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究学习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也是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动态生成。如何实现课堂动态探究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2.
所谓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围绕多元目标,开展合作、对话、探究、交流的课堂教学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因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化学世界中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物质性质学习的阶段性和理论理解的有限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性以及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思维活跃等因素,都可能成为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资源。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的新型教学模式,成为课堂动态生成的沃土,这些生成演绎着课堂的精彩.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的过程,而应该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徐洪俊 《化学教学》2007,(11):23-24
1 化学课堂的动态生成及生成标志 1.1 化学课堂的动态生成 所谓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5.
吴美刚 《考试周刊》2011,(9):163-164
化学课堂处于动态和不断生成的发展过程之中,可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动态生成性的问题,是一种鲜活的、生动的教学资源,是学生有效学习化学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课堂的“生成”应是“课堂动态生成教学”,也就是老师、学生、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或“达成”新的教学效果呈现。课堂生成,是课堂的主要环节,是学生学习能力形成的体现,如果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获得了双丰收,必定在课堂上有精彩的生成表现;如果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是被动的,那在生成的环节中必定会无动于衷。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看重课堂生成,必须追求课堂生成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
化学课堂创新教学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化学课堂教学是让学生在多元、动态、开放、探究、创新中主动地领悟知识,获取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因此,高中化学课堂创新教学应在传授知识、陶冶情操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笔者在近几年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大胆探究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作以介绍,敬请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由教师灵活地调整,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动态生成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展示了课堂的真实性。下面从两个案例人手来探究这一课堂现象。  相似文献   

9.
生成资源是课堂即时产生,教师预想之外动态产生的教学资源,这种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转瞬即逝的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本文针对思品课堂上巧用生成资源提升教学效果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0.
动态生成式化学课堂教学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课堂教学更加强调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要求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等。建立一个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式化学课堂,是我们完成以上目标一个好的课堂教学形式。化学课堂的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的新型教学模式,成为课堂动态生成的沃土,这些"生成"演绎着课堂的精彩,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而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曹斌 《化学教与学》2013,(2):45-46,14
课堂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享受学习的乐趣,这就要求我们化学教师奉献给学生一个主动探究的课堂、一个互动生成的课堂、一个赏识信任的课堂、一个享受快乐的课堂。让化学课堂走向智慧,让化学课堂灵动起来。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等多维度的动态过程,教师应善于抓住契机。充分利用意外事件中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动态资源;应以科学角度利用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应充分尊重学生认知的起点,把学生认知的起点看作教学活动中的重要资源,及时地调整教学进程,使课堂中意外的信息生成宝贵的动态资源,从而超越预谩的目标。实现课堂的有效生成。  相似文献   

14.
当前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六多六少”问题。教师关注的认知目标多,关注学生多方面发展少;关注知识点多,关注知识结构少;教师占有课堂教学时间多,每个学生主动学习时间少;师生一问一答活动多,生生积极有效互动少;教师关注预设教案执行多,关注课堂上动态生成少;教师关注学生知识掌握多,关注学生探究发现少。  相似文献   

15.
动态生成的课堂流光溢彩,姹紫嫣红,是课堂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所谓“动态生成”课堂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预设的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预设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于动态和不断生成的发展过程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互动探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改变了原有的课堂结构,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动起来,让课堂教学不再机械地按部就班,而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课堂中,合作、对话、摩擦甚至碰撞中生成超出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改变而不断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教师如果对课堂动态生成处理得当,将会使学生获益匪浅,也能使整个课堂异彩纷呈,放射出无限的活力;反之,如果处理不当,既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有可能弱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8.
夏俊 《江西教育》2011,(5):45-45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语文课堂也是如此。教师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捕捉细节,进行恰当的点拨,触发学生知识的生成点,使课堂提问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是高效课堂提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课堂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又有利于教师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思路。顺应新课改的要求,讨论法在思想政治课堂教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55):188-189
《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途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的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途径。"本文从变预设的课堂教学为动态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开放科学探究时空;鼓励自主探究,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驾驭者;让课堂教学评价成为动态生成探究式教学的"催化剂"等方面论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探究性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