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4 毫秒
1.
自从创办以来,"维基解密"网站就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网络激进媒体,在2010年该网站更是成为全球瞩目的网络媒体,有关"维基解密"的争议和报道变成了一个"全球媒介事件".本文从西方激进媒介理论角度入手,探讨了"维基解密"这类激进网络媒体在西方媒体生态中存在的意义,并指出了该网站对于新闻记者、新闻教育、信息透明及国家安全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国际媒介     
路透社在审稿、发稿等方面有什么规定?路透社对于其报道中所犯的错误有什么样的更正处理流程?杨晓白编译的《路透社新闻手册之编辑职责》,对此做了详细的介绍。近来,维基解密事件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媒体的喧嚣中,不少学者对维基解密  相似文献   

3.
王倩  黎军 《新闻爱好者》2011,(13):18-19
2010年11月28日,"维基解密"披露25万份美国机密外交电文,这是继7月份公布9万份美国军方关于阿富汗战争的秘密文件后,"维基解密"再次用"重磅炸弹"轰动全球。外媒称这次事件为"美国外交史上的  相似文献   

4.
国外媒体撰文对2011年新闻媒体行业做了如下十大预测:1.解密类媒体大量涌现即便维基解密网站最终被关闭,新闻界也会爆出更多解密门,出现大量新的新闻机构,而非仅是镜像网站。  相似文献   

5.
2010年的全球网络媒体中,"维基解密"是最受关注的一个。从2010年4月到现在,这个网站一直持续地吸引着全球各大媒体的注意力。在4月份,"维基解密"由于播放美军2007年在巴格达滥杀平民的片段而名声大噪,  相似文献   

6.
冯丹丹 《云南档案》2011,(11):41-43
本文阐述了"维基解密"折射出的政府档案信息公开与保密之间的困境,包括观念、技术和制度这三个层面,并对如何走出困境进行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7.
近来,维基解密可谓引爆了史上最大的泄密事件。这起事件应该引起档案学者和档案工作者的注意,在日后更加重视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笔者试图通过维基解密事件探讨电子文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降低这种风险。  相似文献   

8.
林凌 《编辑学刊》2011,(2):39-43
维基解密对互联网时代大众传媒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文章分析了维基解密内在的合理逻辑性,从公众表达权、大众传媒的公益本质等方面阐述了维基解密运作模式带给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社会化媒体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研究,概括梳理了"社会化媒体"这一概念的起源与发展脉络。"社会化媒体"在概念起源阶段,最受到关注的特征是"互动性"和"用户贡献内容";后继学者补充了其基于"关系网络"的特征。社会化媒体最终形态逐步从"网络应用"发展到"平台",而本文笔者提出社会化媒体应该是一种"网络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回顾"维基解密"事件基础上,以风险管理的视角反思我国电子文件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媒体碎片化"时代,广告投放或曰媒体管理的质量把握还有很多关系要讲。如果能很好地处理上述两对关系,已经足以跳出"到达率"的窠臼,走到"效果"的王国了。"媒体碎片化"无可回避毫无疑问,"媒体碎片化"已经成为当下媒体特征的生动写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媒体数量与信息供应量激增,媒体形态呈现多样化特征,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与网络等新兴媒体并存,2亿多微博等自媒体、10亿手机客户端等的加入,使媒体形态变得空前纷杂。二是多样化的媒体形态,使受众选择与使用媒体的自由度得到了释放,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通过自己喜爱的方式接收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这在使受众选择的个性化特征得以增强的同时,也加剧了媒体  相似文献   

12.
维基解密成立于2006年12月,目的为揭露美国政府及企业的腐败行为,追求信息透明化。维基解密的创始人坚信,政府活动的透明度是减少腐败的关键。各国政府皆可从本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监督中受益。监督需要公开的信息,因此,维基解密在《纽约时报》、《卫报》和《镜报》配合下,至今已经公布了有关阿富汗战争的7.6万份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6,(22):46-53
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形式多样化,促成传播方式由单向向双向的转变。微博、微信作为当下人们使用最为广泛的"微媒体",其中官方与非官方声音争相表达,信息膨胀时代,不同类型的媒体信任度令人瞩目。本文基于此,以469名武汉地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方法从人口学变量、媒体接触程度、信息源特征、受众信任状况、信息特征的角度探寻"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对官方媒体与非官方媒体的信任度影响因素,发现媒体接触程度、信息源特征、信任状况是影响大学生对官方微媒体与非官方微媒体的信任度主要因素,而信息特征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对其信任度。  相似文献   

14.
张宁 《新闻世界》2011,(2):68-69
"维基解密"事件被《时代周刊》评为2010年十大国际新闻,其影响力可见一斑。笔者通过对"维基解密"事件基本情况的介绍,透过事件本身,思考其背后所体现的如网络信息传播、公民知情权、隐私权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现代媒体对此应承担何种责任呢?本文通过对2008年以来国内群体性事件所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征的分析。阐述了面对"群体性事件"媒体首先要认可多元社会利益的正当性,通过合法化、制度化的报道渠道,为事件的妥善解决履行媒体使命与责任。  相似文献   

16.
"媒体理政"的历史定位 理政就是治理政事.所谓"媒体理政"就是通过大众传媒自身固有的政治形态与政治资源特征,在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中发挥其治理政事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7.
网络传播需要把关吗?美国对其他国家说:不准要!但当维基解密公布美军阿富汗战争日记和美国外交电文等文件后,其创办人阿桑奇因"强奸和性骚扰"被多个美国盟国通缉,最后不得不向警方"自首"。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对本国的互联网公司施加了巨大的压力,针对"维基解密"打出了"组合拳":亚马逊网站宣布终止为"维基解密"提供服务器租用;域名服务商EveryDNS取消了对"维基解密"的域名服务;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维基解密事件为背景,研究维基解密事件给档案部门的风险管理中人为因素所带来风险的警示,并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社会心理学的"陌生人"视角,分析了网络陌生人的人际不确定性和情感正向性特征,讨论了陌生人复杂互动如何导致社会化媒体内舆论领袖和议题涌现,并实现情感和信息的极化与放大;再通过"不确定性"的理论视角,讨论这种陌生人复杂互动如何通过社会化媒体间共振、潮涌,导致社会化媒体传播和动员能力的突生性和意外效果,进而生成网络社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0.
维基解密成立于2006年12月,目的为揭露美国政府及企业的腐败行为,追求信息透明化。维基解密的创始人坚信,政府活动的透明度是减少腐败的关键。各国政府皆可从本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监督中受益。监督需要公开的信息,因此,维基解密在《纽约时报》、《卫报》和《镜报》配合下.至今已经公布了有关阿富汗战争的7.6万份秘密文件、有关伊拉克战争的39.2万份文件,以及美国外交部的25万份秘密文件,他的下一个目标是银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