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笔者认为应该强化互联网思维,切入落实"四个坚持",即坚持内容为王与渠道制胜;坚持人才为本与技术支撑;坚持平台建设与项目带动;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进而实现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不断创新出版业形态、业态与途径,重构出版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出版深度融合是出版业适应数字内容市场供需态势作出的重大战略转向,也是媒体融合与出版融合相关政策推动下实现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文章从出版媒介角度考察出版深度融合内涵,指出其是初步融合、再分化、共存等阶段渐次展开又并行发展的复杂过程,将重构包含出版业在内的媒介与内容产业新格局和新生态,推动出版业成功跃迁至数字出版新阶段。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面向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本质上是一个再媒介化过程,出版业可通过迁移、改进、重塑、吸收等多种再媒介化策略推进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孟耀的《新媒体与数字出版》一书,立足于不同的视角,重点结合媒介融合和期刊数字化来探讨新媒体背景下的传统出版数字化,有独到之处.此外,本书对新媒体、媒介融合的研究,重在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为传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也力图为新媒体背景下报刊的数字化发展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于2014年第9期推出特别策划《融合:中国出版产业的未来》,且通过微信公众号(wx_kjycb)对"媒体融合"进一步发出稿约,其间,业界的专家、学者纷纷撰稿,发表真知灼见,本期"特别策划"将目光再次投向媒体融合。这些专家的稿件,有介绍融合发展语境下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刘成勇);有阐述融合发展需要注意的观念、整体设计、配套实施等具体问题(杨西京);有指出期刊必须以三大媒介技术为支撑,强化全动态、超服务、自媒体功能,实现与新  相似文献   

5.
白林 《出版科学》2016,24(1):34-38
技术发展推动媒介融合快速发展,不断发展形成“大媒体产业”:传媒业内部界线模糊,外部边界不断扩大,呈现融合式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阅读的方式,对出版业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媒介融合理论为基础,研究媒介融合对出版产业的一般影响,进而研究对出版业的生产核心——内容编辑体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相似文献   

6.
施勇勤 《出版科学》2012,20(2):18-21
从媒介融合视角分析数字技术推动下数字出版发展的产业扩散和产业集聚的两种趋势,分析媒介融合带来的产业转型和文化变迁;分析数字出版和新媒体环境下形成的文化逻辑,并进而分析数字出版产业带来的文化和规制的矛盾性;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核心原动力,指出垄断作用力和竞争作用力达到均衡——"制衡"是数字出版产业健康发展的支点,垄断与竞争并存是数字出版产业规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手机出版属新兴出版形态,产业链条还欠完善,其发展受到出版内容同质化、盈利及利润分配模式模糊等制约,但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手机媒体以更加丰富的出版内容、更加多样的出版形态,适应用户多样化的读、视、听的需求.同时,媒介融合带来的资源、技术上的更新对手机出版的优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广电产业与新闻出版、电信等相关行业以及发达国家广电行业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大量数据,审视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发展广播影视产业的战略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媒介融合背景下广电产业发展需解决的四个突出问题:培育合格市场主体问题、重构视听产业链问题、健全市场体系问题及统一视听监管体系问题等,力图从战略层面破解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瓶颈,寻求中国特色广电产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写在前面     
《现代传播》2013,35(2)
庞井君的《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思考》对中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现状和战略意义进行了深入分析,力图从战略层面破解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瓶颈,提出了媒介融合背景下广电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四个问题:培育合格市场主体问题、重构视听产业链问题、进一步健全市场体系问题和建设现代视听监管体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网络视频出版产业是数字出版领域迅速崛起的一支生力军.目前产业内部存在着商业与艺术的双重博弈、多元与一元的文化吊诡、高投入与低回报的盈利尴尬、自由与规制的监管困境等主要冲突.其未来的发展路径是:认清网络视频的“双重属性”,努力实现“两种效益”的统一;坚持差异化与多样化,构建多元文化生态:以“价值链”理论为指导,优化盈利模式;结合传统与市场手段,建立面向媒介融合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RFID在图书馆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全新的自动数据采集技术,本文阐述了RFID在图书馆领域的发展基础,详细介绍了RFID系统的构成及其运用给图书馆带来的变革,RFID代表了世界图书馆界最前沿的发展趋势,也造成了其在邓小平图书馆运用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王喆 《出版科学》2012,(4):65-69
随着传媒集团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瑞丽传媒集团已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传媒集团,它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当今都市的潮流风尚.本文从瑞丽传媒集团旗下产品与资源、发展策略与经营理念、营销模式、受众影响力与管理理念等方面探析集团的发展情况,全面透析瑞丽传媒集团时尚实用化的发展特色.  相似文献   

13.
光盘发布系统中随书光盘的筛选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图书馆光盘资源的网络化管理中光盘的筛选问题,提出影响光盘使用的几个因素,并以此作为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列举了令人堪忧的我国国民的阅读状况,然后从心理学角度论述了如何通过有效触发心理上的兴奋点,引导人们的阅读兴趣,从而逐步成为图书馆的现实读者。最后提出唤回全民阅读热潮宜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原理在图书馆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电子商务原理与图书馆的关系及其在图书馆采购、编目、信息服务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注意力经济与图书馆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目前图书馆的公众注意力不如意的情况,指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图书馆员对经济条件的严重依赖以及图书馆内部的"形象工程"阻碍了图书馆的发展,并提出了如何提高图书馆注意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Engaging two primary texts – Jacques Lacan' 1949 address on the “Mirror Stage” and the ninth chapter of the 1999 film The Matrix –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theme of reflection under the aegis of different media ecologies. Beginning with a critical/deconstructive reading of Lacan's position, I argue that the mirror stage, and perhaps the whole of Lacan's psychoanalytic project, is premised upon the media ecology of print. The Matrix updates this conception of the mirror when depicting Neo's initial release from the simulation of the Matrix.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differences and modifications between these two specular moments reflect a profound shift in media technologies and a concomitant movement between the metaphysics of presence and the metaphysics of pattern.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国立图书馆是世界第二大图书馆,它的书刊国际交换工作开展得非常广泛,目前它与包括中国国家图书馆在内的111个国家的1834个图书馆建有书刊交换关系。了解它的过去和现状,对我们开展与俄罗斯的书刊交换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搬迁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天津轻工业学院图书馆自旧址全部迁入新馆的实际工作情况,总结了搬迁的组织、程序、步骤,以及工作中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外滩位于英租界东端的黄浦江西岸,是近代上海港的正门.1 843年11月8日英驻沪领事巴富尔抵沪,在县城租屋落脚未及一周,就以告示的形式,划定了有关上海港的港界及洋船停泊区:港界的范围自县城起,沿黄浦江而下直到吴淞口宝山嘴之间的江面;外滩则属该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