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因今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而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隐性采访这一争议不断的采访手段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3·15"晚会所使用的新闻调查方法为典型案例,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综合分析媒体使用隐性采访的原因,并对隐性采访进行职业伦理思辨,提出运用隐性采访的必备前提,进而得出慎用隐性采访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李明 《新闻知识》2003,(10):44-45
近年来,隐性采访颇受新闻工作者青睐,有人甚至将它作为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然而,考察一下诸多成功的例子,问题还是不少。学术界对隐性采访,特别是偷拍偷录行为的合法性,尚有争议。因  相似文献   

3.
马宇丹 《新闻世界》2013,(4):274-275
隐性采访是一种敏感而鲜活的采访方式。尽管在国内外的新闻工作中得到广泛运用,但是隐性采访不能作为采访的常规手段。与显性采访相比,隐性采访有其独特优势,同时也因其与生俱来的缺陷长期受到学界的质疑。本文从新闻伦理的角度出发,分析隐性采访中存在的争议及其使用原则。  相似文献   

4.
周景 《新闻实践》2011,(8):42-44
隐性采访不是新话题,但由于这种特殊新闻采访方式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争议也越来越多。争论的焦点还是集中在隐性采访合理性和如何合理地隐性采访上。本文旨在运用社会表演学的相关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社会表演学脱胎于戏剧学和社会学,  相似文献   

5.
吴乐珺 《视听界》2007,(3):83-84
对于电视调查性报道而言,调查方式的选择直接决定了调查的效果和探寻真相的程度。近年来出现的一些调查方式,如陷阱式调查和体验式调查,在丰富调查方式的同时,也引起了争议。这些调查方式往往能够帮助媒体获得独家新闻和令人震撼的调查结果,但都和隐性采访分不开,有些就是隐性采访的变异,而争议的焦点正在于这些调查方式的正当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6.
隐性采访:从概念规范开始——兼与郭镇之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隐性采访在新闻业界的广泛使用,对这种采访方式进行研究的文章和著作也不断出现。理论研究的大量介入,对于规范这种包含大量争议的采访实践无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隐性采访本身的复杂性,使关于隐性采访的研究也存在诸多不同认识。而对概念的规范,无疑是使研究走向科学和深入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隐性采访在业界越来越广泛使用,而在学界却备受争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力丹曾经指出:隐性采访没有法律地位,不受法律保护.甚至经常构成法捧和道德的悖论。①隐性采访有多大的存在价值.它所带来的道德困惑和法律陷阱,以及如何使隐性采访规范化.这些都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8.
隐性采访,这种被人们称为“偷拍偷录”的新闻采访方式,眼下正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体特别广播、电视媒体记者的偏爱。尽管有人对这种采访方式提出异议,但这并不妨碍它对热衷于挖掘“秘闻”的新闻记者的巨大吸引力。因为它毕竟能够让记者得到其他采访方式难以得到的真实情况,并且常常可以获得较高的“卖点”,受众较高的认可度。 然而,对隐性采访的争论依然存在。争议不仅来自社会也来自新闻界本身。由于这些争议涉及新  相似文献   

9.
邓倩  徐翀 《传媒》2003,(12):51-53
近年来,隐性采访这种鲜活的新闻采访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广播电视记者广泛运用。目前,新闻界关于隐性采访的争议颇多,见仁见智。众所周知,采访的目的在于挖掘新闻事实,维护新闻的真实性,隐性采访存在的根本合理性即在于能够更大程度地实现这一目的。在进行批评报道时,如果记者采取显性采访,亮明自己的身份,说明采访意图,一般是很难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因此,把隐性采访用得恰到好处,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隐性采访的常识 所谓隐性采访,又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指新闻记者在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  相似文献   

10.
李萍 《新闻三昧》2008,(6):55-56
近年来,无论是电视媒体还是纸质媒体,隐性采访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并开始有泛滥的倾向。但关于隐性采访,法律、道德伦理层面的争执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在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可循的情况下,媒体应该确立自己关于隐性采访的自律原则,在隐性采访中把握一定的“度”,避免陷入诉讼和受到道德、伦理的指责。  相似文献   

