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各种资料中,中国抗日战争,到底消灭了多少侵华日军,一直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谜团。按照美国学者根据日本战中统计计算,在中国大陆被击毙的日军,共计四十四万余人。一位研究抗战历史的专家张忠义先生,旁征博引日军史料,也得出一个接近的数字四十五万五千人。  相似文献   

2.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残暴行径.是世界所公认的,也是令人难以容忍的。日军在攻占南京后,杀害了三十万中国军民,南京城里到处都是硝烟炮火。大多数的建筑物被炸毁,人民流离失所,四处逃难。然而唯有中山陵没有受到日军飞机、大炮的轰炸、攻击。1937年,中山陵已完工.只是内部装修...  相似文献   

3.
哥子 《高中生》2013,(19):41
抗日战争时期,哈尔滨郊外有一座日军专门关押我军战俘和抗日人士的集中营。看管集中营的是一个日军大佐,叫田川太郎。他对待中国战俘非常狠毒,发明了许多闻所未闻的酷刑。其中,最让田川太郎得意的就是他根据中国民间游戏"击鼓传花"而发明的杀人  相似文献   

4.
中国坚持抗日战争八年,牵制和消耗了日军主力,中国战场歼灭的日军力量占其战争损失的70%。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日军发起了有力的宣传攻势,使日军思乡厌战的情绪不断增加,大大削弱了他们的作战意志。其中,艺术宣传工作在对日军的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通过漫画、歌曲等形式,向广大日军宣传侵华战争的本质,揭露事实真相,致使他们思乡厌战,从而成功地瓦解了日军的斗志,有效地支援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6.
今天,老师带着同学们去观看纪录片《南京》。这部影片是几个美国人通过亲身经历,以真实的纪录反映了当年日军侵略中国、杀害老百姓的悲惨场面。影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日军杀害了许多无辜的中国人、日军用炸弹猛烈轰炸南京那段。  相似文献   

7.
项光荣 《电大教学》2002,(5):51-54,14
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挫败了日本的北进计划,保障了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有力地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  相似文献   

8.
1.两国教科书中对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叙述中国1937年7月7日夜间,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全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1937年,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重庆成为战时的陪都。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南京30多万人被害。——以上均引自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近现代史》下册日本1937年7月7日夜,在北平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不知何人向正在演习的日军开枪的事件。翌日晨,日军与中国的国民党进入战斗…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下册第33页有这样一段话:"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南京三十多万人被害."但教材没有交待日军攻陷南京的过程.不过,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句话的内容是抗战初期的"南京保卫战",南京保卫战已过去六十几年,种种原因,使许多教科书对之语焉不祥,中学教材也是只言片语,但是这一战役的存在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0.
1937年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后,兵分三路向南京进犯.在日军兵临南京城F的危机时刻,美国传教士却毅然决定留在南京.南京大屠杀期间留在南京城里的十多个美国传教士竭力保护中国难民生命财产、阻止日军烧杀淫掠、向外界揭露日军暴行,谱写了一曲壮烈的人道主义圣歌,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宋词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7):136-137
二战期间,中国远征军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从1942年初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入缅援英,到1945年初中国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反攻缅甸取得胜利,三年中,中国先后出动了几十万大军入缅抗战。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保卫战、印缅滇西反攻战中重创日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日军在中国的战争与施虐罪行罄竹难书。而其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则是臭名昭著的南京大屠杀。长期的军国主义教育,使日军形成了征服中国的心理基础,是导致暴行发生的直接原因;普遍存在于日军士兵中的大和民族优秀论意识以及蔑视中国人的认知心理,是暴行发生的内在原因;长期的侵华战争使日军形成了变态的畸形心理,是暴行发生的深层因素;在对被征服者的凌辱与毁灭中,日本士兵恐惧报复的心理,是暴行全面发生的原因;日军在战争中遇到中国军民的顽强反抗,形成了其强烈的复仇心理,是暴行发生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13.
关于百团大战的规模,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和北师大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表述为“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科书表述为“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表述为“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华东师大2011版初中历史教科书表述为“八路军对日军发动的最大规模的战役”.高教版《中国现代史》教材(王桧林主编)表述为“抗战期间八路军发动的最大战役”。那么,哪一种说法是准确的呢?笔者认为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表述较为准确,认为其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而不是最大规模战役。华东师大2011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和高教版《中国现代史》教材认为其是八路军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也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14.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华北、华东等地以后,积极准备实施“北进”计划,由于中国军民在中国战场上坚持旷日持久的反侵略斗争,消灭了日本法西斯的有生力量,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阻止了日军北上进攻苏联的企图,在客观上保卫了苏联  相似文献   

15.
1944年4月日军发动了"一号作战",图谋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河南会战为该战役的第一阶段,日军在河南会战中使用了战车第3师团。日军的战车师团在豫中平原上快速推进,配合步兵部队完成了一系列作战。中国军队面对师团规模的战车部队,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击,遭到惨败。日军使用战车师团是中国军队河南会战中溃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崛起和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日本帝国主义在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三省.1933年1月,日军攻陷山海关和临榆县城,2月进攻热河,由于国民党政府继续推行不抵抗政策,热河省政府主席汤玉麟不战而逃,日军于3月4日占领了承德,仅仅十天,热河全部沦陷.1933年3月,日军继续向长城一线进犯,宋哲元的二十九军,在喜峰口、罗文峪曾屡败日军.古北口、冷口中国守军也对日军抵抗.日寇侵犯长城各口受到阻击,乃于4月侵入滦东,使长城中国守军腹背受敌.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缅甸战场既是中国和太平洋两大抗日主战场的战略结合部,又是东南亚战场的主要作战地区。中国军队曾两次进入缅甸,展开对日作战。不仅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在中、印、缅战场的对日作战,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运输线,提高了中国正面战场的战争能量,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溃,而且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8.
石牌是长江南岸的一个小村庄。六十多年前的中国,高山峻岭终于阻止了日本陆军西进的势头,而日军攻不到重庆就断然不能停止中国绝死的抵抗。进攻重庆必须打通长江,而打通长江必须占领石牌。就这样,石牌这个当时不足百户的小村,竟成了广阔的中国战区最关键的要塞。  相似文献   

19.
王位  黄立新 《初中生》2008,(7):78-79
尘衣拨号:那一年那一月的那一天,芦沟桥记得,中国人民记得!日军的炮火妄图毁灭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然而。邪恶是永远战胜不了正义的!我们的同胞以血肉之躯筑成新的长城,我们的国家挺起了不屈的脊梁,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这场战争以侵略者日军投降而告终。六十余年后的今天,作为一名生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中生,你会怎样去看那一段历史呢?  相似文献   

20.
南京大屠杀是日军侵华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中国学者对此暴行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日军实施暴行的心理层面来看,这是日本长期对士兵实行军国主义教育,使日军普遍形成非正常心理的必然结果,日本军国主义才是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