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广琴 《教师》2011,(7):27-27
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学生难免会犯错误,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对待。  相似文献   

2.
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星座都有自己的坏毛病。没关系,重要的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要想改掉自己的坏习惯,赶快来看看为您提供的小窍门吧!  相似文献   

3.
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星座都有自己的坏毛病。没关系,重要的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要想改掉自己的坏习惯,赶快来看我们为您提供的小窍门吧!  相似文献   

4.
脑筋急转弯     
1.做了什么事,知错却不能改?2.想把梦变成现实,第一步应该干什么?3.为什么彤彤与壮壮第一次见面就一口咬定壮壮是喝羊奶长大的?  相似文献   

5.
<正>错误是正确的开始,只有知错才能思错,然后改之,这样才能防止一类题再出错.基于此,本文立足于九年级数学的“方程与不等式”,分析同学们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出现的多种错误,借助一定方法与理论,收集与归纳、整理数学问题解答时出现的错误,然后整合成类,提出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此能够“知错能改”“知错能用”.运算能力的建立需要在已经理解运算对象的基础上,可以结合运算律、运算法则等进行合理的运算.方程与不等式解题的正确率与同学们的运算能力有很大的关联,以下面的问题为例,诊断同学们在运算中出现的多种错误类型与表现.  相似文献   

6.
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星座的人都有自己的坏毛病。没关系,重要的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想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吗?那就赶快来看我们为您提供的好办法吧!  相似文献   

7.
郭小玲 《考试周刊》2014,(43):176-176
学生产生过错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矫正学生的过错,教师要尊重、爱护过错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让学生明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引用邵景均对执行力五方面分析,详细探讨了高校领导、中层干部、基层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应做到统一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知错能改,与时俱进。只要将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五方面贯彻执行到位,便可将教学管理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9.
螳螂将军     
图画中的螳螂威风凛凛,它的身旁静静地站着一个男孩。这些都被细心的徐茜同学看在眼里,她巧妙地运用自己所学,将童话故事里的大拇指弟弟与知错能改的螳螂将军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篇颇有意思的小童话。  相似文献   

10.
张永兴 《考试》2003,(5):38-38
近两年高考上海试题(物理)中出现了“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新题型。这种试题的特点是:全盘托出学生对某一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过程,或对某一物理问题的解答过程,侧重暴露物理学习中存在的偏差,以此为试题背景,要求考生审题时辨析是非(知错),简要说明理由,肯定正确,当即纠正(即改)。这种试题贴近学生物理思维实际,具有考核说理表述能力的功能,下面略举几例。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变化,传统的政教方法已经相对滞后于现代教育。为了让学生知错能改,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健康快乐地完成高中三年的学业,我们每一位老师必须与时俱进、转换思维、更新方法,从全新的视  相似文献   

12.
落英子信箱     
《当代职校生》2014,(1):95-95
成长的道路上没有谁不犯错,怕的就是知错而不改。从今天起,做个正直的人,做个敢于正视自己错误的勇者。  相似文献   

13.
格林斯潘道歉了。在过去的20来年中,他差不多被认为是永远正确的。然而此时,他承认,缺乏监管的自由市场存在缺陷。此时,全球经济已走到悬崖边上,而这已经被检讨为他所竭力呵护的自由资本主义所犯的错误。格林斯潘也会犯错,再度证明我们的世界并不完美,因此需要修补它——知错能改,总比不知错或不会改更好。  相似文献   

14.
历史教学除了承载着让学生了解过去,以史为鉴外,还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通过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来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知错能改,培养学生顾全大局意识,摆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等优良品质,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相似文献   

15.
自学目的认识蔺相如的爱国精神和廉颇知错即改的品质,学习通过故事描写人物的方法。自学引导1、了解有关背景《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第  相似文献   

16.
由于大人和孩子在认知能力以及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差异,“知错”的程度以及“知错”所需的时间都会大不相同。因此,大人能认识到的错,孩子未必能认识到;大人可以很快判断出来的是非,孩子未必能马上判断得出来。  相似文献   

17.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面对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小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因此,教师的批评也就必不可少。但是,批评是一柄双刃剑,使用恰当能帮助学生改变不良行为与习惯,建立自律与自强;如果使用不当将使学生自信受损,更有甚者能够摧毁自信与自尊,造成学生性格缺陷,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那么,如何能让学生知错能改,更好地成长起来呢?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学生难免会犯错误,关键在于班主任怎样对待。今年我教的是初一年级,开学初,我在班级宣布了一系列养成教育的常规要求:不乱扔纸屑,爱护班级公物,打扫工具用完后要放在规定的位置,不在教室里疯……第二天语文课,我提前五分钟走进教室,发现教室里灰尘弥漫,扫帚横七竖八地躺在后面的地  相似文献   

19.
《史记》乃司马迁的"发愤之作",其中寄托了作者"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的情怀,在记述历史的同时包含了作者的深刻思考,《史记·秦本纪》中记录了秦国的历史,司马迁在记述秦国的兴衰发展中,极力赞扬了秦穆公重视人才,尊重人才,任人唯贤,并且知错能改等可贵的品质,体现了司马迁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20.
智慧大比拼     
《考试》2005,(7)
1.做了什么事,知错却不能改?2.什么动物最初用四条腿走路,然后用两条腿,最后却用三条腿走路?3.小明晚上看文艺表演,为啥有一个演员总是背对观众?4.不破时人们犯愁,破了才高兴,这是什么?5.24个人排队.每列5人,怎么排成6行?6.打什么东西既不花力气又舒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