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报纸的竞争已远远超出新闻的范畴,读者在获取新闻和信息的同时,越来越期望得到美感,就像观众欣赏MTV时不但要求音乐美,更要求画面美。谁来做到这点?答案是美术编辑。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多年来,越来越多的报纸上出现了美术编辑或版式设计的字样,有的报社甚至不惜重金聘请视觉总监,负责统筹报纸的版式设计,这表明在当今报业发展中美术编辑的地位日益重要,美术编辑正受到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新闻美术是依附于“新闻”的“美术”,它运用美术手段来调动读者的视觉注意力和想象力,以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新闻美术具备三个主要特征:①直观性和形象性;②新闻性和趣味性;③装饰性和审美性。报纸的发展和新闻美术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随着中国报业的发展,两者的“互动关系”将更加交融和增强。“一图值千言”,新闻美术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杨天雪 《新闻窗》2005,(6):53-53
报业发展到今天,彩色报纸已逐步取代黑白报纸的主导地位,编好彩色报纸,对编辑来说是一个新课题。编辑部必须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文字编辑必须熟悉平面视觉传达的各种手段和知识,包括色彩学;二是美术编辑必须改变长期以来的配角地位,融入新闻编辑的主体行列中。  相似文献   

4.
过去报纸的版面设计属于报纸编辑学的范畴,一直是由文字编辑特别是新闻编辑承担的,因此新闻编辑又被称为版面编辑。近年来,随着报业的迅速发展,报纸编辑的分工更加明确,美术编辑日益成为版面设计的主角。不仅副刊如此,而且连新闻版的大部分版式设计和美化也逐渐由美编做主。这一现象的成因是什么?美编与文字编辑画版孰优孰劣?美编画版的前景如何?本文  相似文献   

5.
副刊,是“报纸上刊登新闻、评论以外作品的固定版面”,早年的副刊常常是版面补白的“混编”和随报赠送的“附张”,以后逐渐发展成为有固定名称的版面。从鲁迅先生为北京《晨报》副刊起名,到约定俗成,经过70多年的发展和演变,、报纸副刊走势已呈现新的格局、无论是其内涵或者是外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拓展。 近年来,报纸越办越多,报业竞争愈演愈烈,读者在琳琅满目的报纸中,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在新时期,报纸副刊究竟该如何拓展生存空间呢? 找准定位争取读者 副刊要争取读者,必须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找准市场定位,所谓市场定…  相似文献   

6.
戈缨 《新闻传播》2005,(5):52-52
报纸专刊,要讲求知识性、服务性和实用性,但同时还应加强它的新闻性。专版为什么也要有新闻性呢?首先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市场经济的规律打破了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报纸计划订阅的规定,报纸订阅也走向市场。这就要求报纸真正受读者欢迎,卖得出去才行;而新鲜的东西总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吸引着人们的视线,报纸的专版在这种形势下就必然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增强新闻性。第二,它是新闻事业特别是报业发展的需求。一张报纸能不能受读者欢迎,除了新闻版面吸引人之外,报纸的专版也成为重要因素。唱重头戏的专版就不能再是过去的“补白”版面,而应有新闻走近,以拉近读者的阅读视线。第三,  相似文献   

7.
谌笛 《新闻窗》2007,(5):95-95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在深刻总结了当代中外报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正式明确提出了“数字报业”的理念,要求全国报业要在以往推行报业数字化的基础上,积极推行数字报业发展战略,“重塑报纸出版业的行业边界和业务形态,推动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经营模式的转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在报业发展、新闻改革的浪潮中,专版、专刊和副刊像报纸的正刊一样,同样经历了大幅度、甚至是脱胎换骨式的改革和扩张。可以说,专副刊这一不属于新闻范畴,但却是新闻的延伸和深化,并带有某种新闻的视角和“气质”,与新闻版面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特殊新闻”,在满足读者对报纸多方面的信息需求、审美需求和服务需求,在组织、引导社会舆论,指导、影响群众生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报纸的副刊已成为报纸分层次、分特点吸引受众的特色手段。专副刊作为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新闻版不可替代的特性和作用,具有其它新闻版无可比拟的自身优势。”(江作苏:《办好专副刊是我们光荣的使命》)正因为专副刊在报纸中有着这样重要的地位,所以,专副  相似文献   

