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后的人     
我住在一栋公寓里,和我门挨门的是一户奇怪的邻居。我每天下班回家,走上楼梯,在空荡的走廊里开门,总看见隔壁的那扇门虚掩着,永远地虚掩着,门里时常传出钢琴声,最常听到的是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和《月光曲》。我没见过门里的人,那怕现在,我正坐在桌前写这篇小东西,隔壁的钢琴声也正时清时浊地响着,但我仍不知里面住的是贝多芬先生还是爱丽丝小姐,以及那扇门是为谁而虚掩。隔着一扇门,即便是虚掩,也好像隔  相似文献   

2.
您的名字和生卒年月镌刻在黑色的大理石上,雾霭中,我们阴阳相望。夜深人静了,透过柔柔的静谧,我盯着这条武装带,细细听着它那感受了五十多年风雨的生命语言。记忆如涌动的潮汐,逐渐将苍凉的岁月浓缩———也许是晚说了一句话,晚做了一件事,给自己留下一个永远的伤口。那逝去了的爱与恨、幸福与痛苦、生离与死别……  相似文献   

3.
靓丽多姿的您虽然年轻,但有着母亲般无限的亲情与厚爱。您那和风细雨般的话语,时时涤荡我心灵的尘埃;您情真意切的叮咛,鼓起了我前进的勇气。您的爱能使枯木长出新芽,使沙漠变成绿洲。面对您,我恍如面对拉斐尔画笔下的西斯廷圣母,恍如面对龙门大佛永恒的慈容。在学校您犹如慈母般地关心着我、鼓励着我。我的英语老师,我想对您说———老师,您可曾记得我们班听课的那一天?当时,学校的领导、老师都坐在教室后面。您明知道我胆小,不敢发言,但还是叫我站起来回答您提出的问题。因为我一时紧张,回答错了,结果在众人面前出了丑,那…  相似文献   

4.
《情侠荡寇志》是司马翎1975年的作品,在台湾真善美出版社所推出的司马翎的全部作品中算不得上乘。该书1998年由延边人民出版社更名为《龙马江湖》出版,虽然经过一番苦心修剪,但仍不能称为武侠文学中的杰作。所以,如果您是专门喜欢饕餮一流作品的读者,那您完  相似文献   

5.
从参加《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以来,就像和您事先约定一样,每月准时重逢相见。《军事记者》,认识您,才发现您知识渊博,是难得相求的好老师。和您每次见面,都让我有新的收获,这更坚定了我的等待。您知道我在等您吗?因为等待让我更注重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我才能和您交流,才能真正地了解您,才能明白您讲的道理。那是您无数次实践后的真理,那是您多年知识的汇聚,那是您辛勤耕耘后的硕果。您知道我在等您吗?因为等待,我被战友们挂上了“痴情人”的绰号。但我从不介意。是您改变了我,让我从无聊的游戏中走了出来,让我从侃大山中走出来,让我从空虚时…  相似文献   

6.
关于档案,我一直以为,那不过是一堆发黄发霉的老书;关于档案工作,我一直以为,那不过是一群昏昏欲睡的大妈守着旧书打磕睡;关于档案与生活,我一直以为,那不过是信息时代两个永远无法相切相交的圆。  相似文献   

7.
“我就是想一辈子干档案工作,一直做到停止呼吸,永远地退而不休”,“只要我活着,有一口气,就要协助他们把档案工作做好”……2007年11月12日下午,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坐在南通市公安局的办公室里接受采访时候这样说道。面前那一大堆,几乎淹没了她的身影的档案让我们不禁对这位忘我工作的老人——南通市公安局一级警督、二等功臣刘胜华同志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8.
芦苇的编剧生涯已经足够辉煌。《霸王别姬》《活着》以及《图雅的婚事》都出自他的笔下,金棕榈和金熊,他的作品都拿到了,但他仍能对那些大牌导演作“炮轰”式的批评。他一方面与最主流的导演合作,另一方面又似乎与那个圈子保持着距离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闻周刊》2011,(44):70-71
2011年10月5日,一位”活着就为了改变世界”的人永远地离开了热爱他的人们,世界进入“后乔布斯时代“。  相似文献   

10.
你的名字4。多年被歌唱传。,至今仍在挖掘你的生平和心灵你塑造了一个无愧无悔的人生你虽在40年前逝去但你仍保持着22岁的笑容,是那样永远地年轻无私、奉献、善良、助人,是你的化身与缩影爱党、爱国、爱军、爱民,是你的永诺和忠诚你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你把  相似文献   

11.
“蒋老师,世界新闻摄影展览在西安开幕那天(11月16日),就听说您要来,我还到处找您哩。这个影展吸引力很大,开眼界。今天,请您为《新闻知识》的读者谈谈对世界新闻摄影展览的观感。”蒋齐生同志是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他在新闻摄影理论方面有研究和建树,素负盛名。听到蒋齐生11月27日来陕的消息后,我到他下榻之处造访。蒋老年逾古稀,但精神好,见我来,他移动着他那微胖的中等身子同我握手。  相似文献   

