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习俗繁多。其中,斗百草是端午文化的一部分。斗百草,源于周代。《诗经·周南·菅》说的就是斗草之戏。到了南北朝,南方渐渐把斗百草演变为端午的文化娱乐风俗。梁朝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说:"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草之戏。"南北朝时称"踏百草",唐代称"斗草"或"斗百草"。韦绚《刘宾客嘉话》  相似文献   

2.
玳安是西门庆的贴身小厮,是西门庆许多事务的中介.作者通过描写玳安的私生活,及其他做奴仆的遭遇和经验来塑造此人物形象.他有效的烘托了主角,从侧面丰富了西门庆、吴月娘等形象的特征,进而提升了小说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以西门庆的家庭兴衰为线索 ,写他对权势和情欲的追求 ;《红楼梦》以贾府的渐趋衰败为线索 ,写出对世道世界的批判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金瓶梅》以吴月娘和玳安为两条轴线展开“两描写” ,《红楼梦》以世道世界与女儿世界的关联为线索而进行。《金瓶梅》与《红楼梦》的“两描写”有同有异  相似文献   

4.
《聊斋志异·乐仲》中乐仲到南海寻母《续金瓶梅》中了空(即西门庆之子)到南海寻母(即西门庆之妻吴月娘)的描速几乎完全相同,此外蒲松龄《聊斋俚曲集·丑俊巴》中之潘金莲的形象也来自《续金瓶梅》,而不是《水浒传》或《金瓶梅?。而且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紫花和尚》中提到的丁野鹤,就是《续金瓶梅》的作者丁耀亢,这表明蒲松龄是熟悉丁耀亢的。由此可推断蒲松龄在创作小说与戏曲时曾经借鉴过《续金瓶梅》。  相似文献   

5.
斗草游戏     
斗草,又叫斗百草之戏,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种有趣的游戏。民间的斗百草游戏充满童趣,流传久远。每逢春夏季节,风  相似文献   

6.
最明确记载斗草游戏的是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荆楚人并蹋百草,又有斗草之戏”。浴兰节,就是端午节;蹋百草,也称“踏百草”,旧时一种禳灾习俗。传说踩踏百草露水,可以祛毒去热。由此记载可知:斗草和踏百草一样,是古代端午节时常开展的一项活动,在魏晋之时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第十二回“潘金莲私仆受辱 刘理星魇胜求财”,写妓女李桂姐被西门庆“梳笼”后不久,正逢西门庆生日,李桂姐去他家拜贺,西门庆的妻妾都出来见了,唯独少了潘金莲,使丫头连请两遍,潘金莲拒不出见,桂姐“又亲自到金莲花园角门首,好歹要见五娘”,潘金莲却“使春梅把角门关得铁桶相似”,从此两人结下了仇。过了几日,李桂姐依恃自己这段时间正受西门庆爱宠,使激将法逼西门庆去剪下潘金莲的“一柳子头发”,西门庆回来后便对潘金莲说:“问你要桩物儿,你与不与我?”潘金莲正好前些时与仆人琴童私通,有把柄抓在西门庆手里,便说:“奴一身骨朵肉儿都属于你,随要什么,奴无有不依随的。不知你心里要甚么?”但当她听说西门庆要她“顶上一柳儿好头发”时,却死活不肯,说:  相似文献   

8.
“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中多次写到湖州.当时官民之间来往送礼常用湖绸.作者为叙写西门庆生意中的丝绸买卖.写其与应伯爵、韩道国关系,从而引出湖州商人.张竹坡评点指出.作者写“湖州”乃谐音“胡诌”.“爱何”则谐音“爱河”,“湖州爱何”谐音“胡诌爱河”.全书100回人物命运终于湖州何姓,乃以“胡诌爱河”惩劝世人.  相似文献   

9.
《金瓶梅》中的酒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中的酒文化吴晓明在中国明代的“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中,作者写暴发户西门庆的穷奢极欲縻烂生活情形时,在斗酒饮馔上做足了文章。所谓“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因此,好多故事的展合,都是围绕着酒食这一主题展开的。这一方面反映出了西门庆的豪华...  相似文献   

10.
《废都》在思想内容的深度、艺术形式等方面都不能与《金瓶梅》等量齐观.《金瓶梅》中的西门庆、潘金莲和吴月娘等人物具有典型意义,而《废都》中的庄之蝶、唐宛儿、牛月清等人物缺乏典型意义.《金瓶梅》反映的是社会上具有普遍性的人的心态面貌,而《废都》反映的是社会一隅中某些人的心态面貌.  相似文献   

11.
《金瓶梅词话》以反映家庭日常生活为主要题材,所写场面以小场面即家庭生活场面为主,而且以这方面的描写为最成功。《词话》中也写了一些大场面即官场生活场面,如55回“西门庆东京庆寿旦”,65回“宋御史结豪请六黄”,70回“群僚庭参朱太尉”,71回“提刑官引奏朝仪”。本文拟以上述四回为对象,对《词话》及其作者作若干考察。 55回写西门庆到东京拜见当朝太师蔡京,给蔡京祝寿,并认蔡京为干爷。这在《词话》中是一个重要情节,所写生活场面是够大的,《词话》中也是第一次出现这样大的官场生活场面。现在来看作者是怎样写的。  相似文献   

