实际上,教育工作者的大量工作,都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积极、主动、自觉的心态为目的的.  相似文献   

9.
"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之一,其目的是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本文中所采用课例的教学模式是活动型教学模式,通过把教学内容设计成活动形式,让学生自行建组,分专题自主构建知识,在活动中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陆红梅 《考试周刊》2014,(53):152-152
学习态度一般指学生对学习及其学习情境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是在学习活动中习得的一种内部状态。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强调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培养,这是适应新课程的需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农村初中生事实上存在部分学生主动学习态度不佳的现象。本文旨在分析农村初中生生物主动学习态度不佳的成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学会学习就是主动学习和善于学习。它不仅指学习者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动机强烈、学习态度积极,学习中能克服困难并能持之以恒坚持;更强调学习者要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将思考与创新精神贯穿于具体的学习活动及整个学习过程中,从而实现有效学习和创造性学习。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基于STAD合作学习活动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并运用定量定性的高效手段检测其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在培养学生实际英语运用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积极高效地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阐述了大学生优良学风的培养,为了达到此目标,笔者认为应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端正学习态度;加快教育改革步伐,真正做到高等教育宽进严出;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积极探索教育管理的新方法;努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不但热爱学习,而且善于学习;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把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改变学习方式作为核心任务和显著特征,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物理学科要紧密联系生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生动、主动、互动",课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应注重多样化,教学组织要科学合理,要用大量的物理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教师要留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作用,使其逐步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等交流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积极探究意识.  相似文献   

15.
战芳 《辽宁教育》2013,(8):94-94
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推动他兴致勃勃到去进行学习,从而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探求新的知识。如何激发低年级孩子对品德与生活课的持久兴趣呢?一、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愉快、积极的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其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以学生为中心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要以学生为中心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全面改革与重新设计,确立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展开一系列主动而积极的探究,在探究中享受主体学习的乐趣,这样更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学生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我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初中  相似文献   

17.
桑吉草 《知识文库》2023,(3):190-192
<正>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帮助幼儿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当通过生活教育来促进幼儿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幼儿园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立足于幼儿本身对学习活动所需来进行考虑,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对于学习活动的充分参与和体验。在当前的生活教育理念下,教师应该以幼儿真实世界为出发点,把培养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认识作为自身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利用生活环境创设活动,让幼儿在创造中学习、在生活中获得,从而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并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活动有重要意义。常成功的活动,人们对它感兴趣,而常失败的活动对兴趣起消极作用,经常给学习以成功的体验,帮助它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使之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对数学学习也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9.
学习者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对伊犁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有关英语学习主动性的调查研究显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偏低.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端正英语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主动性是大学英语教师致力研究的重点.要求教师积极反思自身的教学,探索培养和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梁文 《广西教育》2009,(2):55-56
学会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把握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条件、个人特点等因素自觉主动地选择学习方法,组织调控自己学习活动的能力。在当今的地理课改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热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强调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