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蓬草是历代诗词文赋中的重要意象,历代文人在选取这一意象进行创作时,有着千姿百态的心绪.“飞蓬”“转蓬”“孤蓬”“蓬心”……这些意象名词的构造无不显示出文人对“蓬”的青睐与感怀.因此蓬草意象的嬗递研究成为历代文人风气研究的一个缩影,从整个文学壁垒之一隅管窥时代文学脉络的思路,也恰如其分地附和了极具时代意义的文学研究新动向.  相似文献   

2.
谈岑参诗歌中的白草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诗人岑参曾两度出塞 ,饱览并用诗歌记录了西北大漠奇特的山川景物。其中 ,白草 ,这一内地文人很少提及的植物 ,多次在他的诗中出现。岑参在学习和继承“春草”这一意象所代表的含义同时 ,将“白草”这一独特的意象引进诗歌 ,增加了草意象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正>朱光潜说:“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其中,以自然山水为描写对象的散文,又与诗歌的血缘关系最为亲近。因此,我们可以从意象、意境、意理等角度出发,品读散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感受其诗意与理趣特征。一、平凡意象的撷取这篇散文撷取的主要意象为“路”“小溪的水源”“鼠麹草”“菌子”“有加利树”“野狗”“麂子”,等等。这些意象构成了那个业已消逝了的山村的旧有的、鲜活的生命场。  相似文献   

4.
周萍 《现代语文》2006,(5):33-33
中国古代诗词讲究意境,而意境的产生离不开意象。所谓“意象”,即蕴涵作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如“日”、“月”、“花”、“草”都可以作为诗词的意象。以“流水”作为意象的诗词也不下几千首。但“流水”意象所传达的意义却有很多种情况。现一一列举与大家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5.
分析“月”的形态、光色、时空等意象特征,阐明古典诗文中“月”这一意象的多边性。人们的悲欢离合之感,生命苦短之叹,冷漠孤寂之情都借“月”这一意象出现于文本中,使得“月”这一意象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极高。理解了月的意象的丰富性,以及它在特定语境中意象的具体性,对我们学习或鉴赏一些古典诗文也许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6.
《蒹葭》作为《诗经》的代表作之一,其题旨学界主要持有三种观点.其一是“讽刺说”,其二是“招贤说”,其三是“求爱说”.而大家普遍认可“求爱说”. “蒹葭”、“伊人”、“白露”、“水”是诗中的主要意象,其中“伊人”、“白露”、“水”这三个意象学人论述得已十分充分,而对“蒹葭”这一核心意象,我们认为仍有探讨的空间.若以《蒹葭》诗的主旨是“求爱说”为基础,结合“蒹葭”这一意象的物理特性,以及该诗的比兴意蕴,对“蒹葭”这一意象进行关照,我们认为, “蒹葭”是抒情主人公形象的自喻.  相似文献   

7.
《菅家文草·后集》中月意象的变化发展,揭示出菅原在继承传统上的新发展,以及月所体现出的菅原思想的变化。“月”从传统的时间意象到自然的审美意象,再到“意”“象”化合的情感意象逐步深入发展,但随着诗人情感的极端化,月意象又从情感寄托物回归到了其初始的自然意象。“一轮明月,几多情怀”,菅原把外在的语言表现与内在的情感思想有机结合,使诗文成为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开拓了与既往作品截然不同的崭新的诗歌境界。  相似文献   

8.
“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对意象情感指向的正确把握有利于准确把握诗歌的主旨。文章以“水”这一古诗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意向为例,解读不同诗人在“水”意象中所承载的情感,以帮助学生理清“水”这一意象的不同内涵。  相似文献   

