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进程中,纷纷创立了自己的新媒体,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的"用户思维"经常挂在嘴边,全面学习新媒体的长处,弥补自身的短处,这成为传统主流媒体的努力方向。为避免长期以来的传统媒体文风"死板、僵硬、高高在上"等缺陷,主流媒体运作的新媒体在内容上也刻意模仿新媒体"活泼、生动"的长处。但显然,这种对于新媒体优势的过分仰慕导致了另一个极端。为最大化地吸引所谓的"用户",传统主流媒体运作的新媒体无所不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新媒体对传统主流媒体攻势不断加强,传统媒体不是坐以待毙,而是思考如何融合。没有新媒体,融媒体就是纸上谈兵。没有客户端,新媒体就是无源之水。在纸媒的不断"瘦身"中,新媒体高歌猛进,融媒体的确是传统主流媒体唯一的"生门"。  相似文献   

3.
在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新媒体多元性张力已极大程度改变了媒体生产方式,让媒体生产力成几何增长。目前,各类移动终端设备的应用,让各路媒体至少从理论上认为,移动互联网比PC互联网"钱"景更好,更容易形成盈利模式,因此对移动终端用户的争夺也迅速进入白热化。但到目前为止,纵观整个传媒领域对新媒体的应用基本处于"叫座不叫好","烧钱"大于"赚钱"的尴尬局面,为此本刊希望借"数字媒体"这一栏目对技术与媒介关系、传媒如何运行维护新媒体,又如何依托新媒体创造新的商机和盈利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新媒体当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盛行的信息时代,党报作为主流媒体的地位受到挑战,用户量由原来的大众普遍变成小众主流,主要集中在几万人的机关事业单位,而更多的报纸读者聚集到形式多样的新媒体线上线下。如果党报不从内容和形式上迅速改革,加速媒体融合步伐,作为主流媒体则将失去"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邱翔 《中国广播》2015,(3):16-18
本文以"媒体场景"理论为切入点,解析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广播媒介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指出通过抓住新媒体、拥抱新媒体、融入新媒体、运用新媒体来重新构建广播的媒体场景的可行性和紧迫性。同时也从本位坚守、强化伴随性和内容产品及平台化三个方面,提出了发挥广播的传统优势来寻求新价值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齐雯 《中国传媒科技》2014,(8):58-58,68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正以迅来不及掩耳之势飞速发展,并以其快速、便捷、直观等优势冲击着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日子"似乎越来越不好过。传统媒体真的会完全被新媒体取代吗?传统媒体如何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求存创新?以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背景,分析两种媒体的优势与劣势,探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博弈"中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7.
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传统纸质媒体进入历史转折期,如何生存与发展成为现实问题,传统纸质媒体转型已迫在眉睫。微环境下纸质媒体的媒介融合转型之路更具新意,媒介融合中的纸质媒体的"微"创新——记者微博、媒体微博、微信公共账号的开通,赋予了"媒介融合"新的内涵,扩展了报道空间,为传统纸质媒体与网络新媒体互动提供可能。微环境下传统纸质媒体应进行系统创新,以版面创新为切入点,内容保质为支撑点,渠道建设为发展点,保持自身优势的前提下直面新媒体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灵活多变,传播中的"蝴蝶效应"案例屡见不鲜。所谓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是指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一旦出现热点新闻事件,就会通过各种媒体平台进行传播,速度、范围都有着惊人的广度。尤其是随着微信、微博、抖音等自媒体的爆发和商业媒体大数据智能推荐的使用,热点新闻事件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最大程度的扩散,在传播过程中甚至会出现数次舆情反转。本文就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进行详细分析并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自21世纪以来,新媒体正以惊人的速度和影响力冲击着传统电视媒体。有人认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是传统电视媒体时代的终结。但近年来,无论是网络电视,还是2015年初备受热议的"电商剧"、春晚"摇红包",传统电视媒体借助新媒体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自身转型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媒介融合是传媒变革的必然趋势,在新形势下,传统电视媒体在与新媒体融合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转型发展仍有待思考。  相似文献   

10.
纸媒体如何绝处逢生?选择一条以"内容为王,形态制胜"的品牌化生存之路。个性化:活在话语权空间里当前,有些纸媒体盲目采取一些转型升级的方式去和新媒体争夺生存空间。如被动地开辟网络版,赠送"电子阅读器"等等。新媒体可以抛开纸媒体,纸媒体永远摆脱不  相似文献   