11.
尽管隐性采访在学界备受争议,但作为采访手段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已被我国新闻实务界广泛运用。本文从隐性采访的含义、存在的必要性、现状以及前景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前段时间,南方都市报记者打入替考团伙,曝光江西高考替考事件,引爆社会关注。然而,对于记者卧底替考的调查手段,舆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焦点集中在"卧底替考是否涉嫌违法或者违背新闻伦理"。事实上,对于"卧底"或者其他隐性采访手段,这样的争议已不是第一次出现,记者的隐性采访一直面临着法律风险和道德悖论。本文从隐性采访的概念和特征入手,通过对这种采访方式带来的法律和道德风险的分析,找出记者在暗访时所要遵循的原则,并对于相关立法提出呼吁。  相似文献   

13.
陈晓睿 《新闻传播》2010,(4):102-102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传播活动全面介入现代社会生活。在这一过程中,隐性采访凭借自己的优势被越来越多地采用,并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然而,从它诞生之日起,隐性采访就在法律和道德伦理层面一直倍受争议。由于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积极介入和隐去真实身份的角色扮演行为,很容易超越适度的界限,因此更需要慎重地把握。  相似文献   

14.
李凯 《新闻世界》2011,(6):173-174
隐性采访是进行批评报道的有力武器,堪称投向社会丑恶现象的"投枪"、"匕首"。然而,近年来随着隐性采访的增加,新闻侵权诉讼也随之增多,有的记者因此而被告上法庭。不少隐性采访更饱受"钓鱼采访"的质疑,引发争议。应着力提高记者法律意识和采访技巧,有效规避侵权"雷区"。  相似文献   

15.
发挥隐性采访积极作用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公开采访,隐性采访具有一定的侦查性,在揭露社会弊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在国内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类新闻节目中,多数都采用隐性采访的手段。但伴随着其在电视新闻中应用越来越频繁,其所面临的法律和道德上的问题和争议也越来越多。如何合理的利用隐性采访,规避其消极影响,是新闻工作者共同思索的问题。一、隐性采访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隐性采访在电视新闻采访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积极  相似文献   

16.
张晓宝郭庆 《视听》2016,(12):109-110
隐性采访是电视记者在特殊环境下常用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在民生新闻节目中常能捕捉到不为人知的秘密。民生新闻中隐性采访运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本文从民生新闻栏目工作者的角度,对民生新闻中隐性采访运用不当的主要表现及原因进行理性分析,并提出民生新闻中合理运用隐性采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何菁 《青年记者》2007,(8):49-50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传播活动全面介入现代社会生活。在这一过程中,隐性采访这种方式凭借自己的优势被越来越多地采用,并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然而,从它诞生之日起,隐性采访就在法律和道德伦理层面一直倍受争议。由于记在采访过程中主体意识的积极介入和隐去真实身份的角色扮演行为,很容易超越适度的界限,因此更需要慎重地把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隐性采访方式通常是对社会存在的问题和阴暗面进行揭露,较多地使用偷拍偷录的方式获取材料。由此形成的批评性新闻报道虽很受观众欢迎,但惹起的新闻官司也不少,在道德和法律方面存在很多争议。本文主要从受众和媒体等方面阐述隐性采访的存在条件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隐性采访与记者的角色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培林  汤天明 《新闻知识》2004,(9):30-31,17
隐性采访,按照笔者的理解,是记者隐去职业身份而进行的一种采访方式,即以非记者身份进行的采访,基于这一定义,加上对于近年来大量隐性采访案例的分析,笔者发现,记者在隐性采访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角色冲突现象,下面,试对隐性采访中记者角色冲突的表现与规避方法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20.
暗访带来的困惑 赵金:隐性采访,在学界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有人称之为"诱导式采访"、"隐身采访",有人也称之为"体验式采访"、"暗访".叫法和界定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认同这是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身份来获取新闻素材的一种新闻采制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