12.
一切才刚刚开始。说不尽的开始,是因为行者永远在路上。寻着一串串脚印,开始的方向始终通向那一片敞亮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月22日清晨,时光定格在了这一刻。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送别双印。寒风中那缓缓而行的灵车,承载着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老战士,承载着一位侠骨柔肠的老领导,也承载着我们对你的无尽思念。记得有位名人说过,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而有的人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接触,如果说他给您留下了印象的话,我想一定是那因为过早脱落了头发而显得宽阔的额头,还有那每隔一秒钟就要眨动一两次的藏着智慧的眼睛;不失时机地抓住谈话的噱头,并予幽默、诙谐的发挥,使人感到他思维的敏捷和素质、修养的全面。于是,您一定就产生了要与他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接触,以至结成挚友的念头。因为,他那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还有那支能把蓝天大地、森林响涧,明目鸟语——生活中的各种颜色绘于一纸的纤毫,象是丘比特的神箭,把您那颗追求艺术美的心射中了。  相似文献   

15.
赘语     
读了刘文玉的自述,再次想起了《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学文学,立志要当诗人,何须顶礼膜拜,亚里斯多德、惠特曼、马雅可夫斯基...您脚下的神州大地就深蕴着写不完的诗--问题在于,这诗,能不能成为您的,能不能以您自己的样式,创作出华夏儿女的诗。刘文玉的诗,在新中国的诗坛,是生长在关东黑土地里的用辽河水浇灌的一株艳丽的鲜花--那浓郁的乡情,那朴素的语言,那似俗而雅的意韵,来自民间,来自古典诗词,也来自新诗,但既不是古的,也不是土的,更不是洋的,是刘文玉自己的,一是他引以自豪的乡土诗。"衣带…  相似文献   

16.
采访夏雨田是一件幸福又痛苦的事情。你会不知不觉被他幽默的语言,幽默的人生态度所吸引所感染,但他的病还很重,只要讲一会儿就气喘吁吁,体力不支,我们只好分若干次对他进行采访,每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都在创作新的节目。他说——不为名利所累人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活着的问题,时刻伴随着你。活着就需要回答。战争年代,生无关摆在面前。和平时期,生死关不  相似文献   

17.
1985年是中央戏剧学院建院35周年,也是国立剧专50周年校庆."小疯子"朱家训拜见了自己的老师曹禺,也会见了同班同学叶子和"大疯子"凌子风.盈盈水,师生情,风风雨雨、坎坎坎坷坷50年,别时难舍相见更欢,酸甜相间更有味.朱家训走到曹禺老师身边问:"万先生,你还记得我否?"曹禺先生一愣,望了朱家训一会儿,笑着说:"你不就是第一届那个最小、最顽皮的学生小疯子朱家训吗?"此时,凌子风走来,曹禺对着他说:"您,我就不说了,著名的大导演."凌子风忙说:"哪里,哪里,您永远是我的先生,我也永远是您的学生.孙猴再闹也离不开您的手心啊."曹禺十分激动,拉着叶子、朱家训、凌子风等第一届学生说"留个影吧,50年啦,不易啊!"  相似文献   

18.
这就是沙龙     
《新闻世界》2006,(2):47-49
他是追随口中的“埃里克王”,以色列的未冕之王;也是仇敌齿间的阿里埃尔,黎巴嫩难民营血案的屠夫。无论他在以色列甚至全世界代表哪个身份,他们都已在历史的长河中随风而逝。 在这个犹太王国中,他永远是个性鲜明的风云人物。他那穿梭在武士、农民、政客间的多重形象,不仅标识着以色列的现代历史,同时在以色列社会激起截然相反的评价:人们对他的感情可以是狂热的爱慕,抑或是尖锐的仇恨,但永远不会是漠然![编按]  相似文献   

19.
永远在路上     
奏着华彩乐章的2008铿锵走来,“永远在路上”,涌上心头。记者永远在路上。这是一条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路,是一条充满艰辛和困苦的路。有的记者只是被动地记录,但优秀的记者表现出的更多的是兴趣与追求。新华社女记者朱玉说,工作是我心爱的玩具,我不觉得它苦,我觉得它好玩儿,工作让我十分快乐,“这工作就像一个变化万千的万花筒一样,不停地变出不同的样子,而我,则是那痴痴地被它迷住的小孩儿。”  相似文献   

20.
也许你与共和国同龄,时代的风霜刻写着你的年轮。也许你出生在那动荡的年代,但命运却把你我联系在一起,因为我们都是档案人。啊档案人,你从不在权位面前倾倒,就是金钱也蒙蔽不了你的眼睛。你是孜孜不倦的学者,冬夏四季,阅读的是——历史的浩瀚,书写的是——新时期的篇章。你是鞠躬尽瘁的园丁,你用辛勤的汗水正浇灌着那桃李的芬芳。而最富有的人,你的财富就是那千姿百态的档案。啊,档案人你肩负着人民的嘱托,你是祖国历史忠实的卫士,我们赞美你,光荣应该属于您——档案人!光荣属于档案人@寇永国$阆中市档案局!四川6374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