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瑞 《编辑之友》2012,(2):109-111
书籍装帧设计既是立体的,也是平面的.这种立体是由许多平面组成的,因此书籍装帧设计同样包含了文字、图形、色彩三方面的核心要素.“色彩”指附着于书籍设计元素(图形、文字)之中的、被受众所感知的颜色.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色彩对书籍的塑造、书籍内容信息的传达、思想情感的表现等各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袁璐  朱鹏 《新闻爱好者》2010,(10):166-167
书籍最初的目的和功能即传播知识、传播信息,这些要求已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对阅读的需要了。而随着人们对美的感官需求的不断增强,版式设计图、文的合理安排,版面的鲜活性、生动性逐渐成为设计者越来越注重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3.
市场语境影响下书籍设计的新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市场语境影响下书籍设计的思路,以及如何合理使用设计语言,生产出不但能准确传达书籍的内容和信息,而且能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符合文化性和商品性的现代书籍.  相似文献   

4.
重拾书籍设计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籍设计之美美在传承、美在创意、美在内涵。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创意的源泉,对祖先优秀文化的发掘、利用和再创造就是一种美的传承,其实传承就是为了设计者能够更好地进行独具匠心的创意,传承为创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书籍设计上的传承和创意都离不开设计者对书籍内容的深刻理解,对书籍精神内涵的深层表达。  相似文献   

5.
王涛 《编辑之友》2016,(3):101-105
书籍是承载知识、思想、信息等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不同的地域和国家,在不同时代,书籍被赋予了不同形态,是当时的文化背景、科技水平、社会状况、审美需求等方面的反映.书籍设计艺术语言在当代艺术全球化浪潮下的冲突与融合逐渐加强,开始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文章探究了当代艺术环境下书籍装帧设计的新形态,阐述了实现书籍形态设计创新和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书籍设计中的空间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书籍设计中表现空间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使之得到超越书本的信息容量值.书籍设计师可通过构造书籍的空间维度、用视觉元素创造空间、用视觉流程驾驭空间等方式,来实现空间的表述和体现.具有空间感的书籍设计,能够让书成为有生命力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7.
石慧 《出版广角》2018,(2):60-62
新媒体已经成为视觉传达领域发展的推动力,是信息设计、交互设计与用户研究领域的交融,其结果取决于传达效果.电子书以此为核心,从视觉、综合感官两个层面重新构建情感的、情境的知觉空间,创造更加多元化、多功能的阅读环境,提升新媒体环境下读者的满意度,从而促进书籍信息的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函套、匣函设计的角度对书籍的保护功能、信息的传递功能、视觉审美的表现、文化气息的传延入手,表达了书籍装帧文化向空间的延伸;继而回归技术层面去认识自然与工巧;提出提高函套、匣函文化特质要求的方式,即戒淫巧行滥,巧趣不贯,文采不适;最后表达函套、匣函设计这一生命形式在拓展传统文化、对潜意识消费心理诉求的探索中构造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9.
王芳 《今传媒》2013,(5):99-100
在书籍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不再简单地为了设计而设计,书籍被设计者从各个角度赋予了各种各样的质感,即"书籍五感"。书籍在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等五方面给人类带来了愉悦的体验。只要书籍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坚持理念创新,坚持从书籍内容出发,就能够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和读者心理的好书。  相似文献   

10.
林楷 《现代出版》2015,(2):77-78
书籍作为人类进步的阶梯,往往强调内容为王,容易忽视装帧设计对整个书籍价值传递层面的影响。一本书除了传递文化信息与知识内涵外,还应该具有愉悦人的感官等重要价值,这也就要求传统书籍需要丰富以文字信息传递为主旨的出版方向,将书籍本身对审美的价值思考、对社会的深层次考量提升到一个更加瞩目的层面。诚然,在我国的文化背景下,书籍本身需要给读者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其设计也应该遵循诗意的表达。可以说,书籍本身所具有的价值理念都孕育在我国的审美文化、古诗典籍、艺术遗产之中,也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