9.
郭尧  刘腾 《鸡西大学学报》2009,9(4):136-138
在鲁迅的作品中,“坟墓”这个意象频频出现。对于鲁迅来说,这一意象中包含着两大主题信息——“埋葬”和“留恋”,这两种共存的情感在鲁迅作品中有明显体现。通过解读鲁迅创作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心路历程,对鲁迅作品中“坟墓”这一意象进行具体分析,可以挖掘出鲁迅作品中一系列“坟墓”意象传达的关于生命、生存的意义和苦闷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意象”这一古老的关学范畴在当代文艺理论中又成为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课题。一个时期以来,在对意象的探讨中出现了不少颇有影响的理论,同时也存在着认识上的偏颇现象。“意象”与“意境”有联系而又有区别;“意象”与“抽象”其含义相距甚远,不可同日而语;“意象”并非仅仅指艺术形象或心理意象。“意象”与“意境”、“典型”同为文艺理论中鼎足而居、相辅相成的审美范畴,三者均代表着艺术的最高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1.
名句的魅力之一在意象的丰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中状写离别之情的这一“千古俊句”,涉及酒、柳、水、月四种意象。这四种意象,也正是古代送别诗的四大典型意象。  相似文献   

12.
名句的魅力之一在意象的丰赡。“今宵酒醒何处?杨杉P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中状写离别之情的这一“千古俊句”,涉及酒、柳、水、月四种意象。这四种意象,也正是古代送别诗的四大典型意象。  相似文献   

13.
“花被窝”是一个久违了的乡村文学意象。说起“花被窝”,即使没有足够的乡村经验的读者也会联想到一些素朴温馨的生活画面,这正如小说中作为女主人公之一的乡村媳妇秀水最初对“花被窝”的美好印象一样:那一床花被窝是她从娘家带过来的嫁妆,大红大绿,有花有草,  相似文献   

14.
楚辞中的“香草”之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在楚辞中创造了“香草美人”的意象,并且香花美草在楚辞中的运用毕比学量。青草的塑繁运用和其本身所具备的芳香、高洁的特质有关,和当时盛行于楚国的巫风也有很大关系,本文着重探讨了香草成为一种固定意象的大致过程。  相似文献   

15.
“草”本是自然界中极为平常的植物,但在古诗词中却是意蕴丰厚的常见意象。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包含了“暖国的雨”、“江南的雪”、“逆方的雪”三组意象。这三组意象,不仅相互间的关系不同,而且它所处的层次地位也不一样。本文试图从《雪》中的意象、意象间的关系以及各意象所处的地位层次关系,来阐明《雪》中的意象所象征的意义内涵,从而对这一有争议的文本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7.
【知识储备】《秋天》是学生进入七年级后接触到的第三首新诗。和前两首相比,这一首,更加注重意象的选择和意境的渲染。1.诗歌大都借助“意象”表达情思,意象”是我们鉴赏诗歌的一把钥匙。“意”即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即具体的物象。“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寄托着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即为作者思想感情与具体物象的融合。这首诗中没有社会性意象,选取的多是静态的自然与生活意象:露珠、幽谷、稻香、冷雾、芦篷、笛声等,又配以动态的伐木、挥镰、撒网等,营造了一个典型的秋的意境。2.诗贵有“意境”之美。意境,是文艺…  相似文献   

18.
一.意象的种类1.描述性意象艾青诗歌描述性意象在诗中表现为诗人的心意情思渗透事象、物象,而事象、物象直射出诗人的心意情思,该类意象大多意在象表,比较外露.在我国古代,许多抒情小诗是由纯描述意象构成.刘长卿的《逢雪宿英菩山主人》有“日暮苍山下,天寒白屋贫.东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卢伦的《和张仆射塞下曲》有“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诗人之情全寄在具体的描绘意象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诗歌的众多意象中,草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意象。草意象自形成以来逐渐发展定型为离别相思的审美符号,为历代文人所使用。由于草意象意蕴的不断丰富和深化以及表达方式的多样、审美情感的积淀,草意象的审美效果不断增强。了解草意象的审美符号功能及其表达方式,可为解读古代诗歌作品提供便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范美玉 《考试周刊》2009,(24):24-25
《古舟子咏》是一首意蕴丰富的诗歌。海,作为这首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意象,被诗人赋予了深刻的含义。本文试图从意象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挖掘《古舟子咏》中的海意象所蕴舍的三重含义,即“命运”意象、“上帝”意象及“慈母”意象,以期揭示诗篇所浸染的思想魅力,并获得新颖且发人深思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