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文体学角度考量,中华文化源头性典籍《尚书》是中国古代公文的滥觞。在传统的“文本于经”思想的影响下,作为“群经之首”的《尚书》对后世的中国古代公文的文体及行文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古汉语中的谦敬词语于古代公文撰写中极为常用。公文中的谦敬用语属于公文的事务性用语,它反映着公文的行文对象和工作程序。本文以《南齐书》为考察对象,撷取《南齐书》公文中常用的谦敬用语:“伏”、“谨”、“蒙”、“仰”、“窃”,分析古代公文中的谦敬用语运用的基本规律及其对当前公文撰写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詹燕 《新闻与写作》2001,(12):34-34,35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处理公务、管理事务的一种书面文字工具。公文的一个最重要特点就是行文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但不少单位和部门的办文人员由于不通晓国务院办公厅2000年8月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等规定,撰写公文时或多或少存在着行文不规范、主观随意性较大的问题,影响了公文的严肃性、公正性。下面将公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作些浅析以引起注意。 1、上行文没有签发人。新《办法》规定,“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姓名。”这样,一来主要领导可以对文稿进行最后的校准把关;二来…  相似文献   

4.
当代公文行文方式多样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大环境下,当前行政公文领域存在的若干热点问题,如公文制发主体资格的确定,行政法律关系对行文的制约,机关内设机构行文的控制,办公厅(室)授权行文的制作等,无不与行文方式有关。行文方式是公文发布、传递的层次与形式。当代公文制发主体的多元化,导致了行文方式的多样化:正式与非正式行文并行、对内与对外行文交叉、直接与间接行文兼用、职权与授权行文共存……本文拟透过对几组常用行文方式的诠释和辨析,探讨由此产生的若干热点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思路,以期对于依法行文以及各类公文效力的认定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公文卷帙浩繁,历代制诰重臣、文人墨客都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随着朝代更迭和国家治理的演变,对于古代公文的写作,这些重臣文人也都各有见地,形成了古代公文史上的诸多争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公文的文风之争——公文究竟是“华浮之作”还是“据实而书”,此番争论在历朝历代都有激烈上演。而相比之下,与公文的这种“华实之争”紧密联系的雅俗主张则如一条暗流,在各朝各代潜流涌动。  相似文献   

6.
从文体学视角研究《史记》所录先秦至西汉早期公文及其体制的发展演变,有利于把握古代公文和政治礼制之间的互动关系。《史记》所录公文显示先秦至西汉时期我国已经具有比较完善的公文撰写类型、程式和运作机制,从文种、程式、制度等方面为后代公文撰写提供了典范。  相似文献   

7.
古汉语中的谦敬词语于古代公文撰写中极为常用.公文中的谦敬用语属于公文的事务性用语,它反映着公文的行文对象和工作程序.本文以<南齐书>为考察对象,撷取<南齐书>公文中常用的谦敬用语:"伏"、"谨"、"蒙"、"仰"、"窃",分析古代公文中的谦敬用语运用的基本规律及其对当前公文撰写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政机关公文行文规则有宏观与微观层次之分.宏观上,指公文行文应遵循必要性、少而精、效用、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原则;微观上,指公文行文规划的具体规定.文章对党政机关公文行文规则具体差异作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这里所称的形式主义文风是指公文行文时不注意切合实际和实用效果的态度与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各单位的公文行文总体是走着一条注重实用之路,但也有曲折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科学界定公文文种的行文方向对于实际公文处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公文行文方向的划分应摒弃对于行政级别、权力关系静态认识上的误区。公文文种行文方向多向性,是公务处理活动复杂性的特点决定的。科学界定公文文种的行文方向,应依据公务处理活动的具体时空语境,结合行文隶属关系、职权范围,采用综合的、动态的灵活的方法。文章对现行法定公文文种的行文方向逐一做了界定。  相似文献   

