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树义 《科技风》2023,(4):141-143
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使农村全面进入乡村振兴的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的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农村大量青年人口向城市流动成为普遍趋势,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产生了农村“空巢”现象。留守老人的“空巢”生存状态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文章通过河北农村“空巢”家庭居住状况调查,综述了这一特殊群体的居住基本状况和生活诉求,并由此提出针对现有房屋室内功能改造提升策略,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以改善居住条件、提升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2.
提拔青年科技人才的标准含德、才两个方面,即:爱祖国,爱科学;有专业的深度和基础的广度;有外语和计算机的功底。要制订科学的职称评定标准,严格按标准提拔,提倡名实相符的作风。要正确引导“早露头角”型的人才,注意发掘“大器晚成”型的人才,避免“名人效应”。既要防止拔苗助长,也要避免求全责备。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住宅小区的建设,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的居住环境的建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改善居住条件已成为重要的追求。这些年来在住宅开发建设和房产市场的竞争中,开发企业正是抓住人们迫切需要改善居住环境条件的这种心理,纷纷打出“环境牌”,作为促销的手段。重视环境建设,无疑是住宅建设的一大进步,这对于全面提高住区综合质量水平很有推动作用,同时对于提高住宅建设的理念和促进建设科技的进步,也有重要  相似文献   

4.
何宁 《科教文汇》2007,(2X):192-192,195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精髓也是现代居住文化的核·心之一。该文化必然成为房地产广告的文化观照之一。“天人合一”的居住文化体现在中国传统建筑、风水、以及山居传统上。房地产广告可以以这些传统元素作为诉求点,更重要的是把握住“天人合一”的实质,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居住条件已明显得到改善,居住环境的优劣和住房布局是否合理,已经成为人民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话题。房地产开发行业的迅速崛起,也充分证明了老百姓对改善住房条件的投资力度。实际上,经过改革开放,国人在从贫困向温饱以及从温饱到小康的过渡过程中,居住条件的改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现代的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解决基本的衣、食、住、行中的居住问题,而是把住宅作为重要一环,朝着舒适、合理、豪华、增值的方向发展。所以,如果用人均住房面积的多少作为衡量小康住宅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刘延超 《科教文汇》2009,(6):220-220
我国刑法在假释犯的行为规则及撤销条件上有不足之处应有所完善,在行为规则上应删除“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对“会客”的规定明确化;在撤销条件上应考虑“罪”的故意与过失和危害程度的轻重,“违法”的性质及危害程度也应有一定的标准,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已经从过去对“量”的要求转向了对“质”的要求,这也就要求住宅的设计要从过去的粗放设计转为精细设计,并要使设计在结构和建筑上有足够的灵活性和可改造性。针对目前住宅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挑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来改进住宅设计,从而满足社会的需求。一、提高套型适应性中国人多地少,新建住宅只能以集合式为主。集合式住宅在结构和管道的布置上要形成完整统一的系统,而家庭的构成、职业、爱好和生活方式又是多样的,不同的家庭对住宅套型大小、空间分配、家具布置和室内装饰有不同的要求。住宅设计既要考虑工程上的整体性又要考虑使  相似文献   

