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俊  刘杰 《地理教育》2011,(7):17-17
一、上好“序言课”,让学生愿学地理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而积极、执着而深人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地理学习同样如此。作为地理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可从“序言课”抓起。  相似文献   

2.
我通过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归纳出几种激趣方法。一、讲好“序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序言”是学习地理的导向。讲好“序言”课,不仅可以给学生留下学习地理课的清晰轮廓,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地理的目的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序...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机和巨大动力。我通过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归纳出几种激趣方法:一、讲好“序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序言”是学习地理的导向。讲好“序言课”,不仅可以给学生留下学习地理课的清晰轮廓,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地理的目的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序言”课中,我提出了一些能引起学生思考和联想的问题,比如提出:大家所熟悉的航海家哥伦布,他于14 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共花了37天时间。而第二次于14 93年去美洲,却只花了2 0天的时间就顺利到达,所需的时间比第一次少了…  相似文献   

4.
郑友强 《福建教育》2023,(19):53-55
上好开篇第一课或“序言课”,对学生学好高中地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可梳理高中地理各版本教材前言及相关内容,依据“什么是地理学”“为什么要学习地理”“怎么学习地理”的逻辑顺序,设计序言课的具体内容,帮助学生实现对学科课程的初步整体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做好学习规划。  相似文献   

5.
地理课是综合性、地域性很强的学科。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地理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确立正确的地理观。1.利用“序言”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看一看、想一想、动动手、动动脑”这十二字具体体现了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教学思想。为了尽快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根据教材要求,提出了适应初中生物课教学的“十二字教学”模式,组成生物课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1.智慧的源泉始于兴趣,设计好序言课的“看”———是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起始点精心设计序言课的“看”,是一堂好课的开始。利用序言课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师的一种有力的教学手段。所以,教师设计好序言课的“看”,就是…  相似文献   

7.
“序言”是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课。上好“序言”课,对学生以后的物理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依据教材,灵活施教,激发兴趣 对于解决什么是物理学的问题,如果简单地按定义去讲,就会陷入枯燥乏味的说教。常言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序言课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首要任务,根据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一种动力,对学习的效果有很大的影  相似文献   

8.
“序言”课在教学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但是,教学参考资料对此却很少分析介绍,教研活动时也很少有人提及,其内容又从不上考卷,往往不为人们所重视。殊不知,这节课有着以后任何一节课都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序言”课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对物理课强烈而又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鉴于初二学生的年龄特征,兴  相似文献   

9.
初二的“序言课”是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课.如何使学生从第一堂课起就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喜欢物理?我认为在序言课上表演一些生动形象的小实验,给学生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是非常重要的.现介绍几个用简易教具演示的实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让学生成为地理学习的主人?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关键。一、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1.上好序言课。为了不使学生盲目、被动地学习地理课,开学第一节课,我就运用丰富、生动、有力的实例说明地理学科所要学习的内容,既介绍地理学科  相似文献   

11.
我自制过不少教具,现选几件适合于“序言课”使用的简易教具介绍给大家,供选用。初二的“序言课”是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堂课,如何使学生从第一堂课起就对物理产生兴趣,开始喜爱物理?我认为在序言课里给学生表演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给学生留下极为深刻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地理新课标》在序言中强调指出:“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  相似文献   

13.
古人用“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来喻人学识渊博 ,在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中学教育中 ,地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但目前学生、家长、甚至有些老师都视地理为“副课”、“豆芽课” ,极不重视 ,加之其不再是中考、高考中的重要科目 ,学生难以保持浓厚兴趣。如何走出困境 ,再现地理教学的春天呢 ?唯一出路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喜欢地理 ,自觉学好地理 ,让地理课不再成为其负担。为此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一、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培养学生兴趣的主要途径1、生动有趣地上好第一堂引言课———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束火…  相似文献   

14.
1 激发兴趣,学生快乐我快乐 课堂学习活动的兴趣,应是每个学生兴趣的总和.要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首先要重视始业课和序言课的设计,知识面宽一点、浅一点,抓住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结合点,从而产生吸引力,激发众多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一、序言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开端 杨振宁博士曾经说过:“成功的秘决便是兴趣”。初二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物理,对这门学科还很陌生,所以上好序言课特别重要。通过序言课可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物理世界。上课时,我首先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的实验。而后演示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告诉学生,等他们学了简单的物理知识后就可以解释这一切了。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如:在百米赛跑的运动场上,有经验的记时员都是看到发令枪的烟雾后掐表,而不是听到发令枪声后掐表。为什么?冰棍放在保温杯里化得快还是放在普通杯里化得快?下雪后,为什么被人踩脏的雪化得快,而干净的雪化得慢?象这样发生在学生身边而又不被他们注意的问  相似文献   

16.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而产生兴趣的根源就是“吸引力”.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访谈等方法结合教学实践,概括总结出影响体育课堂教学“吸引力”的因素:课前“吸引力”、课堂“吸引力”和课后“吸引力”.  相似文献   

17.
一、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为“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分解为以下三条:①能运用我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②能读图分析出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③能读图找出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分布的省级区域.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人文地理知识很感兴趣,而贵州也是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学生对少数民族已有一定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其知识面.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体现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8.
现行的各种版本教材中,都没有“立体几何序言”这节课。开设这节“立体几何序言”实验课,尝试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链,引导学生了解立体几何这门学科的大致内容和研究方法,帮助学生回答“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领他们将已有的关于空间的零星知识和感悟上升到思想方法的层面。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由于中学地理一直为“副课”,使它在部分人眼中成了可有可无的课。再加上部分教师仍是“满堂灌”式教学,使许多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怎样让学生爱学、乐学地理,古代著名教育学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知识感兴趣,才会爱学、乐学。因此,教师必须设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向莉 《地理教育》2014,(7):69-71
地理复习是对已学过的地理知识进行重现或再认识,但重现不等于重复,如果教师习惯于罗列全部知识点,由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炒冷饭”式的地理复习课将会缺乏课堂效率,不利于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激发和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本研究以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的复习课为例,尝试通过教学对比实验,揭示地理图式复习法的运用效果.一、地理图式复习法的实施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图式与思维导图、概念图、树状图和韦恩图等方法有相似之处,都可成为地理思维可视化的教学工具.本研究中的地理图式复习法即将图式教学法运用于地理复习课,引导学生将地理事物及现象和地理问题等,通过同化和顺应的方式,不断建构和完善自身内部认知结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