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多变的特点和趋势,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才能凝聚和统一广大高校师生的思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大课题。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影响不足的原因,探讨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途径,对增强高校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时代性、科学性,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作为先进文化生产和传播阵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新疆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神圣使命。同时,新疆高校面临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峻挑战,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疆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优势,牢牢掌握主动权是当务之急,唯有如此才能取得新疆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教育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的全过程,可实现高校育人与如何育人的有效对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容武装大学生头脑,通过创新高校教育功能,可实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大学生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的统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实践,既有助于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有助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潮,反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和分化。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及其在高校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路径和基本要求,只有准确理解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关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统筹起来,才能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推进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分析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以及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然后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包括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贯穿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改善互联网舆论生态;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相似文献   

7.
建党9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确保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从90年来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具体内涵和表达方式的发展变迁中,可以总结出加强和改进当前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三条重要启示:必须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方式;必须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与现代化建设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必须正确处理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教学改革对大学生思想认识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改革的思路也必须考虑到以贴近学生为导向。  相似文献   

9.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以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为前提,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落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保障,是前提、核心和保障的内在统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需要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放在首位,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理念的领导权;切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内容的领导权;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校园化,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载体的领导权;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和创新,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传播的领导权。  相似文献   

10.
在外部世界多元意识形态冲击和高校内部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的共同作用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出现了诸多困境。在新的时代背景和世界格局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获得高校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认同,最根本的任务是要取得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权。这就需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和实效性着眼,以教育资源、教育空间、教育话语等为抓手,重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如此才能在激烈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博弈中坚守住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困境。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如何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当前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水平较高,日常应用较为普便,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可通过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有效建设,借助新媒体技术坚守意识形态教育的网络阵地、加强教师队伍自身的意识形态建设等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作为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任.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我国当前的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拓宽工作渠道,加强高校思想阵地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思想教育实效性;培育大学精神,引领思想文化发展潮流;改进宣传方式,壮大主流意识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全球化背景的冲击下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当前我们要加强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引导.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思政教育的本质在于传播主流意识形态。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有利于高校进一步把牢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领导权和话语权。然而,部分高校在课程思政视角下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存在忽视意识形态育人、对意识形态的教育不够系统、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课程思政建设协同不畅等问题。为此,高校要进一步用好课程教学主渠道,革新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意识形态教育协同。  相似文献   

15.
高校是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领域,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事关立德树人的根本问题,有利于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推进高校思想理论建设、抓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化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任务。要不断提高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相似文献   

16.
高校是建立和传播正确思想意识的重要意识形态领地之一,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针对目前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对加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新形势下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内容。增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制度和道路方面的接受和认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受到来自国内外各种思想、观念、思潮及价值观念的冲击与挑战。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有利于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成果;有利于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力量;有利于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环境;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强化意识形态认同的教育意识;以务实的精神研究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教育内容;用科学的态度创新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意识形态“幽灵”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冲击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对主流意识形态缺乏认同、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及功能“弱化”乃至失效的危机。意识形态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9.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的凝聚力,其意义在于实现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价值的认同,建设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辨析各种社会思潮的能力,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社会实践等是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与教育的认同现状,采用离散选择模型(probit)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主旋律影视节目吸引力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增强、高校中相关人员对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与教育的重视程度等,都会显著地影响大学生的认同。通过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性和方法论,加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发展规律的研究,增强理论的可信度,达到对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与教育认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