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卫星会议之一的“21世纪数学课程与数学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8月17日至19日在重庆召开,会议的报告及论文涉及领域主要包括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大学数学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教师教育,国际数学教学比较等主题,但比较集中在数学课程改革方面。  相似文献   

2.
“2002国际数学家大会数学教育(西藏)卫星会议”于2002年8月13日~16日在拉萨召开,会议主要围绕:数学教师教育与培训。大学数学教育改革,数学教学研究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数学课程改革等主题进行了报告和研讨.数学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国际化潮流;数学教师教育具有双专业的特点,其专业实质是应用;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专业技能与教育专业实践能力的学习与培养。  相似文献   

3.
2014年6月27日-7月1日,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2014年国际学术年会在甘肃兰州成功召开。会议由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主办,西北师范大学承办,共有国内外40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参会人员主要包括数学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教研员和研究生等。会议主要围绕12个议题展开:数学教育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数学课程改革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数学课程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中小学数学课程与教材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教育改革;大学数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数学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数学学习心理研究;数学史、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少数民族数学教育;数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数学教师职后培训研究。会议共设大会报告7场与分组报告25场,6月28日上午进行大会开幕式和大会报告,分组报告主要集中在28日下午和29日,30日上午进行大会报告和闭幕式,30日下午参观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在为期三天的会议报告中,国内外数学教育的专家学者们针对各议题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与探讨,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学术氛围浓厚。  相似文献   

4.
2002 年,在北京召开“ 国际数学家大会” 之际,在重庆举办了“ 廿一世纪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者从国际的视野,审视世界数学教育课程发展概况和遇到的难题,对日本、韩国、新加坡、法国、美国、俄罗斯和荷兰等国的课程发展概况进行了专题报告.中国的数学课程新标准,需要从“ 后现代” 社会以适性教育角度审视分析,并与各国数学课程的发展趋势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5.
会议纪要     
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4年学术年会,于2004年10月29日—11月1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年会的主题是:数学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年会的6个研究专题是:高师数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及教材建设;高师数学教育与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高师数学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高师数学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整合;中学数学教育改革与数学教师培训.2004年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于2004年12月10日—14日在广西南宁举行.本次研讨的主题是“基础与创造”.研讨主要成果有:总结与发展数学“双基”的优良传统;研究“双基数学教学”现状,关注现实,服务现实;探索“双基”的理论基础;寻求“双基”与“创新”的结合.全国第七届数学方法论与数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PMVII全国会议),2004年11月16日—21日在天水师范学院举行.会议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开幕式及大会发言;第二阶段会议的主题是对MM实验进行专题讨论.四川省高师院校数学教学论研修会于2004年11月19日—21日在内江师范学院召开.会议安排了专题讲座和主题发言,在大会上进行了论文交流,并围绕“数学教学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张奠宙 《数学教学》2006,(2):F0004-F0004
进入21世纪,国际数学家大会(ICME)于 2002年在北京举行.此后,2008的奥运会,2010 年的上海世博会,相继申办成功.本期的“国际数学教育信息”栏目,刊登了2004年8月在上海举行“第三届东亚数学教育会议”的纪要.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会议.  相似文献   

7.
2005年12月23日至24日,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和平区政府联合主办,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承办的“海峡两岸数学课程与教学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应邀参加本次大会的300多位代表分别来自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有数学课程与教学领域的专家和长期实践于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会议研讨的主题是:基于学生发展的数学教学改革问题。具体研讨中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现状、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问题以及中外数学教育的比较研究四个问题。会议分专家专题报告和分组讨论、研…  相似文献   

