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关于东方朔故里是今哪里尽管误说颇多。但除了“惠民说”貌似成立以外,“阳信说”、“无棣说”等其他诸说均无须一驳。学术界关于东方朔故里是今哪里的分歧,归根结底是“神头说”与“惠民说”的对立。笔者一直从事东方朔研究,研究课题之一便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东方朔故里问题。经过10余载的悉心考证,笔者根据已掌握的大量文献资料、实地考察材料和考古材料等确认:东方朔故里西  相似文献   

2.
泾川回山与西王母顾柄枢西王母,在中国民间,在道教经典和几千年的正野史典籍中,是一个扑朔迷离、十分复杂的人物。《诗经》、《山海经》、《汉乐府》和《穆天子传》里,均有关于她的记载。汉以来的司马相如、班固、东方朔、干宝、李白、杜甫、李商隐、白居易、韩愈、王...  相似文献   

3.
读碑帖随札     
[晋]夏侯湛有《东方朔画赞并序》,在胡刻《文选》卷47、严可均辑《全晋文》卷69中,[唐]颜真卿45岁(天宝十三年)时书此文,今有宋拓本,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出版,古吴轩出版社1998年所出本更为精美.以胡刻本、严辑本与颜氏写本对校,有数事可言: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东方朔都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但《史记》和《汉书》对他的记载却有较大不同,或侧重性情,或侧重政绩,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东方朔:一个外委随而内方正,看上去狂怪荒诞而内心忧国忧民,表面上谈笑婉媚而实际上与统治者保持心理距离的朝隐者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王冠 《小学生导读》2016,(Z1):34-35
生肖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二生肖是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从文献记载来看,黄帝时期就有十二地支了,相传以十二种动物取代十二地支和十二个月令的,是汉朝东方朔的杰作。用十二生肖来计年,也起于东汉,东汉王充所写《论衡》中有相关记载。至于为什么要选定十二种动物作标志,  相似文献   

6.
东方朔,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大臣,其人滑稽聪明,博识多文。他不同于传统的文人,其人有战国策士的遗风,又有类俳优的嬉笑怒骂,其故事传播甚广,影响深远,因此后世小说多附会其事进行创作,形成了独特的东方朔故事。其中东方朔激侏儒故事,金马门典故以及东方朔偷桃故事是最典型的三个,历代文人多喜引此为典故。东方朔故事在文人诗词中作为典故屡次呈现,可以说与文人对东方朔的崇敬是有很大的关系,对这一点进行探析可以更好的完成对东方朔故事的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7.
正东方朔"造谣"升官东方朔年轻时来到长安,当时汉武帝四处招贤纳士,东方朔也想谋个一官半职,就上书给汉武帝,向汉武帝推荐自己。汉武帝把东方朔安排在公转处,作为"后备人才"等待任用。东方朔住在公转处,盼星星盼月亮,望眼欲穿,就是没盼到任用他的一纸诏书。东方朔暗暗叫苦:也许是皇帝老爷子公务繁忙,忘记了还有一个东方朔的存在,这可咋办啊?这天,东方朔看到公转处来了一班准备为宫里表演杂耍的侏儒,不由计上心头。他走到这些侏儒面前叫道:"喂,你们死在眼前,知道不知道?"侏儒们大吃一惊道:"此话怎讲?"东方朔  相似文献   

8.
韩愈许多诗篇从不同角度对中唐学府垢黑暗政治和上层阳了一定揭露,得由于政治局势复杂,故其部分诗作比较委婉含蓄,如《读东方朔杂诗》,”东方朔“之寓意就至今未能达成共识。本文在考查历代学者各种观点的基础上,上了陈沆及钱仲联先生“吐突承璀说”的合理因素,补充其不足之处,并结合对中唐收叶突承璀生平经历的历史考证得出’东方朔“之寓意即为吐突承璀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韩愈许多诗篇从不同角度对中唐社会的黑暗政治和上层统治阶级给予了一定揭露 ,但由于政治局势复杂 ,故其部分诗作比较委婉含蓄 ,如《读东方朔杂诗》,“东方朔”之寓意就至今未能达成共识。本文在考查历代学者各种观点的基础上 ,吸收了陈沆及钱仲联先生“吐突承璀说”的合理因素 ,补充其不足之处 ,并结合对中唐宦官吐突承璀生平经历的历史考证得出了“东方朔”之寓意即为吐突承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元宵的传说     
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年冬天,连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来到御花园去给汉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向她询问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