8.
转型时期科技期刊的社会效益及其评价模式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基于改善目前科技期刊社会效益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尺度的需要,界定了科技期刊社会效益的内涵,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期刊社会效益与其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市场回报”型科技期刊社会效益评价模式,阐述了“市场回报”型评价模式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运行目标。指出,确立科技期刊市场利益主体地位,允许科技期刊形成多种得益格局,政府有关部门转变行业管理职能,是“市场回报”型评价模式有效运行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今天,社会对住宅产品的需求正逐渐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目前,尽管住宅的商品化供应日趋成熟和稳定,但市场的竞争却更加激烈,开发商为树立自己的品牌,不断地加大住宅产品环境的投入力度;也由于人们居住理念的不断变化,导致其置业观念从“地段决定论”向“环境决定论”悄悄地转移,这些因素,都为我们住宅区环境设计理论的发展带来良好的契机。强调居住环境的质量并把它作为影响和引导人们生活品质的主要因素,是目前住宅区“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发展的主流思想。目前,人们对于住宅区空间环境设计的理论探讨和实际创…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转型是推动我国制造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TOE理论框架,构建了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fsQCA方法探究6个前因条件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复杂组态效应。研究发现: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并非由单一因素驱动,而是技术、组织、环境条件协同作用的结果。制造企业高数字化转型存在4条驱动路径,根据核心条件不同可归纳为“全要素驱动型”、“技术导向型”、“规模优化型”和“内外联动型”;而非高数字化转型仅存在1条“要素缺失型”路径。研究结果不仅从组态视角丰富了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研究,而且也为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以下称《标准》)第4.1.3条规定,“采暖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和外廊应设置门窗;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为-0.1~-6.0℃的地区,楼梯间不采暖时,楼梯间隔墙和户门应采取保温措施;在-6.0℃以下地区,楼梯间应采暖,入口处应设门斗等避风措施。”在《标准》的条文说明中,进一步指出:“计算表明,一栋多层住宅,楼梯间采暖比不采暖,让宽要减少5%左右。”但是,我们在设计计算中发现,在同一维护结构的条件下,楼梯间设供暖比不供暖耗热量大。本文拟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对住宅楼梯间供暖这一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挑选红木家具时.伍炳亮提出来的“型”、“艺”、“材”、“韵”四标准目前已被业界普遍接受。  相似文献   

13.
你居住的房子会释放出各种有毒气体。你要是不信,就问问“卡特里娜”飓风的受害者吧:他们居住的用密度板制作的临时房屋释放出了如此多的甲醛,以至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警告他们要“多呆在室外”并“尽早搬到永久性房屋”。即使在一些崭新的豪宅内,家具、地毯和油漆释放出的有毒物质浓度也会达到室外的2~5倍。但是,绝大多数空气过滤器都仅能捕获灰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n”型电气设备的定义、标准及检验程序要求,并对“n”型电气产品及产品部件的设计要点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n”型电气设备的定义、标准及检验程序要求,并对“n”型电气产品及产品部件的设计要点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16.
傅艳华 《大众科技》2009,(10):59-60
真正的居住应当实现空间的自明、聚集与栖居,当前高层住宅主体公共空间的缺失就是忽视了这一原则。文章从环境行为心理的角度入手,对现代高层住宅主体的公共空间与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心理认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倡导居住空间的高聚合状态为合理的设计思路,并提出可识别性、可定向性、邻里感受和可情境性四方面的空间属性,促进高层居住从“狭义居住”向“广义居住”的演变。  相似文献   

17.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有的居住标准多数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这也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也造成了在一定范围内各种建筑专业技术人才的短缺。从建筑业的人才需求状况来看,主要需求的部门是建筑施工企业,它需求的主要是现场施工管理及技术人员。从各施工企业目前的管理模式来看,它要求新参加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马上就能胜任自己所担负的工作。从土建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建筑企业培养技能型适用人才,它所面对的就是施工一线。为了应…  相似文献   

18.
如今人们居住的环境有较大的差别,有的居住在闹市街道旁、有的居住在幽静的高层小区;另一方面,人们的心理情趣也趋向于两极分化:有的喜欢幽雅文静的居室空间,有的喜欢热烈活泼的家居氛围。因此,在家居装饰中,就应考虑到“动与静”的装饰艺术效果,以适合个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房的大批兴建,人们对住房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选择,现代人的住房概念从“传统的居住生存”转向“更新生活方式”。“人、建筑、环境”三要素紧密联系在一起,让住房与环境相协调在为住宅设计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20.
系统梳理农产品加工企业主导型、零售企业主导型、批发市场主导型、第三方物流型、平台型、租赁型、中央厨房型、全链条型冷链物流发展模式并进行比较。在互联网背景下,依托大数据技术构建现代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一种“城市大库”与“个人微库”通过大数据串接的“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高效率”的全链条式现代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