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县的教育事业,文化大革命以后发展很快,一九七二年普及了小学五年教育。一九七五年普及了初中七年教育,做到了公社有高中,大队有初中。现在和文化大革命前相比,在校学生小学增加近百分之二十,初中增加了四倍,高中增加了十三倍。我们还办起了五·七大学十二所,七·二一大学二所。全县一千五百三十八个生产队都办起了政治夜校,百分之八十的成年社员参加学习。还办了大队青年读书班一百零二个,幼儿班八百二十九个,入班幼儿占三至六岁幼儿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一点二。全县各种类型的学校星罗棋布,幼儿教育、学龄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同时并举,从三岁的小孩到白发苍苍的老人,都有了学习的机会,初步建起了一个社会主义教育网。  相似文献   

2.
在深入批判“两个估计”,加快发展无产阶级教育事业的高潮声中,我们满怀战斗豪情,迎来了毛主席《五·七指示》发表十二周年。十二年前,在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伟大领袖毛主席发表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五·七指示》。在《五·七指示》中,毛主席指出:“学生也是  相似文献   

3.
高等农业院校是我国农业科技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它设备较为齐全,高水平的学者较为集中,还有良好的学术和信息交流的环境.近年来,许多高等农业院校自觉安排一批教师投入农业技术开发工作,不少高等农业院校尤其是部属高等院校承担了一批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农业部"七·  相似文献   

4.
为了培养各类专业人才,早日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为了实现英明领袖华主席提出的“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的伟大号召,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扩大和加快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提高教育质量。这就要按照毛主席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努力办好普通教育与工农教育。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历来重视工农教育,对七·二一工人大学、五·七劳动大学、半工(农)半读、工农业余教育等都非常支持,对工人、农民知识化特别关心。早在一  相似文献   

5.
体育系师生在批林批孔运动深入发展的大好形势鼓舞下,遵照毛主席的光辉五·七指示和“教育要革命”的教导,在五、六月间,深入到北流县民乐公社德胜塘,生产队和民乐高中,进行开门办学。 一个多月来,他们极积参加贫下中农的批林批孔斗争,自觉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坚持体育教学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政治觉悟和专业技能。他们在开门办学中,请当地党委、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上路线教育课,广泛深入进行社会调查,坚持“四批四立”,收到较显著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根据地矿部第四次职工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七·五”期间职工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稳步发展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应急、补缺、增新培训。为了落实这个总任务,“七·五”后两年地矿部职  相似文献   

7.
(丁)本年拟办之特殊事务一·派员赴日本考察职业教育二·派员赴邻近各省详查职业教育状况三·筹高乡村改进讲习所四·调查农民生计状况并积极提倡农村合作事业五·继续推行新农具六·创办蠶桑事业七·研究农民实习教育实施办法八·研究救济失业九·研究边业教育十·施行职业心理测验  相似文献   

8.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比较教育,尤其是日本教育研究颇丰。教育科学规划的“六·五”、“七·五”、“八·五”项目中,日本教育研究都占有相当的比例.国内研究日本教育的人数也最为壮观。之所以选择日本教育作为我国比较教育界研究的重点,乃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人口众多、资源贫乏是两国的共同特征。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日本与欧美发达国家不同,不是在工业革命以后再发展教育,而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教育与经济同步发展,以教育推动经济发展的道路。日本只用了不到50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前沿     
促进职业发展:使用于意大利的干涉和技术方法劳拉·诺特,塞尔瓦托·索瑞西,李·法若瑞(意大利)斯科特·H·萨伯格(美国)本文描述了一个高级职业教育者序列课程,这个课程用来帮助意大利的职业教育者设计和实施综合性的职业指导课程。在这个“高级教育者”培训中,呈现了大量的职业发展模式和理论。课程的目标旨在给教育者提供在评价和干预策略方面的广泛技能,从而为教育者开发最适合他们的独特背景下的课程做准备。在这其中,描述了五个课程案例。每一个干涉都是围绕着职业发展的以下主题来构成的:提供个性化的反馈、改进社会关系、运用协作练…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是全民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国家七·五计划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逐步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引自国家七·五计划第二十九章"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办好各类职业学校,符合国情,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尽管如此,全国每年高考录取率也仅是6%左右.广州市每年高中毕业生约11000人,高考上大专约4000人,中专约1000人,余6000人左右直接流入社会.直接进入社会的高中毕业生,他们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四人帮”直接控制我校“五·七”公社,张春桥、姚文元多次亲自出马,“四人帮”在上海的余党通过抓点、派联络员,进行严密控制。每当党内路线斗争激烈时,他们就给“五·七”公社出题目,定调子,指使炮制所谓“经验”文章,然后通过各种舆论工具,大肆宣扬,配合其向党进攻。他们吹得最厉害的,是“五·七”公社“结合典型工程进行教学”的所谓“经验”,妄图把它作为一个“突破口”,破坏毛主席的教育革命路线,为其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服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七○年以来,湘潭市各中、小学在市委和市革委的领导下,认真学习毛主席的《五·七指示》、《七·三○指示》,深入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自力更生办工厂,培养学生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服务,积极发展教育事业,作出了显著成绩,形势一派大好。目前,全市已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城镇中、小学和百分之十七的郊区中、小学办起了工厂。厂房面积一万三千二百八十三平方米,各种设备四百五十件,可容纳六十多个班的学生学工,已接纳学工学生九万七千多人次,生产了一百多种产品。其  相似文献   