11.
赵曙光 《传媒》2007,(7):30-32
现在报业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我们把同质媒体、广电媒体、域外媒体的挑战分别称之为"争夺式"、"挤压式"、"渗透式"的挑战,而把新媒体的挑战称之为"颠覆式"的挑战,这不仅表现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受众和市场份额的蚕食、鲸吞,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传播理念和运作方式,甚至完全改写了传媒业的游戏规则、发展格局与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作为大众媒体传播强效果论的"沉默的螺旋"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变化。文章通过对"沉默的螺旋"的运行机制和新媒体传播现状的分析,揭示出新媒体环境下存在的"隐性沉默",并得出结论:新媒体环境下"沉默"依然存在,但控制舆论的力量已经分散。  相似文献   

13.
高速发展的经济给社会大众带来了一个日渐凸显的社会问题——网络媒体、自媒体等新媒体呈现出低俗化的趋势。某些新媒体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就无下限地迎合一部分受众的低俗喜好,传播一些充满低级趣味的新闻内容。本文对新媒体"低俗化"的现象进行梳理,从宏观角度、媒体角度等出发,指出这种不良媒体行为给普遍受众造成的伤害,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时代,新媒体蓬勃发展,党刊由于自身出版周期的局限和采编特点,是无法和新媒体抢占新闻传播的"第一落点"和"第一时间"的。面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党刊报道要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发挥自身优势,破解困局,必须挖掘新闻报道的价值、做"厚"新闻,做"活"党刊报道,提高党刊品牌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现在报业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我们把同质媒体、广电媒体、域外媒体的挑战分别称之为"争夺式"、"挤压式"、"渗透式"的挑战,而把新媒体的挑战称之为"颠覆式"的挑战。这不仅表现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受众和市场份额的蚕食、鲸吞,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传播理念和运作方式,甚至完全改写了传媒业的游戏规则、发展格局与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李军 《传媒观察》2014,(6):54-55
正"新媒体时代"并不等于传统平面媒体的消亡。所谓"新媒体时代",确切的提法应该是"媒体新时代":因为媒体本身并不"新","新"的只是传播介质和传播方式,媒体的基本功能——"传播"没有变,只是对传播的质量有了新的要求。在这个形势下,纸媒的任务并非仅仅是急着向新的传播方式靠拢,更应该从传播的本质功能做起,着力提升传播的影响力和质量。在这个要求下,"媒体新时代"对纸媒来说,首先且迫切需要做的有两条:铸造品牌忠诚,保证传播质量。  相似文献   

17.
<正>如何实现报纸与新媒体的"竞合",是报人们思考的转型发展的战略问题。纸媒体要借助现代传播技术和传媒媒体的融合来达到转型的目的。报纸与新媒体不仅是竞争关系,更可以借助新媒体推进彼此的发展。媒体最根本的市场就是读者市场,读者市场关系到报纸的生存。转型发展的目标是重新调整和培养新的传媒市场、新的读者群。2013年9月10日,在大连召开的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大连日报》在本地报纸和电视媒体中首创的"达沃斯微直播",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接的一次有益尝试。三天时间内,前方记者通过@《大连日报》新浪官博共发出微直播文字和现场图片978条(幅),转发量13310次,评论1 002次。  相似文献   

18.
现在报业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我们把同质媒体、广电媒体、域外媒体的挑战分别称之为"争夺式"、"挤压式"、"渗透式"的挑战,而把新媒体的挑战称之为"颠覆式"的挑战,这不仅表现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受众和市场份额的蚕食、鲸吞,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传播理念和运作方式,甚至完全改写了传媒业的游戏规则、发展格局与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渗透到各个行业中,并且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媒体行业,"互联网+"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对"互联网+"进行概述,阐述"互联网+"对于媒体融合的重要意义,分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并提出"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途径,希望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期间,电视媒体改革将向纵深推进,全国文化产业迅速兴起,中国电视向国际一流媒体迈进的速度将加快。同时,中国电视面临的既有生存问题,也有发展问题。当前中国电视面临的形势与挑战1、新媒体冲击,话语权垄断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引领新媒体高速发展,正在催生媒体格局新的分化和裂变;网络、手机等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