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辞海》(第一版)问世之后,在80余年的历史过程中,已经历了5次修订,目前正在进行第6次修订。历次《辞海》的编纂和修订工作,无一例外将创新精神融贯其中。《辞海》的创新之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第一版到第四版,为内容创新阶段;第二阶段,从第五版开始,进入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相辅相成阶段;第三阶段,正在修订的第七版,开启“互联网+”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巢峰 《出版科学》2002,(3):17-20
《辞海》初版于1936年,解放前未曾修订,1958年上海成立专门机构,对《辞海》进行了第一次修订,于1965年出版了《辞海》(未定稿),以后又陆续进行了三次修订,出版了《辞海》1979年版、1989年版和1999年版。由于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辞海》的四次修订,每次都给《辞海》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它不断增强了对读者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介绍《辞海》的几种不同版本,展示了在海内外颇有影响的大型辞书《辞海》60多年来修订和出版情况。  相似文献   

4.
《辞海》在其历版编纂出版过程中形成了“辞海精神”,巢峰同志将其概括为奉献精神、严谨作风、科学态度、整体意识、严明纪律。文章从以上五方面出发,阐述了新时代下“辞海精神”如何贯穿于《辞海》(第七版)编纂修订、审稿通读、营销发行全流程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辞海》与《现代汉语词典》编排体例的对比,提出了对《辞海》编排体例改进的意见,并对一些汉字读音变化提出疑议。  相似文献   

6.
辛复 《中国索引》2007,5(1):42-43
《辞海》(2009年版)的修订工作已经启动。本文认为,此次《辞海》的修订,不仅应对词目进行增删,而且还应对词目的编排方法作适当调整,以拼音取代部首。用拼音编排汉字,方便、实用,和大众的使用习惯相一致,符合辞书编辑出版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辞海》由中华书局出版于1936年。1957年毛泽东主席于上海接受《辞海》主编舒新城先生的建议,决定对《辞海》进行修订。不久,党中央、国务院把这项任务交给上海。1958年于上海成立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1978年后改为上海辞书出版社),1959年成立辞海编辑委员会,专门从事《辞海》的修订工作。50余年来对《辞海》修订了5次,1965年出版第二版(未定稿、内部发行),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量的增加,实际的需要,大部分学子都将我国权威的辞书《辞海》《现代汉语词典》作为案头的工具书。尤其是《辞海》,它是一部集中体现先进思想,总结和反映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和科学文化发展的优秀图书。平时用它,的确解决了许多问题,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然也确如辞书学会某成员所说:“任何一部精品辞书,其出版之日,就是修订工作之始。”近年来,因自己责编了几本园林、建筑方面的图书,在查寻这类辞条时,发现有个别词义解释不确或词语反复,有的词条与建筑界专家学者的提法与论述相悖。遂静下心来,虚心聆听,去信征…  相似文献   

9.
论述我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辞典《辞海》从筹划到1936年正式出版的开拓意义,以及解放后三次修订的种种情况。  相似文献   

10.
1962年夏天,罗竹风同志因《杂家》事件,离开上海市出版局的岗位,来到当时的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参加正在紧张的《辞海》修订工作。从此,他完全沉人这个“海”中,朝朝暮暮,尽心尽力,殚精竭虑,倾注心血,为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而付出了大半生。  相似文献   

11.
受互联网的影响,《辞海》的影响力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如何提升并扩大《辞海》的影响,需要结合辞书编纂的规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用户的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提供精准而相对全面的答案,以节省用户释疑解惑的时间成本,让答案无需他寻,是未来《辞海》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为此,在未来的《辞海》编纂、修订中应当考虑开展的工作有:扩大收词范围;采用快捷和实时更新的收词方式;逐渐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丰富的内容服务,如知识图谱、知识服务、智能问答等,同时也要注意丰富内容的边际性。  相似文献   

12.
《辞海》的编纂和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巢峰 《出版史料》2003,(2):18-33
《辞海》是从1915年开始编纂的。这一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辞源》。《辞源》首创以字带词头的编纂法,使这种工具书兼具字典和词典的功能,开创了我国综合性辞书的先河。可以说,这在我国辞书史上树立了一座具有首创意义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朋友告诉我说,《辞海》每出一版,对原先参加过编写工作的人员名单都有增加。为了解潘光旦当年参加《辞海》工作的情况,我竟然注意起《辞海》末尾的编纂人员名单来。1999年版的新《辞海》又出版了,先是从电视上听到消息,然后在海淀书城中国书店看到了新书,最后在学校图书馆工具书阅览室也上了架。仔细看过之后,真像这位朋友所说的那样。《辞海》是1979年正式出版的。我在1979年  相似文献   

14.
《辞海》的编纂经验十分丰富,值得编辑业界加以认真的研究,以推动辞书事业的发展。文章对《辞海》编纂的研究意义、应坚持的原则,以及《辞海》各版的主要创新举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辞海》在长期的编纂实践中形成了一个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思想、组织、规范、程序四大方面,每个方面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和行之有效的经验。《辞海》的编辑出版工作程序,其实质在于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通过一系列制度性的工作环节,以集体的力量来弥补个人力量的不足,从而尽量减少错误,保障《辞海》质量。  相似文献   

16.
<辞海>是一部集字典、语文词典、专科词典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词典,初版于1936年,建国后,迭经编纂出版的<辞海>各个版本,在中国的大型词典的发行量中占据首位,始终得到读者的好评.众多专家学者视编纂<辞海>为传承文明的一种责任,拥有一套<辞海>并从中获取知识是读者为振兴中华而提高文化素质的一种夙愿,由此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辞海人文现象.  相似文献   

17.
郭老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回想起郭老生前对《辞海》的关怀和支持,更使我们增加顿失良师的悼念。郭老对《辞海》的审阅意见,是在一九六一年五、六月间寄给我们的。一九六一年二月底起,《辞海》主要编写人以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式对《辞海》初稿进行修订,编纂出版按学科分类的《辞海·试行本》十六个分册。同年四月底起,校样陆续排出,分寄有关方面征求意见。经学史部分共收三百六十余条条目,  相似文献   

18.
<正>"《辞海》和《大辞海》是大型综合性词典,全面反映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系统展现了中华文明丰硕成就,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出了积极贡献……"2016年12月29日上午,上海锦江小礼堂,在"《大辞海》出版暨《辞海》出版80周年"座谈会上,上海市市委书记韩正宣读了  相似文献   

19.
《辞海》精神“发扬一丝不苟、字斟句酌、作风严谨的《辞海》精神,为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而努力!”这是江泽民为《辞海》1989年版所作的题词。这一题词,以凝炼的语言表达了党和国家对《辞海》的评价和期望。是对《辞海》修订工作所有参加者的鼓舞和鞭策。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部影响深远的大型综合性辞书,《辞海》必然会跟千千万万的文化人发生联系.我也一样,《辞海》在我心目中是神秘而又神圣的.早年求学时,《辞海》是案头必备的工具书,我视之如宝,爱之如命,读之如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