12.
吴允高 《语文天地》2011,(13):35-36
最明确记载斗草游戏的是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荆楚人并蹋百草,又有斗草之戏"。浴兰节,就是端午节;蹋百草,也称"踏百草",旧时一种禳灾习俗。传说踩踏百草露水,可以祛毒去热。  相似文献   

13.
李瓶儿是西门庆的第五房妾.她“生的五短身材,团面皮,细弯弯的两道眉儿,且是白净”,还有一副“温克性儿”.按理说,一个长得美丽而又性格温和的女子,应该找到一个理想的男人,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然而,封建社会却没有给她这样的命运,而是使她二十七岁就“魂消香断”,悲惨地离开了人间.那么,李瓶儿的悲剧是怎样造成的呢?小说第十回对她的生活经历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正>提到端午节的习俗,你会想到什么?除了吃粽子、划龙舟,挂艾草必定也榜上有名。其实,古代端午节除了挂艾草,机智的劳动人民还研发出了 "斗草"这项趣味小游戏,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市井儿童,都对此青睐有加。无心打扮,只想玩斗草关于斗草的文献记录,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那时斗草叫作"踏百草"或"斗百草"。农历五月为仲夏时节,气候湿热,蚊虫滋生,容易引发疾病。在五月五日这一天,古人往往会结伴出门采草药,他们不仅会将艾草挂在门上驱邪避毒,还会把采来的草药进行对比,再用对仗的方式报出花草的名字,以种类、数量或珍稀程度为标准分出胜负。这就是斗百草。  相似文献   

15.
小说评点家张竹坡,曾称道《金瓶梅》在选材上避开寻常熟套,而另辟蹊径,“因一人写及一县”。但具体说来,应是以西门庆一家为中心,剖析了西门庆家庭道德伦理与正统封建道德相悖离的诸多表现,并由此而辐射至不同阶层的大小不一家庭,处处显露出“一种愤懑的气象”,从而展示出封建礼法和家庭伦理所面临的严重危机,预示着封建大厦即将倾圮。  相似文献   

16.
《金瓶梅词典》(王利器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出版。以下简称《词典》)旁征博引,对书中生僻难解的方言市语多有精当的解释。但千虑一失,偶有疏漏,自或不免。今略抒愚见,谨向编者和读者求教。文中引自《金瓶梅词话》的例句不标书名。吊往高处挂。[例]第十五回:“这西门庆听了, 暗暗叫玳安把马吊在后边门首等着。”按:吊,引。有二义:(一)牵引。《词典》所引之例就是这个意思。(二)引导。第二十五回:“使玉萧丫头拿一匹蓝缎子到房里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的主角是西门庆,却以潘金连、李瓶儿、庞春梅的名字各取一字组成书名。好像是为她三人作传,实非。但毕竟金、瓶、梅三人是全书的女主角,他们的恩恩怨怨、生死情场紧紧围绕西门庆和西门家族这一中心轴线展开,为表现西门庆一生和西门家族的兴衰,为突出全书纵欲必亡的主旨起了重大作用。她们三人与其他妇女构成的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组成了《金瓶梅》女性世界。  相似文献   

18.
在主题方面,《金瓶梅》与《水浒传》关系十分密切,离开《水浒传》,就很难全面、深入地理解《金瓶梅》的主题思想。《水浒传》真实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根本矛盾的冲突形式:“官逼”与“民反”。以蔡京、高俅为代表的封建黑暗势力的恶行是作为梁山英雄人物的生活背景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没能深入细致地刻画统治阶级各种人物荒诞腐朽的生活内幕和卑鄙恶浊的内心世界,这便由后来的《金瓶梅》来完成了。《金瓶梅》的故事,是由《水浒传》中西门庆、潘金莲的故事衍演而成。以西门庆一家发迹、兴盛到衰败为主线,写出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种种黑暗腐败与荒淫无耻。作为《水浒传》副线的“官逼”成了《金瓶梅》作者调动各方面艺术手法来着力描写的主线。当然,《水浒传》中体现“民反”意向的事件、人物、情节在《金瓶梅》中也得到了一定反映。因此,不可简单地把《金瓶梅》的思想内容说成“昏暗一团”,把《金瓶梅》作者的思想说成“绝望”。而“民反”一条暗线的被忽视,可能与其“崇祯本”对“词话本”的删改有关  相似文献   

19.
胸有城府 善自为谋——论《金瓶梅》中孟玉楼的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门庆的妻妾中,命运多乖而结局最好的,英过于孟玉楼了。她年轻丧夫,两次改嫁,第一次改嫁时又被媒婆哄骗,做了西门庆的地位卑下的第三妾,精神生活并不幸福。刚至中年,西门庆又纵欲而死,她再次守寡,精神的刺激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20.
官哥是《金瓶梅》中一个幼儿,作为西门庆的独子,他的生死关联着西门家族的盛衰。他的夭折,缘于潘金莲的借刀杀人,缘于西门庆的沉湎酒色,他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本文通过对其疾病死因的剖析,既显示出西门家族内部的矛盾与争斗,又充分揭露了西门庆的荒淫与罪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