9.
宋葳林 《记者摇篮》2005,(12):45-45
独家新闻是“由一家新闻机构向外界发布的新闻”。就一张报纸而言,如果说没有独家新闻,报纸很难体现自己的独有特色,也更不容易吸引读者,赢得市场。在当前报业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党报的权威性不仅体现在对重大决策的报道上,加大采编独家新闻力度,也是增强报纸权威、贴近性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熟悉英美报业的新闻同仁都清楚,英美报业发展到今天,双休日报纸版面与对应广告呈现“双增”趋势(即版面与广告双双增加)。我国报业市场恰巧相反,双休日版面“薄势”如故,“厚度”一直只是良好的愿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报业竞争的全面展开,我国大部分大中城市都出现了一家以上的都市生活类报纸,而不管是报纸的经营者还是这些城市的读者,在阅读报纸和经营报纸时,都会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报纸虽然越来越多,一份报纸虽然越来越厚,但不管是新闻还是版面方式,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是大同小异,报纸经营者为没有细分的市场拼得不亦乐乎,读者也面对着报摊上似曾相识的报纸疑惑重重。同城竞争的报纸如何避免同质化,成为报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今时代是个“品牌时代”,消费者青睐名牌产品,企“品牌”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的角角落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闻事业的改革深报纸、报业与经济领域的关联度日益提高。报业作为报纸作为一种产品,同样面临着一个品牌形象创办名牌报纸,是吸引读者、服务读者、增强报首先,报纸形象是中心。报纸作为一家报社向读者提是其打造品牌形象的中心环节和落脚点。办一张高质量的报纸是社会主义新闻是读者的要求,也是打造报业品牌形象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僵化的新闻思维模式和只强调报纸的宣传使报纸的大部分版面都被一乏味的官样文章…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报业数字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的概念不绝于耳。人们熟悉数字化的概念或许最先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的数字电视开始的。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报纸印刷由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取代铅排铅印时就已经走向了数字化。如今,在发展现代报业的道路上,数字化已成为新时期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内地有报纸2007种,分属1200家报社和报业集团,而从1996年广州日报成立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到今天全国已有39家报业集团。组建报业集团是推进内地报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的重要措施,报业集团建设在整体上推动了中国报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报业从业单位经济规模的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出现和迅速普及更加剧了媒体之间的竞争。十多年的发展表明,不管网络媒体如何发展,也不能取代报纸,但对报纸产生的生存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中国报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新闻优势走数字化发展的道路。可喜的是,中国报业在走向报业集团的发展过程中,已在逐步走向数字化的全面发展道路,提高了报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但勿庸置疑的是,由于受观念、认识差异  相似文献   

14.
姜青青  郑蔚雯 《传媒》2014,(9):28-30
正视觉化传播方式(如图片、图表、漫画、3D美术、动画和视频)在报纸吸引眼球、易读性、阅读性和新闻解读深度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应看到,这种传播方式在促进报纸转型发展的同时,必将会在战略上推动报业整体的转型升级。视觉化传播对报纸和报业转型的意义2000年前后,都市类报纸引领了国内报纸版式革新,国内报纸中以图片新闻和图表新闻为代表的视图新闻不断涌现,成为报业争夺读者的新战场。视觉化传播在纸媒新闻传播上的功效是显而易见的,至少可以实现减少信息获取时间,提升阅读体验(如现在很多媒体在两会报道上通过信息提炼,挖掘新闻的核心信息和内涵,利用版面语言、图表、图示等视觉化手段来做报道,既容易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也节约了读者获取信息的时间);独创版面设计,提升报纸品质(利用创意体现新闻主题,打破传统的以新闻照片、图表和文字内容为主的  相似文献   

15.
张敏 《中国地市报人》2012,(10):101-102
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如何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在形成自身特色的同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读者的眼球?对于党报而言,除了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不仅要重视文字编辑,也要注重新闻美术。本文从党报版式设计角度,探讨如何将新闻与新闻美术相融合,创造性地发挥其作用,以此优化版面设计,从而有助于党报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提升了视觉冲击力,...  相似文献   

16.
罗晓 《新闻采编》2000,(1):14-16
1999年是南京报业史上非同寻常的一年,也是南京读者最引以为自豪和得意的一年。因为在这个年份里,南京爆发了一场中国报业史上绝无仅有的价格大战。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南京的一些报纸竟卖到了一角钱一份,少数报纸还免费供读者阅读。难怪一些业内人士惊呼:当年英国的“便士报”又出现了。但他们又不愿将这种报纸称为“便士报”,而是美其名曰“廉价报”。笔者历时一月有余,每日必购南京市售的所有报纸悉心研究,并在采访各方人士后。方对南京此次爆发报业大战的原因、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了一个全面了解。 南京报业市场的当前现状 目前,在南京报摊零售市场,人们通常可以见到  相似文献   

17.
重视报纸的副刊,是中国报纸的优良传统。我国的报纸副刊历经了百多年的发展演变,优雅的文化品位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一直是副刊的生命。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副刊已成为报纸争夺读者“眼球”的一个重要武器,有些副刊更是已经成了报纸的品牌。然而,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化趋势加速以及网络等现代传媒业的发展,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报纸副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研究区域性报纸同质竞争的走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磊 《传媒观察》2003,(1):34-35
报纸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读者也具有明显的地域亲近性。在我国,有关调查显示:在一个较广的地域内,影响力排在前三位的报纸,都是当地报纸,且有60%的居民认同当地报纸的影响力。可以说,现在除了中央新闻单位的新闻传播覆盖全国,区域内的强势媒体基本被“地方军”所掌握。由于中国报业市场的太大和区域市场的相对  相似文献   

19.
叶向荣 《新闻记者》2007,(10):35-36
一个企业要出名牌离不开优质服务,一张报纸要想在读者心目中树立真正的品牌,同样需要向读者坚持不懈地提供周到细致贴心的服务。增加服务性,不仅是报纸实现"三贴近"的必要途径,也是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而且,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和报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读者对报纸增强服务性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这已成为报界人士日益关注并积极探索破解之法的一大课题。本文结合新闻业务实践,浅析如何进一步服务社会从而提高报纸竞争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广州报业零售市场调查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晋升  罗雄 《新闻记者》2002,(12):53-55
零售状况是衡量报纸的读者拥有量和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指标 ,也是反映一个地区报业发展市场化程度高低的重要参照。近年来 ,在广州地区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中 ,无论是历史悠久的“三大报”还是“新生代”的报纸 ,无不将零售作为开发本地市场的突破口。2001年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从广州市现有的3026个报摊中 ,按各城区报摊多少的比例抽样选择90个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州地区报刊零售市场的流通情况和读者的阅读取向 ,对广州报业市场开发不无启示意义。一、广州报摊零售的基本情况调查显示 ,广州市每个报摊零售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