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并不是文学和艺术的特有领地,它同样属于新闻这门学科。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新闻则正是对客观存在事物的一种真实、典型的反映。因此,新闻具有其美学特征是一种必然。新闻是社会美的直接反映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也就是说,美就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美学家们把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美称为——社会美。  相似文献   

2.
美的客观性、社会性,是美的重要特征。美客观地存在于人类劳动活动、斗争生活、社会生活及人类创造的产品之中。广播电视节目所反映的现实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就是说这种现实美是广播电视传播者通过办节目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的美的反映。因此,我们要坚持美来源于客观存在,客观存在的美是第一性的,各类节目反映的现实美是第二性这一唯物主义观点。一、广播电视反映的社会美  相似文献   

3.
新闻属于意识形态。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新闻的产生就是为了传播社会各种信息,传达社会活动经验实现改革。我们处在一个改革的时代,新闻就要不断地反映“改革”这个客观存在,社会活动在不断创新,新闻就要不断反映这种创新。  相似文献   

4.
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报道,是主观反映客观的产物。新闻写作作为写作的一种形式,它是客观存在和大脑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物”到“意”再到“文”的过程。新闻中的“物”是客观事实,是记者的采访对象或观察对象。它是新闻的本源,也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之一。“物”是新闻具有说服力的最重要因素。任何新闻都是对客观存在即“物”的报道。从客观事实到新闻,要经历一个中间环节———作者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加工。这一过程就是新闻写作的“意”。人脑反映客观事物,不是机械、直观的反映,而是自觉的、能动的反映,它是…  相似文献   

5.
美感也是一种信息,它和新闻事实一样都是客观存在。人们的精神活动不仅求知,而且求美,人们阅读新闻同样有这两种追求。读者通常评价这条消息好,那条消息不好,其中就包括对消息中美的信息的评价。什么是新闻中美的信息呢?  相似文献   

6.
新闻的美学特征是对新闻的美的特殊性质的概括.作为一种特定的意识形态,其美学特征是客观存在的.探究新闻的美学特征有助于我们更明确地把握新闻的美,进而更加积极地塑造和更加深刻地欣赏新闻的美. 新闻的美学特征的本质 1.通过新闻方式掌握世界就形成新闻美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的认知,情感等本质力量在劳动对象中得以肯定.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性和人类掌握世界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美的形态的多样化.而通过新闻方式掌握世界就形成新闻美.[1]  相似文献   

7.
新闻是新近发生(或者变动)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绝对“客观”的新闻从来都不存在。就新闻事实而言,其时间、地点、人物、成因、结果等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且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客观地存在和运动着,这就是新闻事实的自在性;而新闻报道则是人们对客观新闻事实的符号化反映,它具有能动性,也就是说,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主观的因素。正是“新闻事实的自在性与  相似文献   

8.
新闻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信息,它直接思考着、反映着的唯一对象,只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新闻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事实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结果。客观事实的存在,是产生新闻的前提和条件。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这是以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为哲学基础得出的新闻本源的观点。它要求新闻只能是客观世界所发生的事实的信息,而新闻真实性所强调的正是事实的属性。  相似文献   

9.
新闻要讲究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分两种,一种是指对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具体事实的真实报道,也就是所谓的对生活真实的反映;还有一种是真实把握生活本质和事物发展规律的报道,也就是所谓的对本质真实的反映。长期以来,一些新闻理论工作者和新闻实践者认为,生活的真实要比本质的真实低一个档次,生活的真实而不是本质的真实往往是新闻报道失实的重要原因。其实,这种认识存在着较大误区。  相似文献   

10.
吴道君 《新闻窗》2011,(2):20-21
目前国内外对新闻真实性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和突破.大多数人也认识到新闻所反映的对象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没有这个事实基础,在新闻传播的范围内谈论真实便失去了意义。而新闻真实中这个客观存在并不完全等于新闻真实,只能说是对“实”的认识反映,并以此构成“真”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新闻要讲究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分两种,一种是指对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具体事实的真实报道,也就是所谓的对生活真实的反映-还有一种是真实把握生活本质和事物发展规律的报道,也就是所谓的对本质真实的反映.长期以来,一些新闻理论工作者和新闻实践者认为,生活的真实要比本质的真实低一个档次,生活的真实而不是本质的真实往往是新闻报道失实的重要原因.其实,这种认识存在着较大误区.  相似文献   

12.
魏维 《传媒》2014,(24)
新闻摄影所摄入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具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物形态的反映,是对事物或事件瞬间状况的体现。其所表现出的美,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新闻事实的形象瞬间纪实美。  相似文献   

13.
从审美角度谈新闻素材的选择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陈堂发新闻作品作为反映和记录短时距的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作为一种精神产品,需要注重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就内在美的尺度而言,主要体现为对原始新闻素材的选择。这种美的品质力求忙中求美,杂中求美,简中求美...  相似文献   

1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人们的共识,自无疑义.然而这个"真实"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闻报道是记者对客观存在事实的一种主观反映,带有主观认识的痕迹.因此新闻的"真实性"问题我们应该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看.  相似文献   

15.
刘晨 《新闻世界》2013,(11):212-213
美存在人类的一切生命活动之中。而新闻作品也是人们对追求美好未来的审美描述成果。新闻作品是传播信息、记录社会、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表现,在媒介传播中处于优先主导地位。本文从新闻作品形象美的三个角度切入,以典型报刊类新闻作品为例,探究新闻作品的形象美在新闻创作过程中展现的作用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件具体的事,可能是实实在在客观存在的,但它不一定能反映出时代特点与社会主流。况且一种倾向往往掩盖着另一种倾向。新闻的本质真实要求新闻具有时代特色,真实反映事物发展趋势,防止以偏概全,从而切实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遗憾的是,我们的宣传报道中,一些不能反映本质真实的稿件时常见诸于报端,试举几例如下:关于“首富为官”。近几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一批“经济能人”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感召下脱颖而出,率先致  相似文献   

17.
谈新闻写作中的『物』『意』『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报道,是主观反映客观的产物。新闻写作作为写作的一种形式,它是客观存在和大脑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物”到“意”再到“文”的过程。新闻中的“物”是客观事实,是记者的采访对象或观察对象。它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之一。从客观事实到新闻,要经历一个中间环节──作者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加工。这一过程就是新闻写作的“意”。人脑反映客观事物,不是机械、直观的反映,而是自觉的、能动的反映,它是指作者从客观世界中得到各种材料后,经过大脑的思考,形成某种思想认识,这是新闻“意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新闻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文本劳动,一篇具有真善美价值的新闻作品能达到审美要求,可以更好地表现时代主旋律,反映生活、表现生活、服务生活。真是新闻审美要求的基础。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真实的东西才是最美的。它不会使人失望,只能让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美是一种和谐,不管对自然还是对人类,都是如此:对自然来说,美是一种和谐景致;对人来说,美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外化,孔子的“里仁为美”就是这个道理。善和  相似文献   

19.
新闻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文本劳动,一篇具有真善美价值的新闻作品能达到审美要求,可以更好地表现时代主旋律,反映生活、表现生活、服务生活。真是新闻审美要求的基础。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真实的东西才是最美的。它不会使人失望,只能让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美是一种和谐,不管对自然还是对人类,都是如此:对自然来说,美是一种和谐景致;对人来说,美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外化,孔子的“里仁为美”就是这个道理。善和  相似文献   

20.
新闻工作者真实反映客观存在,坚持真实报道,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传播实践提出的思想上的基本规范。但在如今的新闻宣传报道中,却时常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失实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