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教师普遍将目光聚焦课堂,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层出不穷,教师挖空心思构建高效课堂,却忽视对学生课后复习方法的指导,使一些学生在作业和考试中屡屡出错,成绩"居低不上".笔者认为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要"两只手"给力,"一只手"是指教师课堂上的"教","另一只手"是指学生课后知识的温习.教师课堂上要"重拳出击",课后复习要"出手相助",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收到明显的成效. 笔者班上有62名学生,他们的性格迥异,学习方法、能力千差万别,成绩参差不齐.为何同在一个课堂,听同样的课,做着同样的作业,有的学生"懂而不会""会而出错",是教师无能,还是学生太笨?为此,笔者对学生课后复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2.
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转变观念,要转变哪些基本的观念呢?根据中小学校的实践经验。以下一些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第一,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是能够教育好的。传统观念认为,学生的成绩有优秀的、中等的、差的,这是很自然的,而且有的人认为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学生的天赋有关,成绩不好的学生脑袋“笨”。  相似文献   

3.
人们对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反应 部分学生的看法是:多数学生表示欢迎,他们认为开展"大课间"活动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因为体育锻炼的时间多了,能减轻学习疲劳,而且提高了学习质量;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考试和升学的压力依然存在,还是无法真正轻松;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关键是要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成绩才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1."数学高才生和数学普通生"概念的界定和本子课题研究的范围1.1"数学高才生和数学普通生"概念的界定数学高才生有学者认为,数学考试成绩最优秀的5%的学生是数学优秀生;有学者认为,在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能得奖的学生是数学优秀生;有学者认为,那些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就能得到较好数学成绩的学生;也有学者认为,智商高且数学成绩好的学生是数学  相似文献   

5.
<正>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语文成绩的提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语文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大纲中也明确规定:"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要重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江苏教育》2021,(8):47-48
<正>一、我要成为"最好的"学生小梅,高二女生,小学二年级时父母离异,现在与母亲一起生活,母女关系亲密。她性格开朗,进取心强,在班上爱表现自己,认为自己比同学成熟。她学习努力,成绩在班级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从初三到高二,小梅一直自我激励:"我要成为最好的学生。"但是成绩波动较大,难以稳定。高一期末考试成绩中等,这与小梅的理想目标有较大差距。她的苦恼是:想成为最好的学生,但做不到,对自己充满了失望,甚至开始自我怀疑。  相似文献   

7.
有效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学习,是我们新课程、新理念下"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它注重数学的应用,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同于传统的以题海战术为手段提高学生成绩的教学模式,它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体现学生主人翁的意识。为了使学生学得更有效,笔者认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是关键,它们是有效学习的基础,也是有效学习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8.
转变教育观念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转变观念,要转变哪些基本的观念呢?根据近十几年来所接触到的中小学校的实践经验,我认为以下一些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是能够教育好的。传统观念认为,学生的成绩有优秀的、中等的、差的,这是很自然的,而且过去有的人认为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学生的天赋有关,成绩不好的学生脑袋“笨”。但近四五十年,国内外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做过很多实验,结果认为,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学生的智力因素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与非智力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与教师教得是否得法以及学生学习的环…  相似文献   

9.
考试之前的复习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时期,各科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可是有不少老师反映学生没有学习的热情,没有"要考试了"的紧迫意识.笔者认为这主要是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在学生"疲劳"的状态下提高课堂效率.笔者的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交际是语言的本质,口语是交际的本质,要想让学生学好英语、用好英语,就应该让他们养成"天天读、大声读"的习惯。可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很多教师还在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为己任,不重视朗读教学,即使"读"也是走走过场,草草收兵,错误地认为朗读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以至于我们的学生笔试成绩很高,但一开口说话却错误百出。其实,"读"是学生吸收知识的有效手段,因为读的过程既包括识记、分析与判断,也  相似文献   

11.
<正>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实施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和基本单位。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关系到一个班甚至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而班主任工作的顺利进展,离不开学生的支持和拥戴。因此,作为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级,使本班学生的成绩稳步提升,我认为首先要和学生建立和谐有效的沟通模式,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即要有"四心"、做到"四勤"。一、班主任的"四心",是班级团结上进的向心力1.爱心  相似文献   

12.
辩证思维     
<正>哲学课上,一个学生问老师:"什么是辩证思维?"老师想了想说:"我先请你回答一个问题吧。有两个学生,一个成绩优秀,一个成绩很差。我准备办个补习班,你认为他们谁会来参加补习呢?"学生脱口而出:"当然是那个成绩差的。"老师摇摇头:"不对,是那个成绩优秀的。因为他养成了爱学习的习惯,而成绩差  相似文献   

13.
张瑜 《考试周刊》2014,(60):102-103
新一轮基础课程教育改革提到课程实施,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正是让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许多孩子认为英语太难而且枯燥无味,无法提高英语成绩,更对学习英语没有兴趣,因此,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采取的是同一班级授课形式,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形式只适合在重点高中。普通高中甚至综合高中等也采取这种形式,其实是忽视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习惯、智力因素的差异,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成绩的自然分成,实行"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形式,会严重妨碍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本人认为要克服这一不足,可以采取分班教学形式,全面兼顾。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我们不仅要注重成绩评价,而且,还要注重评价中的人文内涵。一、尽量少改,让学生感受喜悦有许多语文老师往往认为,只有对作文"精批细改",才是对学生的负责。因此大作文、小作文、周记都通通被改得体无完肤、面目全非。放眼望去,只见"红"不见"黑"。更有一些学  相似文献   

16.
正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评析学生习作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做好评析学生的习作,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六种"角色转换。一、要有"法官"的诚恳公正学生的作文水平高低,容颜的美丑,成绩的好坏,以及与教师的亲疏都有可能引起教师出自本能的好恶。教师在评析学生习作时,不能凭感情用事,以个人好恶另眼待人。要做到法国著名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在《小说》一文中所说的那样:"真正够得上批评家的应该是一个不偏不倚,不意气用事的  相似文献   

17.
<正>一、引言"单片机原理"是我院机电一体化、通信技术、机械自动化等专业在大二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语言编程方法,同时又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对大部分高职学生来说学好该课程是有难度的。本人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两点:一是没兴趣,缺乏学习动力。二是基础较差。以我院13通信技术专业学生为例,学生入学高考成绩如表一所示:表一学生入学高考成绩调查(满分750分,总人数46人)  相似文献   

18.
陶行之有句名言:"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要爱聪明的学生,也要爱愚笨的学生。不能像江苏无锡市某校的一些老师那样,为了不让班里成绩差的学生拖后腿,而要求家长给一些学生测定"低智商"。其目的是:将这些"低智商"学生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小学毕业班语文总复习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小学阶段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梳理,查漏补缺,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抓好小学毕业班语文总复习,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激发兴趣——提高成绩的基础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存  相似文献   

20.
一、教师有效教学理论水平不高如今走进高中物理课堂,会发现"满堂灌"现象有了改善,探究式教学在形式上也得到了落实,但是还存在如下两种不良现象。1."新课程理念用得多,学生成绩就滑坡"的现象目前误认为"新课程理念用得多,学生成绩就滑坡"的教师不在少数,他们认为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形式只是在有领导听课时才用一下,应付了事,认为学生文化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