8.
2002年8月17日—19日,在“21世纪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重庆),举行了2次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学数学教育学概论》和《中学数学研究》编写工作研讨会.为了集思广益,会议决定将编写权公开招标,诚挚邀请全国数学教育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有关的编写活动. 会议由华东师大张奠宙,西南师大宋乃庆主持.西南师大张广祥等6人,首都师大王尚志、朱文芳,南京大学郑毓信,陕西师大罗增儒,华南师大王林全,华中师大陈志云,重庆师院黄翔,贵州师大吕传汉、汪秉彝,人教社章建跃,南京师大马复、喻平,天…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于1998年11月11日至13日在天门市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200余名代表及有关方面的领导、专家参加了会议。 这届年会的主题是:面向21世纪、深化素质教育、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现代化。 会议邀请华中师大党委副书记翟天山教授作了题为“现代教育思潮与中小学教改动向”的学术报告,对现代教育思潮与变革中的各种教育观念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评价和剖析,并对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趋势及教师如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形势发展需求进行了深入阐述。潜江市实验小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落实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的委托,3月11至12日,“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小组”在北京召开了首次工作会议.会议认为,制订旨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现代化中小学数学课标准,是21世纪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要求,是与人类生存质量休戚相关的现代数学发展的需要,更反映了基础教育的性质、任务及其质的规定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标准”研制小组期望数学教育工作者能参与这一关系下一代成长的重大课题工程,使得“标准”的制订过程成为数学教育思想大讨论的过程.现全文刊登“关于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的初步设想”,欢迎来稿参与讨论.来稿务求紧密联系实际,讲清讲透问题,多提建设性意见,稿件也可直接寄到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邮编:100875,联系人:刘兼、张春莉).  相似文献   

11.
鹤鸣 《今日教育》2007,(1S):49-50
说到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的朱福荣老师。我就想起“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句诗。作为首届重庆市名师、特级教师,他不仅在重庆市教育界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且在全国都有相当的声誉。在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卫星会议21纪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他曾做《新教材搭起师生成长的平台》的大会发言。可以说,在学术界也算是声名远播了。这种“声之远”缘自其“居之高”。  相似文献   

12.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工作研讨会”于1999年10月8~10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由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小组、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来自全国的知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数学教研员,中小学数学教师,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的代表,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各套中小学数学教材的主编、部分数学教育杂志的主编、出版社代表,约180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是在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小组前段工作(提出了“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初步设想”,分五个专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在全国范围内分地区召开…  相似文献   

13.
1988年8月在南开大学举行的“21世纪中国数学展望学术讨论会”上,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提出了“中国数学在21世纪率先赶上国际水平”的设想,这引起了我国数学界的极大关注。这次会议还针对我国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数学教材改革势在必行”和“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改进数学教学”的要求。但我国的数学教育应如何改革,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有哪些差距等问题是需要数学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第四次全国工科数学教学经验交流会于1999年10月在西南交通大学举行。来自全国128所高等院校的17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四川省教委和西南交大的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讲了话。全国工科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马知恩教授就我国工科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发展等问题作了大会报告。会议主要交流和展示了近几年来全国高校工科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成果,研讨了如何在工科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等问题,以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会上,代表们就工科数学课程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先后进行了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注重对数学文化与数学本质的探讨,让数学史融入数学课程,以期通过数学史与数学课程  相似文献   

16.
自从第六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把“问题解决模型化”作为学校数学教育和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以来,问题解决就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显著特点.2001年,我国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电明确把“解决问题”作为数学课程标准之一.作为四部分内容之一的“实践与综合运用”在标准中有着明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17.
2019年甘肃省数学教育研究会学术年会于7月15—18日在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召开.来自省内各高校数学教育专家、一线中小学数学教师及教研员等10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共包括2个大会报告、6个主题报告及5个分小组报告,主要围绕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与教学的理论及实践、高等院校数学教师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等主题展开了广泛交流.  相似文献   

18.
“第二届华人数学教育大会暨数学教育博士生论坛”于2016年10月26—28日在重庆召开。会议云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大陆等地三百多位海内外数学教育专家、学者、研究生和一线教师。与会人员围绕数学核心素养、课标教材、测量评价、数学文化、教育技术、少数民族数学教育和教师教育等专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此次会议国际引领深入,本土研究规范,实证研究广泛开展,中小学教师创新活跃,展现了华人数学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优秀成果,充分显示了华人数学教育正走上国际舞台,成为国际数学教育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条件,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改革方向发展。国家教育部决定,分三个层面在全国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这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将极大地影响数学教育的现状。因为只有这样,数学教师才能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这就是“课程整合”的核心。本文就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作一些…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迎接21世纪信息社会的挑战,“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已成为我国基础数学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对数学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学与教的方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了寻找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效结合点,正确把握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方向,我们必须要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教学模式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本文在数学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内涵进行分析,尝试提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以及整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