13.
成人教育的跨世纪工程──课程结构改革断想寇铁纯,孙启良我国的成人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社会规模,形成于那个畸形的年代(“七·二一”、“五·七”).加之综合国力、产业结构、经济活动运作方式等诸多因素,至今仍处在调整、巩固、发展的初级阶段.其管理体制多参借普教...  相似文献   

14.
《七月》:周族的农业史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豳风·七月》是《诗经》中一首十分特别的诗,因而它有一系列的难解之谜.本文从土家族史诗《摆手歌·农业劳动歌》入手,获得一种理解《七月》的新的理论视角:农事诗是东方农业民族农业开创史诗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因此,《七月》当与《公刘》同一机杼,当是周人在豳地时以农业兴国的历史的记述,它应当是周人农业史诗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看,《七月》的一系列难解之谜都容易理解了.  相似文献   

15.
浅谈我校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基本特点~·~·~辽宁熊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蒋锦标刘瑞军于长东~·~·~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特点我校对农业高职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多次论证,其基本特点如下:一、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括号内数字为期号、页码) O教育行政管理.认真学习十三大报告……《中国教育报》社论(12·3)发展现代农村教育事业的一个范例 一桃江模式·········……本刊评论员(l一2·3) “大农业”与竹大教育” —桃江教育景观之一 ·’“”’·‘’二’·····……段志坚捧伯均等(1一2.4) “不包打”与“不乱打” —桃江教育景观之二 ··················……唐仲扬杨盛文等(1一205)“眼红钱财”与“眼红人才” 一一桃江教育景观之三 “‘”‘’‘”‘”‘’‘”’·‘…欧阳勋丈物华等(1一2·8)“一套节目”与t’j茜台…  相似文献   

17.
我们学校五·七蓄电池修配厂,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为农服务的方向,积极修配拖拉机使用的蓄电池,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目  相似文献   

18.
依据云南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特别是云南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计划的要求,以及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对“十一·五”期间全省教育科学研究计划的总体部署,由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并在广泛征求我省教育专家、学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改,制定了《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计划》和《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计划课题指南》。省教育厅在下发《通知》中要求各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和各高校教育科研机构认真学习宣传《计划》和《指南…  相似文献   

19.
信息     
根据国家教委制订的《全国教育事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要点(草案)》中提出的“建设好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队伍……在大城市和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小学和初中教师中具有专科和本科学历的教师比例要逐步提高”的精神,为了总结和交流“七·五”期间各地培养专科程度小学教师试验工作的情况和经验,在“八·五”期间继续搞好这项试验工作,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于3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了“培  相似文献   

20.
“六·五”、“七·五”教材建设的两个五年规划中,我校教材建设已基本解决了本科教材的有无问题,因此接下来的“八·五”教材建设规划的重心应放在提高教材质量上。在“八·五”期间,我校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依靠广大教师群众,全力提高教材质量,积极扩大教材种类,达到门类配套,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