11.
2012年4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条例》第一次统一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的规范标准,具有首创性特点;《条例》减少了党政机关公文的种类、简化了"会议纪要"的文种名称、精简了公文处理程序,体现出鲜明的简约性特点;《条例》对公文的格式要素进行了调整、规范公文格式要素的应用、进一步规范了行文规则、强调和重视公文拟制三个环节的程序规范,体现出鲜明的规范性特点;《条例》取消了公文主题词标注,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2.
此前,在省委办公厅举办的“全省党的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培训班”和省交通厅举办的“文秘人员培训班”上,都有办公厅(室)的同志问到与签发人有关的问题。为了使讲座更有针对性,我专门制作了一个《公文处理规范化讲座意见征集卡》调查问卷。其中有一条是:在公文处理工作中,同事之间有争议或意见不一致的问题是什么?不少人在问卷中反映:签发人的选择、文种的适用范围、主题词的标引等是同事之间经常出现争议或意见相左的问题。关于签发人的选择,不少单位的办公室主任和文秘人员几乎都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即上行文的签发人能否由副职领导…  相似文献   

13.
公文写作重逻辑思维,是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去反映现实,用科学抽象概念揭示事物本质,表述对现实认识的结果。 语言表达方面。公文用语是一种事务性语体,其社会功能在于实践指导而不是艺术感染,遣词造句讲究抽象性、常规性。所以,公文写作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说明和议论,少有描写、抒情,行文中不需要修饰铺排的华丽辞藻,语言重在朴实、简练、庄重、严肃。如在文学作品中可以这样说,“我们要学习张海迪同志海燕般的理想,青松般的风格,大海般的胸怀……”这样的语言是借助形象,给人以联想,是一种“感情”语言;…  相似文献   

14.
公文从行文方向上分,有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行文方向不同,公文眉首的格式安排应当不同。那种无论行文方向与否,都是千文一面的眉首设置是不规范的。公文眉首(文头),过去叫文头,也叫公文版头,是公文形象的缩影,历来受到重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各不相同的公文眉首(文头)。政府机关的公文眉首(文头),国务院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23号,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办法》”)中有原则性的要求。与《办法》相配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5.
公文存档是古代公务活动建档入库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古代统治阶级很早就注意保存公务活动的真实资料,在公文实现执行效用之后,就开始收集整理,转化为档案,作为历史的凭证供后人查考。古代的石室金匮便是所谓的档案库之一。明清时的皇史宬,就是专门保存记载皇帝事迹的“实录”、“宝训”……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政府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时,除了以上级机关的名义直接批复以外,还有授权职能部门批复、办公厅(室)通知或函复、下发会议纪要或公文批办单等多种方式。这实际是通过分道行文减少以机关名义行文,提高公文工作效率乃至行政效率的一种措施。  相似文献   

17.
公文作为通用办事工具,应有统一格式标准,以便于人们对之的识别、处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政治体制中的领导地位,使作为行政机关的质检总局不宜发布直接规范党的公文格式标准,而应发布面向社会各种组织其中包括党组织的通用公文格式标准.大多数企事业组织党政行文,过去分别按国家党和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办理,将现《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改称通用公文格式标准,不仅可使该标准运行更名正言顺,而且,促进全国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本期增刊在封3刊载了清朝甘肃省西宁府大通县衙于咸丰、光绪年间颁发的“易知由单”和“门牌”照片各一件。为便读者了解这两种公文,特作简要介绍。一、易知由单,亦名“由帖”、“由单”。系我国古代公文名称。其产生较其他古代公文较晚,始于明朝正德初年,明朝统治者为推行税制改革的“一条鞭法”而创设的一个公文文种。“易知”,就是老百姓最容易知道的事项,也就是必须知道的起码的事情──纳税。“由”,念yu,即于。“易知由单”,就是征收田赋税收时发给粮户的通知单,同时也是粮户照单纳税的凭据,乡间肯吏无可额外征收,从官府…  相似文献   

19.
以公文为载体的弹劾举动是创作者为了维护其所认定的某项准则,而进行的一项检举、揭发的政治活动,这里所谓的准则便是弹劾公文中的弹劾依据,依据不同,公文的行文方式、行文风格也不同。  相似文献   

20.
为匹配现代报刊体例,晚清官报中的通行公文在版面格式要素上进行了精简,并新增公文标题这一形式要素。在通行公文的体式建构上,《北洋官报》和《内阁官报》并不统一,《内阁官报》创立了专门的通行公文体式,《北洋官报》则继承传统的文体分类,采用了多种文体融合的体例。通行公文的诸多形式改变充分反映了清廷精简文书、提高效率的意图,且这些改变也成为民国公文改革的先声。晚清官报中有关公文标题的探索也为后来实体公文标题的确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